<p class="ql-block">2023年的春天,在一个烟雨蒙蒙的季节,我和我的小伙伴,来到安徽绩溪上庄神游。</p> <p class="ql-block">烟雨皖南,仿佛一幅淡雅相宜的水墨画,轻轻地从车窗前移过。</p> <p class="ql-block">不到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绩溪上庄。一下车,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云雾缭绕的山村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昆溪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来到上庄,映入眼帘的是富有特色的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青石板路,虽然老屋有的已然破旧,但感觉整个村庄依然充滿了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破旧而沧桑的老屋老街,如同经历了风霜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有新盖楼房,也有新建的乡村小景。</p> <p class="ql-block">新旧之间,充滿了生机。</p> <p class="ql-block">墙上张贴的图片是本地历代历年的杰出人物,文化的传承在这片土地上更显浓厚。</p> <p class="ql-block">我没有去考证这座桥为什么名“百岁桥”,是桥有百年历史还是过桥者能活到“百岁”?</p> <p class="ql-block">“金山时雨”是当地徽茶中能引以为傲的名茶,已经在全国火爆销售。</p> <p class="ql-block">这片土地不仅山清水秀,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p> <p class="ql-block">胡适,就是在这灵秀之地出生的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p> <p class="ql-block">在联合国享誉的墨业创始者胡开文也是生于斯,长于斯。</p> <p class="ql-block">胡开文展馆</p> <p class="ql-block">胡适是当地人的骄傲!他,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用他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他的故乡,也因他的曾经存在而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胡适故居</p> <p class="ql-block">胡适出生时的床。</p> <p class="ql-block">胡适家中的摆设。</p> <p class="ql-block">胡适的故居已成为当地的纪念馆,引来了无数仰慕者前来拜访。</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赞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皖南的山水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更孕育了徽州独特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徽书房—胡适的书屋。</p> <p class="ql-block">这片土地,散发着历史的芳香,让人沉醉,流连忘返,代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来到上庄的旺川村落脚。</p><p class="ql-block">旺川是上海东海职业技木学院创办人、董事长曹助我教授的故乡,是他走出大山,献身教育事业的发源地。虽然曹教授人在上海,却心系家乡,几十年如一日地关心资助家乡建设,受到家乡人的爱戴和尊重。</p><p class="ql-block">爱乌及屋,作为上海来的客人和东海人,我们也受到家乡的热情款待,让我们住在当地最好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这个本地最高档的民宿,是当地人胡老板修建的。他年轻时在外打拼,赚下一些钱回到乡下开辟了这块宝地。</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现在已有模有样了。把徽派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文化相结合,引进现代经营理念,胡老板的事业在家乡充分发展。</p> <p class="ql-block">胡老板说,我在家乡办民宿,不是为钱,而是为了圆梦。我有一个梦想,有生之年要把这里打造成鸟语花香,四季苍翠的文旅胜地。我要把徽派建筑元素尽可能多的呈现出来,让前来住宿的客人更多的感受到徽州文化的精湛,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听了这席话,又亲身体验过一晚的我们,不禁为胡老板的壮举点赞!</p> <p class="ql-block">吃过早饭,我们随旺川村长曹玉华下山。今天一天将随着村长参观旺川村貌。</p> <p class="ql-block">来到这里,被墙上的标语所吸引“卸下身心的疲惫,亲吻家乡的热土”多么温暖的语句呀!相信任何一个游子和外来者看了都会心生感动!后面署名为“旺川村历史文化研究会”。我惊讶,一个小小的村庄,竟还有一个历史文化研究会,可见旺川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更显这里的文化底蕴之深厚。</p> <p class="ql-block">村里专门派人到上海朵云轩,请书法家曹晓堤(旺川人)写下的横匾,以表彰本村对社会有影响有贡献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村里设有历史文化陈列馆,对本村那些有社会影响,为家乡建设有杰出贡献的贤人志士,社会达人进行宣传和介绍。这些人从旺川走出去,现散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是本村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在旺川这块土地上,曹氏后人将延续先輩的足迹,将优良传统牢记且永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天上下着茫茫细雨,我们冒雨来到第二个参观点—曹助我教授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曹家门前的桥名为中渡桥,过桥即是曹家故居。曾听曹助我教授介绍说,这幢楼房是村里至今保存完好的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老屋之一,建筑上叫“六部通转楼”结构。</p><p class="ql-block">老屋在当时被公认为村里最好最新的房子,村人们都叫它“新屋”,但也禁不起多年的风吹雨打,经曹教授和族人们多次出资修缮才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曹助我教授老家是当地的大家族,当时祖孙几代兄弟全家都住在这里。后来几代人都陆续离家搬往各处,人去楼空。现仍有个别叔伯兄弟的后裔住在附近守屋。