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嘉应学院纵向帮扶欠发达地区“三所学校”和县中校(园)长、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项目‍

常来长乐

<p class="ql-block">——梅州市镇中心小学校长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四)</p>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在这次培训班学习的第四天,我们前往蕉岭县桂岭学校和大埔县三河镇梓里学校开展现场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一次研学,一份收获和成长。看到了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使我们收获满满,意义非凡。</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来到蕉岭县桂岭学校,桂岭学校是校园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富有办学特色的一间学校。</p><p class="ql-block">‍ 踏入校园,就被其浓郁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校园各处都凸显着独特的办学理念,精美的文化墙展示着学校的过往历程与特色课程,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教育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桂岭学校现场教学观摩活动</p><p class="ql-block">‍ 展示课由六年级英语老师路玉琴执教的Unit 5 What does he do?(Part A Career Day)。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能巧妙结合,诠释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并且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新颖,轻松突破课时学习目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桂岭学校办学经验分享</p><p class="ql-block">‍ 桂岭学校古芹巧书记通过《桂岭学校— —从文化到行为的深耕与生长》为我们呈现了学校办学理念:“雅智”— —为高雅人生奠基。通过办学目标:健体 养习讲述了桂岭学校从一座“崭新”的学校转变成有文化底蕴,有办学特色的引领作用模范学校。并关于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等众多方面展开了深度探讨。校长们把握良机,汲取这所学校的珍贵经验,现场氛围热烈且和谐。</p> <p class="ql-block">  下午,校长们抵达了大埔县梓里学校。这所学校坐落于大埔县三河镇的梓里村,从原本“小弱差”的乡村学校发展成为当下“小而美、小而强”的乡村示范性寄宿制学校。在参观期间,大家全面了解了该校在提升办学质量时采取的各项举措。梓里学校在范校长的引领下,抓住机遇,紧跟时代步伐,刻苦钻研,弘扬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成功办成了群众心目中家门口的优质学校。</p><p class="ql-block"> 同样,在此也举行了深入的经验分享会。</p> <p class="ql-block"> 梓里学校教导处通过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现场课堂教学形式,向我们展示了“135”教学模式运用成效。运用该模式成功将梓里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落后水平推进县级前列水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员今日研学笔记</p><p class="ql-block">‍ 按培训安排,今天自己有幸随学习组分别到蕉岭县桂岭学校和大埔县三河镇梓里学校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桂岭学校以“雅智”教育理念为基础,旨在为培养高雅人生奠定基础。学校以健体、养习、陶趣为办学目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雅智”校本课程,实现了五育并举,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值得借鉴学习。</p><p class="ql-block"> 梓里学校,一所饱经风霜的百年老校,学校以融为要,四方协作的办学思路,将一所老而旧,小而弱的学校变成一所被称为山旮旯里的奇迹的小而美,小而强的乡村学校。梓里学校的办学思路为乡村学校的发展,乡村教育的振兴提供了很好借鉴经验。</p><p class="ql-block"> 思路决定出路,学校的发展要靠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持续的教育改革来推动。今后,我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办学思路,为打造高品质学校而努力!【转水镇中心小学 朱远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走进蕉岭县桂岭学校,首先感受到的是它开阔大气的校园布局。从小学部到初中部,不同的教学区域既相对独立又衔接自然,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学习空间。小学部的教学楼色彩鲜艳,充满着童趣,仿佛一个童话世界,让人看了就觉得温馨又活泼,很契合小学生们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 </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设施方面,这所学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教室里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无论是展示生动有趣的课件,还是播放教学视频,都能让知识的传授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吸收效果。实验室里各种仪器一应俱全,摆放得井井有条,为学生们开展科学实验、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还有那宽敞明亮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涵盖了各个领域、各个年龄段的读物,仿佛是一座知识的宝库,等待着学生们去挖掘、去遨游。</p><p class="ql-block">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所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的走廊、宣传栏上贴满了学生们的作品,有绘画、书法、作文等等,展示着学生们的才艺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连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熟悉的校园氛围中从小学顺利过渡到初中,减少了因升学而带来的适应压力。同时,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及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都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五华县双华镇中心小学 上官小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们一行来到蕉岭县桂岭学校参观学习,听了一节英语公开课及古芹巧书记的专题讲座。该校以“雅智”教育为办学理念,明确以健体、养习、陶趣为培养目标,通过构建个性化的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多元化选修学习,综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探究问题、动手实践等能力。感悟:作为校长在引领学校前进过程中要有清晰的规划,明晰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实际把本土地域文化融入学校发展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认同,以此激励教师去奋斗。教师只有明白学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个人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才会积极主动投身到学校工作中,才会大力发挥自己工作创造力,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五华县华城中心小学 孔庆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今天通过实地学习,对焦岭县桂岭学校和大铺县三河梓里学校进行参观考察,收获多多,感触颇多。</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桂岭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管理经验,还是梓里学校百年的老校风貌,还有梓里人敢于直面困难,涅磐重生的奋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桂岭学校从学校的校园环境开始,就注入不一样的元素,校训,校徽......还有一系列的办学模式,立德树人,雅智育人,并开设了独特的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成为县、市省的示范学校。