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明珠,灵秀广元。绵阳魅力,科技之城。

wangqiangge

<p class="ql-block">今天是11月1日,农历十月初一,好的运气从清晨开始,今天是60年一遇的双一吉祥日,也是龙年福运最旺的一天,我乘着福运来到四川广元市。.当然美食的魅力不仅在于味蕾的享受,更在于围绕在美食周围的故事。让自由与随性成为主导,心因旅行而自由,愿更多的美好和幸运围绕其中……</p> <p class="ql-block">巍巍秦巴山南,滔滔嘉陵江畔。数千年的悠悠历史,数千年的风云变迁,孕育了广元的不与辉煌。广元先民从蛮荒时代起就在这片乐土生息繁衍;葭萌关前,群雄逐鹿,天下分合,留下多少三国故事;千年蜀道,佛教龛窟星罗棋布,石窟寺群蔚为壮观,其延续之久远,其规模之壮美,堪称巴蜀一绝;一代女皇—一武则天成长于此,成就了煌煌大唐盛世。这是广元雄奇灵秀的山水和丰厚历史文化的积淀,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千年文脉。本馆所展示的文物精品时间跨度早至石器时代,晚至近代。从这些或石或陶或铜的器物上,我们看到了广元历史前进的脚步与辉煌的足迹。这灿若星斗的文物将把我们引领进历史的空间,在一个个精彩且永恒的瞬间中缀连出灿烂的广元文化脉络,描绘出动人的画卷,抒发出广元的壮美、神奇、深厚与多情。</p> <p class="ql-block">船棺主要发现于四川境内,时依为战国至西汉前期,是古代巴蜀人盛行的一种丧葬礼俗。重庆、广元、成都、新都等地都有出土。战国时期巴蜀文化墓葬形制主要包括墓坑、葬具、附属结构和坑内填充物等方面。墓坑多为土坑竖穴;葬具均为木质,多为楠木;附属结构包括二层台、腰坑、墓道、椁等;坑内填充物主票是填于坑内及棺椁之间为膏泥和夯士,具有保护性作用。随葬品多铜器和陶器,后期出现少量铁詣和漆器。</p> <p class="ql-block">《山海经 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乌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p><p class="ql-block">《华阳国志 巴志》:</p><p class="ql-block">“《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p><p class="ql-block">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p><p class="ql-block">《后汉书》:“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生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乃共立之,是为廩君。…••廩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石刻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从而形成一座佛崖长388米高45米,造像950龛,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佛完层叠分布,密如蜂巢,是四川规模最为宏伟的石窟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的核心遗产点,2012年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老城北4千米处的嘉陵江东岸。始凿于北魏时期,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又不断开凿。其开凿历史之长,居四川首位,也是四川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素有“历代石刻艺术的陈列馆”之称。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全长388.8米,山崖顶高84米,窟龛最高处距地面45.5米,龛窟作多层次排列,最多达13层,现有54窟、819龛,大小造像7000多躯。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1961年3月4日,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元市千佛崖石刻艺术博物馆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家AAAAA景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和四川省地质公园。2012年剑门蜀道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创门蜀道剑门关景区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的姊妹景区组成。剑门关突出雄、险,翠云廊彰显奇、秀。</p><p class="ql-block">景区集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邮驿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共有观赏景点300余个。从古道到古柏,绝壁到奇峰,峡谷到岩洞,云海到松涛,春夏秋冬,四时变换,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噫吁嚱,</p><p class="ql-block">危乎高哉!</p><p class="ql-block">蜀道之难,</p><p class="ql-block">难于上青天!</p><p class="ql-block">蚕丛及鱼凫,</p><p class="ql-block">开国何茫然!</p><p class="ql-block">尔来四万八千岁,</p><p class="ql-block">不与秦塞通人烟。</p><p class="ql-block">西当太白有鸟道,</p><p class="ql-block">可以横绝峨眉巅。