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

庄生迷蝶

图:网络<div>文:庄生迷蝶</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不惑,那么到底“不惑”什么呢?孔子没有说得那么明白,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也无从知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偶尔读到东汉的杨秉,他清白寡欲,曾说:“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读到此处,豁然开朗,或许,我们正应该不惑于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岁时,不再被现象或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具体来说,就是酒、色、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论你是否承认,人一旦过了三十五岁,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开始走下坡路。二三十岁时,可以和曾经的“狐朋狗友”通宵达旦地喝酒、唱歌、聊天,肆无忌惮,“秋月春风等闲度”,不知不觉,那段时间就过去了。我曾见过一个以前嗜酒如命的同学,在前年的同学聚会上,不再像以前那样狂饮,话少了,也不再主动劝酒了。当我问他为什么变化这么大时,他说,现在这个尴尬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如果自己哪一天真喝出了毛病,谁来照顾他们?一切都是假的,只有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食色,性也。除了一日三餐,就是“色”对人的诱惑最大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连圣人也如此认为。然而,“色”字当头一把刀,无论年龄大小,多多少少都会被这把“刀”所伤,轻者丧失生活信心,重者丧命。褒姒,妲己,夏姬,西施,杨玉环……从历史上一路走来,无论是凡夫俗子、英雄豪杰,还是位极至尊的帝王,都未能逃出美人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人都爱财,巴不得自己有富可敌国的财产,子孙有享不尽的富贵。然而,四十岁后,渐渐意识到,有些财注定不是命中所有,过分地追求甚至会导致“人为财死”。自古及今,即便富可敌国,又有哪个家族可以绵延长存?留财无数,会导致子孙挥金如土,即使是金山银山,也有挥霍完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岁,是该清醒的岁数了。人生如梦,弹指一挥,便是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