</p><p class="ql-block"> 梓里学校,在范校长的带领下,敢于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无论是学生数量的突变,还是到教学质量的飞跃,无不表现出梓里人顽强奋进的精神。他们能大胆借用社会力量,通过“融” 的方式,解决学校的具体问题,通过美丽中国,嘉应学院的帮助,使被动局面转为自动局面,从而打造了一座乡村名校。正如范伟增校长说的:“只要有困难,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教育道路,任重道远,只要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相信,我们都能乘风破浪,海里扬帆,带领团队,走出更广阔的一片海洋【五华县长布镇中心小学 曾志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4日上午,嘉应学院纵向帮扶欠发达地区“三所学校”和县中校(园)长、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项目梅州市镇中心小学校长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一行五十多人来到焦岭县桂岭学校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 进入校园,便如同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文化之旅,雅智教育的理念如同一缕清风,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的建筑风格典雅,走廊里的文化展示精致而富有内涵,处处彰显着雅的韵味。从学生们的言行举止中,能看到智慧在闪耀。他们自信大方,礼貌有加,显然深受雅智文化的熏陶。教室里丰富的图书、充满创意的装饰,无不体现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智慧培养的重视。这里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灌输,更是雅与智的融合,让学生在优雅的环境中开启智慧之门,为他们的未来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之路,令人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观摩了由路玉琴老师执教的六级英语实践课。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不仅注重英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巧妙地融入了“雅”与“智”的元素,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竞赛、情境对话等。小组竞赛激发了学生的智慧,让他们积极思考,而情境对话则是学生展现优雅语言表达的平台,使英语学习富有活力且充满智慧。</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聆听了由古芹巧校长分享的《从文化到行为的深耕与成长》的讲座。古校长对校园文化建设作了深度阐述,从挖掘当地文化一凝练文化主题一打造课程体系一分级落实一形成特色,进行详细讲解。完善的校园文化构建体系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4日下午嘉应学院纵向帮扶欠发达地区“三所学校”和县中校(园)长、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项目梅州市镇中心小学校长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一行五十多人来到大埔县三河镇梓里学校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 踏入学校,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古老的校舍建筑,仿佛在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墙壁上岁月斑驳的痕迹,是无数师生留下的印记。漫步校园,每一处角落都蕴含着教育的传承。这里曾有过的朗朗书声,仿佛穿越时空在耳边回响。梓里公学门口已种植120多年的槐树,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求知历程,它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这片土地文化延续的象征,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梓里学校的刘钦赞副校长向我们作了《以“融为要,促进乡村振兴》的讲座。刘校长向我们介绍了梓里学校的发展历程,在生源逐年减少的大背景下,梓里学校面临撤并还是保留的艰难时刻,范伟增校长跟全体教师勇于担当,寻求了一条振兴乡村教育的希望之路。</p><p class="ql-block"> 刘校长分别从学校融的需求、融的方向、融的模式、融的效果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采取四方协同的办学模式,近年来累计融资一千多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设施添置、校园文化打造。在四方力量的努力下,梓里学校不但校园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质量也逐年稳步提升,考试成绩排名由年年都在全县倒数行列,到现在全县前列的区大转变,真正把梓里学校打造成小而美小而强的精品学校。</p><p class="ql-block"> 通过刘校的介绍,我从范校带领的团队身上看到扎根山区教坛的老师们无私奉献的身影,也体会到了振兴乡村教育的艰辛,同时也真正感受到了“办法永远比困难多”真谛。今天的所见所闻,将成为我工作中的一笔财富,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华县河东镇中心小学 张远雄】</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来这次培训的第四天,在这四天里,我听了五华县第一小学李均校长的讲座,福建大田县第七中学罗书记的讲座,以及上午去到蕉岭桂岭小学古校长的讲座,对我来这些校长的经验都很宝贵,但是却不符合我校实际,这三间学校都是政府主导下的优质学校,不缺资源。</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校现在面临生源减少,师资短缺,教育局要求撤点,所以在我感觉这三位校长的讲座不适合我时,我碰到了梓里学校,我深受震撼,在和我学校面临同样的困境,范校长能够起死回生,能在16年生源只有92人,到如今的300多人,能从中招考试能从倒数第一,到如今的前五名。</p><p class="ql-block"> 那他如何做到?原来他采取了,四位协同,让美丽中国,嘉应学院,大埔教育局,梓里学校四位一体,从而解决了师资问题,解决了硬件等问题,并取得了众多优异成绩,让梓里学校重新焕发新生。【五华县横陂镇溪口小学 邓云光】</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的现场观摩学习对我的启发很大,收获很多,下面是我的感悟和体会。上午去到蕉岭桂岭学校首先听了一节英语课,老师上课声情并茂,学生聚精会神,老师教学环节设计紧凑,环环相扣,并用登攀摘冠的方法去激励学生,学习氛围活跃,效学致果好。虽然自己所教的科目是数学,但这节课对我的启发也很大,为我在课堂激趣方面指提供了借鉴。接下来学校的校长从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也为我们乡村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p><p class="ql-block"> 下午来到大埔县三河镇梓里学校一嘉应学院示范校。一下车,映入服帘的是一座充满民国建筑风格的崭新漂亮的教学大楼,通过参观了解才知道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从一九零四年创办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从一个即将撤并的麻雀小学变成现在有三百多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是经过了多方的努力,校长用‘’融‘’的方法将乡村振兴教育变成可能,教学成绩从全县倒数一、二名 ,到保持全县前五名,实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范校长的思路决定出路的指导思想,对我的启发很大,要办好一所学校,就要创新工作思路,找准突破口,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五华县郭田镇中心小学 江运华】</p> <p class="ql-block"> 两所学校各异的优势与亮点在校长们的脑海中相互交织、碰撞,为他们日后优化本校管理以及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众多崭新的思路与启迪。</p><p class="ql-block"> 这充实的一天参观学习培训,无疑为参训的校长们在提升办学能力的道路上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相信他们定会将所学所悟带回各自学校,推动教育事业攀上新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文字:张远雄、孔庆林、朱远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片:江运华、曾志敏、邓云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排版:上官小庆、刘志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校对:黄龙宗、李治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钟志荣、罗九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