</p><p class="ql-block">地崩山摧壮士死,</p><p class="ql-block">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p><p class="ql-block">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p><p class="ql-block">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p><p class="ql-block">黄鹤之飞尚不得过,</p><p class="ql-block">猿猱欲度愁攀援。</p><p class="ql-block">青泥何盘盘,</p><p class="ql-block">百步九折萦岩峦。</p><p class="ql-block">扪参历井仰胁息,</p><p class="ql-block">以手抚膺坐长叹。</p><p class="ql-block">问君西游何时还?</p><p class="ql-block">畏途巉岩不可攀。</p><p class="ql-block">但见悲鸟号古木,</p><p class="ql-block">雄飞雌从绕林间。</p><p class="ql-block">又闻子规啼夜月,</p><p class="ql-block">愁空山。</p><p class="ql-block">蜀道之难,</p><p class="ql-block">难于上青天,</p><p class="ql-block">使人听此凋朱颜!</p><p class="ql-block">连峰去天不盈尺,</p><p class="ql-block">枯松倒挂倚绝壁。</p><p class="ql-block">飞湍瀑流争喧豗,</p><p class="ql-block">砯崖转石万壑雷。</p><p class="ql-block">其险也如此,</p><p class="ql-block">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p><p class="ql-block">剑阁峥嵘而崔嵬,</p><p class="ql-block">一夫当关,</p><p class="ql-block">万夫莫开。</p><p class="ql-block">所守或匪亲,</p><p class="ql-block">化为狼与豺。</p><p class="ql-block">朝避猛虎,</p><p class="ql-block">夕避长蛇;</p><p class="ql-block">磨牙吮血,</p><p class="ql-block">杀人如麻。</p><p class="ql-block">锦城虽云乐,</p><p class="ql-block">不如早还家。</p><p class="ql-block">蜀道之难,</p><p class="ql-block">难于上青天,</p><p class="ql-block">侧身西望长咨嗟!</p> <p class="ql-block">石笋峰高79米,形似竹笋天柱;拔地冲天而起,据说其顶原本虬枝缠统,突然起了不明大火,层层上奏朝廷,皇帝闻言“十省”起火大惊,一老臣细看奏折方知究竟,但不好直言,便称天火自灭,随后皇帝也知自己闹了笑话。至今,当年“天火未烧死”的那棵“九把斧树”还挺立在石笋峰上。</p> <p class="ql-block">关楼,剑门关始设于诸葛亮,有1700多年历史。关楼屡毀屡建。在冷兵器时代的上百次战争中从未被正面攻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赞誉,素称“蜀北屏障、两川咽喉”。</p> <p class="ql-block">姜维守关 ,三国时期,蜀汉景耀六年(263)九月,汉中失守,大将军姜维自沓中撤兵,与廖化、张翼、童厥退守剑门关,列驚守险3月,以3万之师拒魏将钟会13万大军,魏將耶艾偷渡阴平,后主刘禅投降,守关将士怒丽談刀骑石,姜维设计诈降钟会。</p> <p class="ql-block">石冑(shi zhou)剑门关素以山险石怪而闻名遐迩,隘口一侧有天生巨石,紧倚峭崖,高二十四米,其形状如头戴铁盔、身披甲胃的卫士守护着剑门关。《剑州志》载文称之为石胃。三国时,蜀国大将军姜维镇守剑门关,扼控蜀国锁钥,魏欲灭蜀,遣邓艾钟会率军进攻剑门关,屡攻不克,迫使魏军避开剑门关天险绕道阴平,于摩天岭走险,裹毡坠石而下,终于夺取益州。蜀后主刘禅被迫降魏,刘禅下诏敕姜维撤兵,姜维忠心为国接诏书后怒发冲冠拨刀斫石。</p> <p class="ql-block">昭化区位于四川、甘肃、陕西结合部广元市,嘉陵江、白龙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幅员面积约1433.47平方公里,是成都、西安、兰州、重庆四大城市几何交汇中心。</p><p class="ql-block">昭化历史文化厚重。古称葭萌,取“昭示帝德、化育人心”之意而得名,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2300余年的连续建县史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是中国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的核心走廊。</p><p class="ql-block">昭化文旅资源富集。境内有世界“双遗产”预备目录的蜀道核心区,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p><p class="ql-block">射箭提阳戏,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有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均气温17°C,森林覆盖率56%,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50天以上,是中国青山绿水生态宣居典范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区)、四川乡村旅游强县,有温泉之乡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昭化文旅业态丰富。