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凉山剿匪 雷波指挥轶事 》 一一记父亲唐兴盛开国大校在凉山指挥部

发哥T

<p class="ql-block">  雷波是当年唐兴盛司令员战斗与工作的地方。从1953年4月24日,中共凉山工作委员会和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以下简称凉山工委和凉山指挥部)在四川省雷波县成立;到1955年9月9日,按国务院指示,四川与西康两省合并;11月19日,西南军区将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与西康军区昭觉军分区合并成立“四川省凉山军分区”,唐兴盛任司令员,王维训兼政治委员。唐兴盛司令员在雷波战斗与工作两年七个月的时间,为指挥凉山和雷波剿匪战斗作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唐兴盛司令员 (摄于乐山,1954年初)</p> <p class="ql-block">一、 唐兴盛司令员开国大校简介</p><p class="ql-block"> 唐兴盛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四川省阆中县人。1933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地方独立团战士,红9军27 师81团2连战士,川陕省苏维埃保卫局手枪队战士,川陕省工农总医院青年干事,中央军委五局警卫班战士,红4军10师28团3连战士。参加了川陕革命恨据地反敌“六路围攻”和冲破“川陕会剿”的斗争。1935 年春随军西渡嘉陵江,迎接中央红军,旋即参加长征,历经雪山草地的考验,才到达陕北。</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 129 师 385 旅769 团3连党支部书记,769团司令部政治指导员,2营6连党支部书记、8连政治指导员、1营政治教导员,2 营营长,太行三分区侦察队政治委员,朱德警卫团政委、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大生产运动和反“扫荡”斗争。</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二野3纵7旅21团团长,二野第3 纵队8旅23 团团长,第11军32师95团团长,第11军补训师副师长。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和进军川东等战役。</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酉阳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大竹军分区司令员、乐山军分区司令员、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司令员、凉山军分区司令员、重庆军分区司令员,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后勤部顾问等职。</p><p class="ql-block"> 1955年授于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10月1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3岁。</p> <p class="ql-block">二、进军凉山剿匪</p><p class="ql-block"> 翻开凉山解放的历史画卷,让我们走进那段难忘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出了解放大西南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向西南挺进,先后解放了四川、西康、云南、贵州等省。</p><p class="ql-block"> 1950年,西南军区对流窜于川、滇、康、黔的匪特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取得了显著战果。</p><p class="ql-block"> 但仍有部分匪特逃窜至彝、汉杂居的大小凉山,他们操纵并煽动彝民头人绑我群众,烧我民房,无恶不作,凉山地区一度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匪情蔓延。我党、政、军针对猖獗的匪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根据"谨慎稳进"的总方针,向凉山腹地纵深推进,不断分化、瓦解、打击敌对势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凉山曾经是一个带浓厚原始色彩,充满神秘和令人恐怖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奉命回国 进军凉山</p><p class="ql-block"> 1952年6月,大竹军分区唐兴盛司令员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志愿军第12军31师见习师长。因接到唐兴盛任乐山军分区司令员的调令。当年9月底,唐兴盛司令员从朝鲜回国,参加了1952年北京国庆观礼后,马上奔赴乐山军分区上任。