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北京之旅】(三)

王倫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坛公园,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273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辟为天坛公园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坛公园由两道坛墙环绕,被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主要由春季祈祷丰年的“祈谷坛”,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坛”,皇帝祭祀前居住的斋宫、演习祭祀礼乐的神乐署四大古建筑群组成;祈谷坛中的祈年殿是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天坛公园外坛种植有大量古柏林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图片来源:部分来之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摄于2024年11月2日</span></p> <p class="ql-block">六百年前古树九龙柏又名“九龙迎圣”,生长在天坛公园皇穹西北侧。树冠蜿蜒起伏,树干有纵向褶皱,将树身分为九股扭曲缠绕,宛如九龙盘旋,森然欲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彻成的,墙头覆盖着蓝色琉璃瓦。围墙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传播十分有利。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合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会沿着墙面以声波的形式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由于曾误以为是声波反谢而形成的回声,故俗称“回音壁”。</span></p> <p class="ql-block">三音石又称三才石,比喻“天、地、人”三才。三音石位于北京市天坛公园内皇穹宇殿门外的轴线甬路上。</p><p class="ql-block">三音石,站在第三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如果大殿仅敝开面对三音石的殿门,而且殿门到殿内正中的神龛之间没有任你障碍的话,此时听到的回音尤其响亮,似乎“人间偶语,天闻若雷”。</p> <p class="ql-block">圜丘坛是天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冬至已举行祭天大典。圜丘坛是一个三层的圆形石坛,坛面中心是天心石,周围有九级台阶和白玉石栏板。圜丘坛的设计与数字9密切相关,所有部件都与9或9的倍数有关,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计算才能,也体现了封建思想中的天的至高至尊。</p> <p class="ql-block">七星石,是在天坛七十二长廊东南的场地中。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块巨石,在它们的东北偶还有一小石,共八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晓岚故居】纪晓岚,这位清朝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珠市口西大街241号。这里原是清代大将军岳钟琪的府第,如今已成为历史的见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