有360度全景星空民宿、川东北地区最大室外旱雪场、夏日清凉多彩水世界、大蜀道山地马拉松、卡尔巨石天然温泉、卡尔•温泉社区、冰雪世界海洋馆、常态化演出的大型沉浸式演出《葭萌春秋》等众多旅游业态。昭化肥肠、昭化生态鱼、宫保鸡丁、九大碗、太守麻花等美食干姿百态,让“舌尖上的昭化”精彩无限,诱惑无穷。</p><p class="ql-block">昭化特色商品丰富。是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农产品安全示范县、食品安全示范县,有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70余个,紫云猕猴桃、王家贡米、昭化贡黄等一批优质农特产品享誉国内外,开发的广元窑、葭荫太极织锦、昭化奇石等文创产品热销市场。</p> <p class="ql-block">凤凰山因其山形秀美,又因女皇武则天出生广元,自唐时沿用此名。相传三国时,蜀汉名将姜维曾屯兵此山,插旗山顶,故又名“旗山”。</p><p class="ql-block">北宋时,凤凰山为利州府公署园林,至明清晚期,园林建设已颇具规模,更有古利州八大景之一“宝峰夜月”位于凤凰山顶。民国中期曾建东山公园,然时过境迁、旧踪累毁。1980年,始建凤凰山公园,占地9.6公顷,是集休闲、娱乐、文化活动、体育锻炼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p> <p class="ql-block">昭化汉城博物馆(龙门书院)</p><p class="ql-block">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龙门书院为基础综合开发而建成。馆内辰陈丁从新石器时期中期始至清代历经七千年的陶车马、陶俑、陶器、画像砖、青铜器、铁兵器、玉石器、高古瓷器等数干件文物。特别是汉代、三国时期的文物珍品,更彰显干年蜀汉文明的辉煌历程。</p> <p class="ql-block">皇泽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皇泽路97号嘉陵江畔,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皇泽寺创建于北魏晚期,历经北周、隋、唐初的不断发展,渐成规模。武则天称帝后,为纪念自己的龙兴之地(武则天出生于广元),始赐名“皇泽”,寓其“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义,寺庙有1500余年的历史。 寺内现有二圣殿、武氏家庙、武后真容殿、大佛楼、五佛亭、角楼等建筑,供奉有唐高宗、武则天真容和武则天父母武士彟、杨氏之像。寺庙里既供佛祖,又祀皇帝。皇泽寺内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摩崖石刻造像及其历代碑刻,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观赏和研究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皇泽寺里的皇泽寺摩崖造象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泽寺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6年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中国武则天文化研究基地、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四川省首批文博研学基地、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习基地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武氏家庙简介</p><p class="ql-block">武士護,太原文水人,因经营木材致富,隋末,追随高祖李渊起兵反隋,官:至工部尚书.武德中,前妻相里</p><p class="ql-block">氏病亡,由高祖李渊做</p><p class="ql-block">媒,续娶前隋王室故</p><p class="ql-block">宰相杨达之女杨氏为妻。</p><p class="ql-block">前妻相里氏生二子元庆、元爽;续弦杨氏聪明美貌,明诗习礼,满腹经纶;后生下三女,长女封为韩国夫人;次女即武则天,后成为中国历史上震烁古今的女皇帝;三女嫁与郭孝慎为妻,早卒。武士護任利州(今广元)都督时,招辑叛亡,抚循老弱,政绩卓著,颇得百姓爱戴,今特建庙以记之。</p> <p class="ql-block">北窟为马蹄形平面、宫隆顶式窟,龛内造一佛二弟于一菩萨二力士七尊像完后壁浮雕人形化天尤八部,主尊为阿弥陀佛,二弟子为迦叶、阿难,二菩萨为观音和大势至。此窟规模宏大,造像精美,是我国初唐时期彿教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素负“蜀道咽喉”“省门蕃蔽”之盛名。早在2万年前,绵阳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洞穴中的点点星火,渐渐成燎原之势,文明高地,由是初成。相传治水英雄大禹,即是从这里走向华夏九州的壮阔舞台。蜀地先民开创的金牛古道,成为贯穿南北中国的交通枢纽。两汉时期,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涪县已被誉为“富”“乐”之邦。后经六朝动荡,历唐宋元明,至清前期,绵阳已是川北地区覆盖面最大和最有影力的行政中心。涪江润泽的土地,滋养了丰厚的人文情愫。纵观绵阳古代社会画卷,颇多可圈可点:李白、欧阳修、文同、李调元;汉阙、飞天藏、报恩寺、七曲山大庙,正是这些文化伟人与建筑奇迹,如同闪亮的星斗,装点着涪江的历史天空。今天,绵阳是四川第二大都市,享有“中国科技城”之美誉。回望涪江的滔。滔逝水,令人浮想先祖的步步履程。我们相信,通过观览绵阳古史的片断节点,定能使您更加了解和喜爱这块炽热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绵阳,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现了智人的遗迹。