</p><p class="ql-block"> 1952年11月上旬,乐山军分区司令员唐兴盛率部队至屏山县石角营组成临时前方指挥部,统一指挥凉山东北部部队,迅速消灭了活动于该地的匪特。</p> <p class="ql-block">屏山县五指山石角营是1952年11月乐山军分区石角营临时前方指挥部(摄于2024年10月31日)</p> <p class="ql-block">屏山县中都镇新貌(摄于2024年11月2日)</p> <p class="ql-block"> “黄坪事件”</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共西南局、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谨慎稳进”的进军总方针,我军自1952年冬从凉山东部进驻到雷波的山棱岗、西苏角等地、西面已进至普雄、布拖及昭觉的比尔拉达等地。然而就在解放军逐步有凉山腹心地区深入时,动摇不定和反共之彝族上层却在国民党潜伏匪特的煽动下酝酿武装抵抗,阻挠解放军继续向凉山进军。尤为突出的是瓦岗地区反动头人安曲土、徐拉却等在国民党匪特刘俊辉、陈光远等的操纵和煽动下,组成反共救国军,扬言要与解放军干到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3年2月24日,安曲土等纠众250余人涉过金沙江抢劫云南永善黄坪街,毁民房百余间,打死打伤捆走群众数十人,制造了震惊川、康、滇三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黄坪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坪事件快速反应与侦察</p><p class="ql-block"> 1953年2月24日,瓦岗地区发生了有名的“黄坪事件”。3月初,奉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指示:四川军区副政委钟汉华、副司令员何正文专程到乐山,与乐山军分区司令员唐兴盛一起,共同制定了解放大小凉山、进军瓦岗地区的《军事行动方案》。鉴于当时对凉山地区尤其是瓦岗地区的敌、社情况与兵要地志以及康、滇友邻部队的情况均不了解,司令员唐兴盛决定派军分区情报科侦察参谋付子云率两名侦察骨干和一个侦察班以及一个翻译前往位于凉山地区南部的瓦岗一带,侦察敌情并与友邻部队取得联系,为进军瓦岗收集详细的第一手情报。出发前,唐兴盛嘱咐侦察小分队;“一定要在20天之内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侦察小分队基本完成使命后,提前四天返回,向乐山军分区司令员唐兴盛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受到了分区司令部的表扬。</p> <p class="ql-block">雷波县城(1953年)</p> <p class="ql-block">三、凉山工委和凉山指挥部的成立 </p><p class="ql-block"> 1953年4月24日,遵照中共西南局、西南军区的指示,中共四川凉山工委和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在雷波县城宣告成立。 </p><p class="ql-block"> 1953年 4月21日 经中共西南局批准后,中共四川省委通知鲁瑞林任中共四川凉山工委书记、王维训任副书记、刘清顺任组织部长、路达任宣传部长。4月24日中共四川凉山工作委员会在雷波县城成立。下设昭觉、乐山、昭通三个分工委。 </p><p class="ql-block"> 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在雷波县城成立,唐兴盛任司令员,凉山工委书记鲁瑞林兼任政委,云南省政府副主席张冲兼任副司令员,凉山工委副书记王维训兼任副政委。</p><p class="ql-block"> 中共凉山工委和凉山指挥部成立后,统一了大小凉山工作的领导。</p><p class="ql-block"> 凉山工委和指挥部成立以后,根据3月5日四川省委的凉山民族工作会议关于“抽调强大兵力作后盾,摆开阵势,同地方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定一步,步步必须扎下根,而且首先必须把工作已经有基础的各边沿地区巩固起来,以便更好地稳步前进”的精神,决定分三步完成对凉山地区的军事占领任务:第一步,首先解决凉山南部瓦岗地区问题,为开展凉山工作打开局面。第二步,打通雷(波)昭(觉)线,进军中部,为巩固南部和胜利进军北部创造条件。第三步,进军北部,完成解放凉山开辟民族工作的全部任务。</p> <p class="ql-block">凉山工委和凉山指挥部办公楼(摄于1953年)</p> <p class="ql-block">凉山州档案馆展览(摄于2022年11月)</p> <p class="ql-block">凉山州档案馆编辑视频(摄于2022年11月)</p> <p class="ql-block">凉山军分区军史馆展览照(摄于2022年11月)</p> <p class="ql-block">唐发江在凉山工委与指挥部办公楼旧址照(摄于2024年11月1日)</p> <p class="ql-block">凉山军分区军史馆展览照(摄于2022年11月)</p> <p class="ql-block">四、进军凉山东部瓦岗</p><p class="ql-block"> 瓦岗的态势</p><p class="ql-block"> 瓦岗地区位于川、康、滇三省结合部的三角地带,东南比邻金沙江、西连木四窝梁子、北靠溜筒河;南北长约80公里,东西宽约70公里;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境内居住有安、马、徐等主要彝族家支,计有黑彝340 余户、白彝3400余户总计13000人左右。