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首次去日本。与其说旅游,不如说会友,更确切说是追寻时光,创造快乐。过去一个月,经常与在日本生活的正林同学讨论旅行细节,其实,几个城市自由行,没多少内容要规划。显然,关心的程度已超出计划的本意。四年同窗朝夕相处,沉淀下情感,彼此存着对方,见面地期盼吧。</p> <p class="ql-block">飞临大板关西机场上空,阴天,此刻的我,如天空的灰——低调,平常心。日本不是那种特别吸引我的国度,虽无敌意,儿时熏陶也多少没好感。俯瞰下方,岛屿相连,弹丸小国,近距离走近,何为日本?</p> <p class="ql-block">乘巴士快线去旅店,途中,正林微信问:“第一印象如何?”。本想给个答案,可突然觉得了解日本视乎已不那么迫切,脑子里却不时闪现几十年前我与他朝夕相处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大板、京都,广岛和东京。贴近了些许文化理解,总体好感,尤其美食(海鲜、小食、烤肉和料理),机场免税店各国游客疯狂购买糕点给我特别震撼。印象深刻四点:其一,日本处处体现精致和精细。其二,高水平的国际化,彰显世人眼中不是敌国。其三,日本人的文明礼貌,尤其体现在环境的整洁及待人接物。如果不是东京银座的繁华,晴空塔一望无际的城市群落。现代的日本,反而淡出了我的视野。其四,日本与中国文化必有渊源,建筑、文字、信奉……,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主角是正林老哥。相见一刻,好职业化的装束,神采年轻,我则随意、散漫和两鬓的白发陪衬他的容光。相聚的日子虽短,内容确非常丰富。</p> <p class="ql-block">一晃十多年未见,确实都不年轻了。走进正林日本的家,率先征服我的是正林的厨艺,第一找回的感觉:精细如旧、认真如旧、勤快如旧、坚韧如旧。</p> <p class="ql-block">海边席地而坐,四十年前棋盘对弈再现。听君奋斗史,虽波澜不惊,艰苦和坚毅确处处体现。如今几百人的设计院唯一的“外国人”,技术地位已在尖塔之顶,另我肃然起敬,可知,35岁,正林老哥才东渡,语言不通,学至博士。</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大西洋俱乐部”曾有约定,“它日如携夫人前往,必以八菜一汤款待”,老哥这次少了点日本人的严谨,汤换成酒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在异国他乡,自驾行驶过同学设计的作品,旅行的味道变得好带感。</p> <p class="ql-block">再面对建筑作品、蓝天、大海垂钓,情绪拉满、爆棚。我为正林老哥自豪、宽慰和喜悦,一生奋斗,为的就是美好生活。我为自己满意,此生逢中国改革开放,机会没从身边滑过,否则,那有如此逍遥?殊途同归。</p> <p class="ql-block">温泉池坦诚相见,榻榻米话说日本,海边欢畅寻贝,小鱼村漫步找“江户时代日本生活的点滴”,睡在已有百年历史的日本民居,旅行不仅是“看”,友情、温情、热情暖在心田。欢快、愉悦、甚而有些疯跟随脚步。</p> <p class="ql-block">原来袍哥始终童心未泯。</p> <p class="ql-block">喜欢大海,喜欢夕阳,喜欢远方,想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想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想起“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诗在远方。笔到这里,突然有点想流泪,也许,这就是生活。</p> <p class="ql-block">身处广岛,原子弹是绕不开的话题。参观了如今被联合国认可的世界文化遗产——当年原子弹爆炸核心区仅存的遗址建筑和展览馆。馆内留存详实当年场景(实物和人)。只能用惨绝人寰形容,所以,我连留存照片的勇气都没有。唯有一点遗憾,如今的日本人既没有在展示中勇敢说明爆炸的缘由,也只字不提美国二字。我想说,无论什么理由,日本都欠对二战疯狂给世人一个道歉。无论什么理由,日本都比不上德国人敢于直面错误的勇气。我还想说,原子弹惨绝人寡的结果,即便美国人使用它有充足正当的理由,但无差别的使用,也欠人类文明一个道歉。</p> <p class="ql-block">再见日本,再见广岛,再见正林及嫂子,我用这辆预示未来的现代车迎接新的快乐和希望。</p><p class="ql-block">碎片的记忆虽不能构成全部的生活,却能串起曾经的情感涟漪,更给如今的自己一份心灵的礼物,创造出快乐,并与人分享 。</p><p class="ql-block">以此文答谢正林夫妇热情款待。</p><p class="ql-block">袍哥王哈儿起笔于东京,落笔梁溪河畔家中</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