至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日趋频繁,距今5000年前后,狭窄洞穴里储存的火种迅速蔓延,涪江两岸燃起了缕缕炊烟。</p><p class="ql-block">夏商周三代,地处南北交通枢纽的绵阳,已成为古代蜀国的北境要冲。崎岖漫长的金牛古道,一直演绎着文明碰撞与汇融的时代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绵阳地区有一些典型的早期遗址。最有代表性的是北川烟云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江油大水洞和涪城边堆山新石器时期遗址等。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众多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与遗物。出土证据显示,当时先民大多沿涪江河谷分布居住、繁衍生息,是蜀地文明开创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戈纛藀㕓毒•爆嵇粵变雄集太搫湣鍌坴于江油青莲乡。他天性聪慧,勤奋好学,曾在匡山(又称戴天山)读书十年,还曾留下歌咏家乡的诗篇。至今,当地仍存许多有关其青少年时代的遗迹与名胜。24岁时,李白仗剑去国,出蜀东游,开始了他狂放不羁跌宕起伏的壮阔人生。</p> <p class="ql-block">北川,古属西羌,亦称西夷。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以“石纽”,之“石”</p><p class="ql-block">“甘泉”之“泉”,更名为石泉县,此后的史志指石泉县为禹生之地。北川至今还流传着大量有关大禹的传说,石纽山、禹穴沟还比较集中完好地保存着有关大禹的遗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北川人民一直视大禹为始祖、为宗神,世世代代缅怀他、纪念他。</p><p class="ql-block">相传在虞舜时,禹的父亲鲧治水九年徒劳无功,受殛于羽山。</p><p class="ql-block">禹继续治水,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流入海,治水成功。他在兖域内导三川、疏九河、会一泽、升二水等地,排除水患。自此,水乡成沃土,沼泽变良田,人们休养生息。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亦称夏禹。传说禹是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功绩卓著,历来被传颂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p> <p class="ql-block">尘世写意</p><p class="ql-block">一处处崖墓雕刻,犹如一</p><p class="ql-block">幅幅社会风情「画。在这里,有紧张的狞猎场面、繁忙的劳作人群,有休闲娱乐、歌舞杂技,有豪强地主、武器装备,甚至还有多事的“狗咬耗子”和不为人知的“秘戏图”。虽然图像看似雕琢简粗,但都极为生</p><p class="ql-block">动,充满神韵。</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1.东汉说唱俑:这件陶俑生动地再现了汉代说书表演的情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2.摇钱树:这是一件珍贵的汉代随葬品,象征着财富和幸福,展示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3.东汉大铜马:这件铜马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反映了汉代高超的铸造技术。 4.人体经络漆雕模型:这件模型详细展示了古代中医对人体经络的理解,具有极高的医学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行天莫為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这是东汉名将马援的一句名言。两汉帝国的强盛,与当时马政的确立及马业的兴盛有直接关系。马在汉代社会各领域其是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而现代考古所发现的大量马文物,也折射出当时万马齐鸣的壮阔图景,“汉马”亦因此在今天成为一种专称。</p><p class="ql-block">绵阳博物馆是全国收藏汉马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气势宏伟的漆木车马阵,俨然隔世的地下军团,令人遥起畸普车马仪使出行时的沸腾场面;举世罕见的大铜马,恍若天马行空,寓意着汉期对匈级战爭的大提完胜;膘肥体壮的大陶马,则是当时生产繁忙,生活富足、交通顺畅之社会景况的一个侧影。</p><p class="ql-block">经过多年的积累与精心策划,绵阳博物馆特别推出汉马专题陈列。各型各色</p><p class="ql-block">的骏马良骥,将伴您度过一次与马共舞的快心之旅。</p> <p class="ql-block">在林林种种的中国文物群体中,有一种极具古蜀地域特色,仅发现于汉代四川及相邻地区的神奇之物—一摇钱树。</p><p class="ql-block">摇钱树堪称一株玲珑宝树,浑身上下挂满铜钱:人们树间摇钱打钱,地上接钱担钱,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p><p class="ql-block">摇钱树更像是一个极乐天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女神危居龙虎之座,羽人星空飘逸,看凤凌九霄,百兽率舞…</p><p class="ql-block">幻想飞天,追求富乐,是摇钱树的崇高立意,而这,也正是古今人类一种共同而永恒的美好愿景。</p><p class="ql-block">坐拥“富乐山”的涪水之城,是出土摇钱树最多的地区之一。