黄坪事件之罪魁祸首安曲土、刘俊辉即居住于这一地区的岩头、岩脚,二匪狼狈为奸,共谋策划反共活动,经常四处抢劫,还于险要地带构筑工事,气焰极为嚣张。</p><p class="ql-block"> 为了加速凉山工作的进程,中国人民解放军部署在凉山东、西两面的部队,随着中共西康凉山工委和中共四川乐山地委雷马屏峨工委的成立,相继于1953年8月2日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康省凉山军分区,10月1日将原基干3团撤销后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康军区彝民团。11月,四川乐山军分区组成以司令员唐兴盛为首的临时前线指挥部,下辖143团、公安5大队五个连和雷波、马边、屏山、峨边各县公安中队以及由180名基干民兵组成的参战连,共计21个连队。</p><p class="ql-block"> 进军瓦岗的方针</p><p class="ql-block"> 根据西南局关于凉山工作“以政治争取为主,并辅之以必要的决定性的军事打击”的指示,以及四川省委关于“四川南部地区,应采取有重点的由‘先礼后兵’转向‘兵而后礼’,争取提早解决瓦岗问题”的指示,在采取积极的政治争取的同时,军事上则再由外围向中间逐步压缩、促其内部分化、进而达到彻底孤立上层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凉山指挥部前方指挥所</p><p class="ql-block"> 1954年 2月16日,中共凉山工委、凉山指挥部联合通知,决定成立凉山指挥部前方指挥所,由唐兴盛、王维训、路达三同志负责,下设军事、政治两个组。前方指挥所主要负责领导指挥进军岩脚与解决瓦岗地区问题的胜利完成,指挥所暂住黄葛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进军瓦岗战斗</p><p class="ql-block"> 1954年3月3日,前指亲率独立2团第 4、6、8连、从云南永善水田坝和黄葛树等地涉过金沙江,进驻臭水河以北之卡哈洛、洗马溪、元宝山等地,同时该团第1、7连从斯姑溪由北向南,第5连的两个排从拉租由南向北,独立6团第1连的两个排自牛咡坡由西向东,对大岩洞形成包围之势。当独立2团第7连进至大湾子及四大岩脚时,反动头人马武竹纠集50余名匪众武装抵抗,遭到了解放军坚决还击。在四个小时的战斗中,马武竹、马六比父子被当场击毙,大岩洞被我顺利攻克。</p><p class="ql-block"> 3月10日黄昏,解放军正式向安曲土发起进攻。首先以公安21团第6连、昭通公安团第2连为主攻部队,分别从金阳境内的龙窝和安柯出发,当天在五寨会合后即向米沙垭口前进,次日晨7时占领米沙梁子,半个小时后又占领了岩头和岩脚。独立6团第3连的两个排由龙窝的鱼口出发,翻过脚步山然后经过木四窝梁子,于次日晨7时半占领岩头和岩脚西北的鲁溪,狙击敌人并防范其窜入森林。独立2团第1营于3月10日16时先后由大坪子、拉租分三路合围弹子山,11日拂晓即占领了弹子山、牛棚子、羊包包和马四铺等地。按预定计划,各部队顺利完成了占领任务。</p><p class="ql-block"> 3月12拂晓,独立6团第3连的两个排运动至岩洞左上方的一个山包旁,独立2团的一个连占据了岩洞左翼,公安21团第6连的两个排进至岩洞方,各种火器也对岩洞两翼进行了严密封锁。3月12日8时,各部按预定计划到达了指定位置,将安曲土藏身的岩洞四面八方密密实实围起来。此时,已是穷途无的安曲土终于在12时15分从藏身的岩洞内走出来,向人民解放军投降。最后安曲土喊出了洞里所有的追随者。</p><p class="ql-block"> 至此,进军瓦岗地区围剿安曲土的战斗任务胜利完成,为向凉山中北部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五、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成立</p><p class="ql-block"> 1955年3月12日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在雷波县城成立,张冲任主席,唐兴盛、瓦扎木基、阿尔呷呷、阿侯鲁木子、岭帮正、杨代蒂、刘清顺等九人任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3月下旬中共凉山工委、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在雷波县城联合召开大、小凉山彝族上层头人和各工作团团长会议。会议由工委书记鲁瑞林、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冲主持,有300余人出席。</p><p class="ql-block"> 发布禁令</p><p class="ql-block"> 8月19 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发布四条禁令:一、彝民外出不许携带枪支。二、彝民不许继续抓娃子、打冤家。三、不许窝藏匪特和参与、勾结匪特作乱。四、坚决肃清鸦片,不种、不运、不售。 </p> <p class="ql-block">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在雷波县城宣告成立(1955年3月11日)</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五年三月十一日,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成立前夕,全体委员合影。前排左起:甘木呷、刘清顺、周全杰、<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维训</span>、唐兴盛、张冲、瓦扎木基、阿侯鲁木子、曲比阿约、杨代蒂。</p> <p class="ql-block">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签发的任命书(2022年11月,摄于凉山州档案馆展览)</p> <p class="ql-block">1955年4月6日,周恩来总理签发任命唐兴盛为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任命书(2022年11月,摄于凉山州档案馆展览)</p> <p class="ql-block">六、 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进军雷波剿匪和驻雷波部队</p><p class="ql-block">(1952年5月至1955年11月)</p><p class="ql-block"> 1、乐山军分区情报组,1952年春,县城, 9人。</p><p class="ql-block"> 2、16军48师143团2营,1952年5月,县城,4连、6连。</p><p class="ql-block"> 3、四川军区独立2团,1952年10月,县城、西宁,3营、2营1个连。</p><p class="ql-block"> 4、川南直属公安大队,1952年,西宁,3个中队。</p><p class="ql-block"> 5、16军48师143团,1952年冬,山棱岗,2个营。</p><p class="ql-block"> 6、四川公安5大队,1953年1月,西宁、汶水,491人。</p><p class="ql-block"> 7、四川公安17团,1953年4月,山棱岗、上田坝,1960人。</p><p class="ql-block"> 8、四川军区独立2团,1953年4月,大火地、斯姑溪,1连、9连。</p><p class="ql-block"> 9、公安19团,1954年9月,谷堆,600余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为深入统一协调、领导、指挥川、康、滇各地政权稳固及剿匪工作,1953年,西南局、西南军区作出《关于加强大小凉山工作的决议》,建立了中共凉山工作委员会和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p><p class="ql-block"> 1953年4月24日中共四川凉山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在雷波县城成立。</p><p class="ql-block"> 1955年9月 9日 按国务院指示,四川与西康两省合并。</p><p class="ql-block"> 1955年11月10日,凉山工委和凉山指挥部停止办公。中共四川凉山工委与所属的昭觉、昭通两个分工委合并组建成中共四川凉山地区委员会,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与昭觉军分区合并组建成立四川凉山军分区,地委及其军政机关设在昭觉县城。乐山分工委延至1957年6月撤销。</p><p class="ql-block"> 从1953年4月至1955年11月,历时两年七个月的时间,凉山工委和凉山指挥部诞生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全面解放凉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凉山工委与凉山指挥部办公楼旧址(唐发江摄于2024年11月1日)</p> <p class="ql-block">雷波县城新貌(唐发江摄于2024年11月)</p> <p class="ql-block">作者唐发江与父亲唐兴盛、母亲孙玉兰、妹妹唐岷江的合影照</p><p class="ql-block">(摄于乐山,1954年初)</p> <p class="ql-block">谢谢朋友们的收看!</p><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提供历史资料与照片的单位及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雷波县张延林老师编辑的《不该忘却的岁月》一书,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凉山工委和凉山指挥部战斗与工作的历史,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雷波县党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中心整理的资料书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