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街记忆

小木

<p class="ql-block">滨江路拐弯,沿着一条荒芜的小路,一堆拆除的巨大建筑垃圾堆后面,远远看到一栋苏式建筑,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既视感。</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建于1954年西南大区时的二机校(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第一教学楼。也是后来渝州大学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校园百分之四十的面积都被枯藤老树所覆盖,中心花园半人高的杂草,将俄式大楼隐遁在密林中,浓烈的荒废气息扑面而来,恍如隔世。只有几棵粗壮的罗汉松点缀其中,隐约看出来这曾经整洁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重庆曾经的渝州大学。学校位于沙坪坝井口先锋街,学校的前身是1932年成立的重庆机电学校,1952年变为重庆第二机械制造学校,1978年成为渝州大学,然后变为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最后搬迁,留下了历经沧桑嬗变的废弃校园。</p> <p class="ql-block">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邓小平</p> <p class="ql-block">从两旁宽大的石梯而上,看到了这座俄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砖木结构的</span>大楼正面,两翼为“V”字形布局,宛如振翅高飞的雄鹰;歇山屋顶,主楼为钟楼造型,我认为与厦门大学主楼很像。红砖砌筑的外墙,在阳光明媚的时节,该有多美。四柱门廊入口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是重庆西南大区时候教育建筑物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楼前很整洁,看来,依旧有人打扫整理。</p> <p class="ql-block">宽大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尽管时光在建筑外貌上刻下斑驳的痕迹,但依然掩盖不了它的古典精致:红色的墙面,蓝色的门窗,楼顶还挂着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大喇叭。</p> <p class="ql-block">外挑式阳台</p> <p class="ql-block">浓郁民族风的侧楼</p> <p class="ql-block">侧门镂空门扇,配上左右的罗汉松,端庄大气</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墙面上,一支绿植悄悄爬上了壁灯</p> <p class="ql-block">站在石梯处,由下往上看,那是满满的贵族气。</p><p class="ql-block">其实在影视圈里,这栋大楼也小有名气,王俊凯《749》、悬疑剧《破茧》、《你好昨天》、张翰和陈乔恩的《既然青春留不住》、崔健《蓝色骨头》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 </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摄影人毫不费力地就能在这里完成一部《你好,李焕英》。</p> <p class="ql-block">在第一主教学楼的对面,长长的十字路口的另一端是办公楼旧址,楼前种着笔直高大的水杉</p> <p class="ql-block">办公楼侧影</p> <p class="ql-block">十字花园路口的左侧端,保存完好的杆栏式红砖楼。</p> <p class="ql-block">正对着操场的大楼</p> <p class="ql-block">青砖楼</p><p class="ql-block">校园里还矗立着许多怀旧的民国青砖小楼,都是满满的年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瓦砾堆顶上的大楼</p> <p class="ql-block">重庆磨床厂,紧邻二机校的苏式大楼,走进厂区,就能看到路口的假山水景。创办于1954年的重庆磨床厂原隶属第一机械部重庆第二机械制造设计学校(渝州大学)的实习工厂。2004年改制,成为重庆第一家国资全部退出的股份制企业。一个个高大的车间空无一人,一排排绿植在阴天里,更显寂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的浪潮初起,就已经建立了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居然还有英文!</p> <p class="ql-block">这座即将拆迁的工厂里,多少人的青春连同载体一起化为淤泥,沉积在岁月的沟壑中工厂曾经鼎盛一时,在那个时代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单位,现如今只留下一片残岩断壁。</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车间,空无一物。正在进行旧城改造项目,全域涉及拆除,走在厂区里,还能闻到机油味。</p> <p class="ql-block">一个又一个的空车间</p> <p class="ql-block">标语“XX市场经济前,全面争取发展生产力”</p> <p class="ql-block">爱厂如家…团结奋斗…</p> <p class="ql-block">紧靠着工厂车间的是修在斜坡上的保安室,画上“⭕️”就是准备拆除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左手边全是当年的配套服务店。这是“职工理发店”</p> <p class="ql-block">“职工食堂”</p> <p class="ql-block">右手边有几栋80年代末修的家属楼,里面还剩下为数不多的老人。路口边的红砖小楼,虽然破旧,却是当年显赫一时的苏式小楼。或许当年是某位专家或者领导的家属楼吧。</p> <p class="ql-block">柏杨村!</p> <p class="ql-block">拆迁公告</p> <p class="ql-block">现如今只留下一片残岩断壁。</p><p class="ql-block">80年代,先锋街那边的几个大厂名字就如雷贯耳……</p><p class="ql-block">人生海海,不过尔尔。</p> <p class="ql-block">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庆地质仪器厂只剩下没有了字的大门和刻有“建厂30周年纪念”的一对石狮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式建筑大楼上一颗硕大的红五星,叙说着当年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这一栋已经改建成“先锋智创园”,重大质检办公场地。</p> <p class="ql-block">时代洪流裹挟着,事事不可逆。他嘴边唏嘘不已: 井口半边街的磨床厂、油嘴厂、二机校等等,儿时时常跑来看电影,现在都废弃了,可惜呀。</p><p class="ql-block">从繁华时尚的陈家湾到先锋街,248路公交车串起的时代变迁,希望能慢一些,多保留一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