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排球扣球三步曲

吴工坊主

<p class="ql-block">  桐乡老大哥在气排球扣球练习中逐渐感悟出并正在努力做到的气排球扣球三步曲</p><p class="ql-block"> <b>看准才动快上步,发力起跳臂抬起,腰腹助力肘拉甩。</b></p> <p class="ql-block">  一<b>、看准才动快上步</b></p><p class="ql-block"> 1、看准才动</p><p class="ql-block"> 一定要在看清二传传出球方向后(球离二传手约1米)才能起步,目的是找准起跳点。</p> <p class="ql-block">  2、快上步</p><p class="ql-block"> 一旦起步,上步速度越快越好,把观察二传传球方向所耗时间抢回来。上步时双臂后摆是必要的,但摆动幅度因人而异,建议顺其自然。</p> <p class="ql-block">  <b>二、发力起跳臂抬起</b></p><p class="ql-block"> 1、发力起跳</p><p class="ql-block"> 起跳时,前腿脚尖内拐刹车,双腿全力蹬地,身体向上充分腾起。</p><p class="ql-block"> 要求发力起跳看似为了增加起跳高度,实则是为了身体在空中充分展开呈反弓型。如果起跳无力,身体大概率是伸直形态上升,非常不利于后续拉肘。</p> <p class="ql-block">  2、臂抬起</p><p class="ql-block"> 双臂同步从下方抬至斜向上举,辅助手伸直,扣球手曲肘。抬臂速度越快越好,要求在双脚离地前完成。如果抬臂慢了,跳至空中才抬起,由于后续动作需要时间,会导致击球时人已处下降状态,这种情况必须避免。</p><p class="ql-block"> 虽然称为抬臂,若扣球者在发力起跳使身体充分后展,后半程的抬臂已演变为拉臂动作,所以也可以称抬臂为一次拉臂。这个一次拉臂切忌去拉小臂,要拉手肘,小臂应下垂放松。动作要求可参考后面讲的拉肘方法。</p> <p class="ql-block">  三<b>、腰腹肋力肘拉甩</b></p><p class="ql-block"> 三步曲口诀中讲拉肘甩肘而不是拉臂甩臂,目的是强调整个拉甩臂过程中应以手肘为受力对象,要忽视小臂及手腕的存在,即放松小臂及手腕。</p><p class="ql-block"> 1、腰腹肋力拉肘<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拉肘就是</span>借辅助身体腰腹反弓之力以及辅助手下压平衡动作向后猛拉扣球手肘。</p><p class="ql-block"> 前面讲了抬臂可称为一次拉臂,那么本次拉臂为二次拉臂,第一次拉臂属预拉,第二次拉臂应加速发力后拉,<span style="font-size:18px;">扣球手臂发力是从第二次拉臂开始的。这是利用了一种所谓的“后振”效应,手臂拉到较后位置时,各关节韧带及肌肉积蓄着较大的回直反作用力,拉完臂向前甩臂时可充分利用这个反作用力加快向前挥臂。大部分球友都误以为扣球发力在之后的向前挥臂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腰腹肋力甩肘</p><p class="ql-block"> 甩肘就是利用身体反弓后快速之核心力挥动大臂以转肘和顶肘方式把肘挥向前上方,将小臂甩直,手腕甩卷。</p><p class="ql-block"> 转肘与顶肘二个动作不分先后,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实际上肘的轨迹呈向外螺旋上升至正前上方。这样做可以使小臂及手掌划出最快的线速度去击球包球。</p> <p class="ql-block">  <b>四、三个注意点</b></p><p class="ql-block"> 1、辅助手臂应配合的动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跳扣时,身体在空中无支撑,辅助手臂的动作与扣球手臂相互形成动量平衡。</span></p><p class="ql-block"> 辅助手臂抬臂后向前回落,扣球手臂同步向后拉肘,双臂一前一后运动形成动态平衡。辅助手臂曲肘向下内压,扣球手臂向前鞭甩击球,双臂相向回内,也形成动态平衡。</p><p class="ql-block"> 2、气排球扣球的灵魂→包球</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包球是气排球扣球的灵魂,但扣球三步曲口诀中没有讲包球一词,这不奇怪,包球的本质就是小臂和手掌的充分鞭甩。在拉肘和甩肘时,只要小臂和手腕放松,包球自然形成,一句话:鞭甩是包球的原动力。至于包球力度(扣出的球上旋速度大小),一是取决于甩臂甩掌速度,二是取决于掌心触球点位置,触球点越低,包球效果越好,当然缺点是球速会降。所以,气排球包球技法必须会,但包球程度要见机行事!</p><p class="ql-block"> 3、对“推压勾”扣球技术的个人理解</p><p class="ql-block"> 扣球时,主动伸直小臂和刻意压腕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是导致击球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这里需要指出:虽然扣球时主动伸直小臂和刻意压腕对标准鞭甩动作而言是错误的,但这种扣法仍具有一定的扣球实用值价。它对于始终学不会鞭甩扣球动作的球友(有相当一部分老年球友如此)来讲,是一种较好的鞭甩替换技术手法,不会鞭甩,包球的原动力没了,刻意压腕可为包球提供替代原动力!所以不能全盘否定这种扣球技巧,这也是目前在一部分球友中流行“推压勾”扣法的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