</p> <p class="ql-block">经过多次修䦅老屋依然保留了原来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往昔的热闹已为今日的落寞。</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留存,都是记录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从屋檐精致的木雕中可以看到建屋时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徽州建筑四雕闻名天下,木雕是徽州建筑文化特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乐善好施”是曹氏家族遵循的一贯作风,“集贤堂”正如其名,曹家贤才辈出,后继有人。</p> <p class="ql-block">从曹助我教授故居参观出来,心绪万千。今天的曹助我教授能够在上海民办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够三十年办东海越办越好,能够办教育为社会,为人民,无偿把东海近十亿教育资源全部献给国家,这样的情怀,这样的风骨,这样的品格,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找到了他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时间已近中午,村长曹玉华带我们来到本村乡贤曹健家。</p><p class="ql-block">曹健老人时年96岁,退休后关注地方历史文化,主编旺川曹氏宗谱,编写《旺川古今》,最近又完成一部32万字的《旺川村志》,他是村里宏扬旺川文化的功臣。</p><p class="ql-block">在曹健家今天款待我们的是“一品锅”,这是徽州地区接待客人最高的待遇,平常只有过年才会这样搞。</p> <p class="ql-block">上海东海学院带学生下乡实习的年轻老师今天成了座上客,老师们有幸在当地吃到了最正宗的“一品锅”。</p> <p class="ql-block">饭后,曹玉华村长又带领我们去参观曹天玷老人的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出生于1935年的曹天玷老人从旺川走出去时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他在浙江杭州,温州等地读书谋生。解放后正式参加工作,在省市级商业系统大展拳脚,后升任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他是从旺川走出去的人中官位最高的一个。</p><p class="ql-block">然而在退休后他毅然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把钱都捐给了村里,村里用捐款建造了旺川文化礼堂。后他又在宅前建藏书楼,供村民阅览。他的壮举受到全村人的敬佩和瞻仰。</p> <p class="ql-block">曹老用其父亲的名字命名了这座藏书楼。目前他不断地往藏书楼中输入藏书,计划要达到藏书一万册。</p> <p class="ql-block">曹天玷的事迹让我想到了两个字:“反哺”。他说,“我非常热爱我的家乡,家乡的这片热土牵挂着我,我要为家乡的繁荣奉献自已的绵薄之力。”</p><p class="ql-block">从旺川走出去的人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自已的家乡。一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都以自已的实际行动来反馈家乡,他们对家乡的爱深入骨髓。</p> <p class="ql-block">曹天玷自选集</p> <p class="ql-block">曹天玷的藏书楼,佈置得典雅,端庄,整洁,极有品味。我仔细观看,书的品种内容也丰富多彩。一个偏僻的乡下,竟然有这样一座文化宝藏,也可算是个奇迹了吧!</p> <p class="ql-block">曹天玷父亲曹春晖在九泉之下也欣慰。</p> <p class="ql-block">从藏书楼出来,村长曹玉华又带领我们来到上庄镇的石家村,这个村现在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整个村落现在已没有多少居住民。</p> <p class="ql-block">村庄布局模仿了行军大营的格局,形成了一个棋盘式的村落结构。</p> <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独特,多为徽派民宅。</p> <p class="ql-block">石氏宗祠象征“帅府”,前方的水塘象征“印泥盒”,整亇村落的布局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村内房屋外观多为石庫门,小青瓦,白粉墙,马头墙。</p> <p class="ql-block">石氏古村落是当地通过保护修缮徽派建筑,整洁农村环境,挖掘文化底蕴,发展特色旅游的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的对面是新建的棋盘村,用来安置从古村落动迁的原住居民。</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村长曹玉华的座驾里,绕着旺川观村貌。曹村长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他蕴酿已久的改造旺川的宏伟蓝图,他规划把旺川建成一个琴棋书画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在此,我不得不介绍一下曹村长。</p><p class="ql-block">六十来岁的曹玉华是地地道道的旺川人,早年在上海做生意,凭着徽州人行商的精明,赚了个盘满钵滿。但他见好就收,决定将余生献给家乡的建设事业。</p><p class="ql-block">他只身回到家乡,开启了第二次创业。如今他已在家乡担任村长十多年,在他的领导下,旺川的村貌有了巨大的改变。从曹村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旺川村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旺川之行我收获滿滿。听到的,看到的都让我对这里的人,这里的事充滿了敬意。</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勤劳善良,淳朴厚道。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着希望。他们热爱家乡,热爱人民,无论走到哪里,始终不会忘记自已是旺川人。</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来到绩溪曹玲大姐家。曹玲年轻时也在旺川住过。她曾任过绩溪县审计局的副局长,高级审计师。</p> <p class="ql-block">曹玲大姐才艺过人,精通书画。如今在家儿孙绕膝,母慈子孝,过着幸福的晚年生话。</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这片烟雨中的皖南,仿佛穿越了时空。这里的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既有历史的芬芬,又有现实的壮观。我,不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