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间线思维导图。

太行人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转发。</p> <h3> <h3>1931年9月18日,<strong>九一八事变</strong>震惊中外,日本为转移国内矛盾,精心策划了这场侵略行动。<strong>日军在沈阳柳条湖炸毁南满铁路路轨,以此为借口进攻沈阳,并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strong>面对日军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军撤退至山海关以南,东北沦陷,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始。</h3></br>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侵略野心并未得到满足,他们进一步将矛头指向了中国其他地区。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在上海爆发,中日军队在这座国际大都市中展开了全面对抗。中国军队在十九路军的领导下,英勇抵抗日军的进攻,虽然最终以撤退告终,但这场战斗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同时,<strong>淞沪抗战也促使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分化,抗日呼声日益高涨。</strong><h3> 时间推进到1937年7月7日,<strong>七七事变</strong>的爆发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升级。<strong>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中国军队拒绝后,公然发动了进攻。</strong>这一事件彻底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火,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全国迅速进入了全面抗战阶段。在这场战争中,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与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共同构成了中国抗战的两大支柱。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大型战役,如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但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战略战术上的失误,最终丧失了大片国土。然而,<strong>中国共产党则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多个抗日根据地,如晋察冀、晋冀鲁豫</strong>等。在这些根据地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等一系列胜利,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h3>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中国战场推向了更加重要的位置。<strong>日本为夺取东南亚资源,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导致美国对日宣战</strong>,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strong>1941年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strong>,这不仅是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形势变化的必然产物。中国战场的加入,使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阵营更加壮大,力量更加雄厚。中国战场从此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欧洲、非洲、太平洋等其他战场共同构成了全球反法西斯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对日宣战,不仅为中国战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3> 日本二战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诏书</h3></br>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strong>1945年8月15日</strong>,随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的胜利,日本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一天,<strong>日本天皇裕仁发表了《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strong>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h3>- END -</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mg7lqjBmj1M0enH9LOog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