绵阳博物馆特此推出专题陈列,以飨广大观众。</p> <p class="ql-block">铜镜是古代青铜器的一种,是映照颜容的用具,与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最早的铜镜出现于距今4000年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后历经春秋战国的发展、汉唐的辉煌鼎盛、延续到明清直至近代。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随着铸造技术的进步与成熟,铜镜制作更加精良、纹饰越显精美华丽,铭文内容丰富多样,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铜镜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被赋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对镜梳妆,以镜明志,寄托闲情难趣,挂镜驱邪。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文习俗,兼具超高的艺术价值,为今天的人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社会以及古代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精选天水市博物馆、泰安县博物馆等馆收藏的天水地区100余面珍品铜镜展出,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清代,这些铜镜造型优美,纹饰精巧,题材丰富,铭文独特,制作精湛,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各时期铜镜艺术发展的概貌,展示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带领观众走进铜镜的光影世界,近距离感受青铜古镜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枚铜镜,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古人把“诗、书、画”熔进这种生活晰地映照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不同时代的铜镜,具有不同的特点,用具,把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和传奇的历史留给后人细细品味与追寻,从而清都会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时期铜</p><p class="ql-block">着历史风云的镜鉴交相辉映时,一个千古名句就会在耳边回响一一“以铜为镜的了解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而每当那些萦绕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些铜镜,聚焦了历史的光泽,映照了未来的光明,让我们从这些古人制作的精美铜镜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传承文明,启迪后人!</p> <p class="ql-block">越王楼(越王楼景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剑南路东段326号,为仿古建筑,占地面积84.2亩。越王楼于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年)建成,高29.4米;2007年12月续建;现主楼高99米,内外15层,风格呈唐式昂斗飞檐歇山式,屋盖琉璃瓦,配套建筑有廊、亭、阁、榭、台、广场、商场、园林等。越王楼面临涪江,集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一层至五层是阁,十层至十三层是楼,十五层是亭,顶端宝顶似塔,二层南北两方向是殿,各层有外廓,是今仿古单体建筑之最。</p> <p class="ql-block">圣水寺是涪江河对面佛教圣地,供游客观赏、敬香、休憩的地方,位于涪城区长虹大道北段罗汉寺旁边,占地0.0866余平方千米。圣水寺以庙宇与佛像为主坐落在绵阳城西涪江右岸的塔子山风景区。山有泉水涌出,自古以龙泉圣水著名,最初名“甘泉寺”,其历史可上溯至唐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距今已历1300余年,堪称川西北历史悠久的古刹之一。古籍记“圣水落千庄”“饮后可去病免灾”,故曰圣水。明正统元年(1436年)建圣水寺,后倾圮。1989年,绵阳市政府批准僧人释果忍主持复建圣水寺,按照寺庙、园林、旅游相结合的总体规划,先后建成仿古山门、大雄宝殿、地藏王殿、玉佛殿、三圣殿、大悲殿、观音殿和钟、鼓楼等气势恢宏的殿堂及各种配套设施,古寺庙的风范再度展现。殿内供奉的众多佛像塑造精美、神态多姿、凸现绝技;玉佛殿内3尊大玉佛均为缅甸佛教弟子赠送,极为珍贵。1991年,圣水寺被列为省重点寺庙。后经过继续建设,亭、阁、楼、廊不断完善,绿化美化上档升级。现已成为中外游客朝圣拜佛、赏景游憩的大型寺庙园林。2013年3月5日,圣水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绵阳罗汉寺座落在绵阳西部城郊乡圣水村,涪江右岸塔子山南端山巅上,宝成铁路、绵江高速公路从寺前经过。乃主持果清老法师白手起家,自筹资金,历尽艰辛,经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筹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11月1日从西安市出发~广元市博物馆~千佛崖~凤凰山公园~图腾广场~剑门关~昭化古城~皇泽寺~绵阳博物馆~越王楼~马家巷~铁牛广场~圣水寺~罗汉寺~科技博物馆(门口周一闭馆)~富乐山公园~11月4日晚上回西安。四天三晚行军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