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疏勒风华录~拾梦童年校园&疏勒博物馆

虹延瑜珈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四十八年,回疆犹记,当年上学路。</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有些地方,有些经历,离开了就是一生。当年跟随曾在南疆军区通讯部队服役的父亲在疏勒生活了十多年后回到山东。半生蹉跎,很庆幸自己有心力能够在老伴的陪同下回到喀什,回到疏勒,回到我的出生地和小学三年读书的学校。</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秋叶金黄,我如愿回到了当年读书的学校——八一中学。国庆长假,学生们都放假了,校园里一片宁静。值班的女老师在门卫室电话请示领导:一位从山东来的老校友想进校看看。领导回复,让校警领路好好参观。校区比原来大了很多,教学楼,办公楼,教师公寓,学生食堂,活动场地,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和主题园区,随处可见的劝学和励志警句,展现出学校的品质和实力。</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没有想到,当年读书的教学楼还完整的保留着,虽然因为年久失修现已封闭报废弃用了,但却让许多老校友依然能够找到当年的珍贵片段。我在老楼下驻足沉思,记忆一下子回到了48年前,想起每学期开学拿着妈妈给的一块钱学费报到的趣事(贪玩的我曾经丢过两次一块钱😅),眼浮现出一幕幕和小伙伴们一起伏案作业、课间游戏、摘棉花劳动、班级河边聚餐、运动会追逐跑跳和看电影搬着四个小椅子吃力占座等亦真亦幻的场景😂😭,那一刻朗朗的读书声仿佛就在耳畔,多么熟悉和怀恋的情景,童年成长的印象和足迹似乎从来不需要认真回忆,自然也让自己永远不会忘记。</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维吾尔族校警的汉语说得并不流利,却一再好奇地询问我当年的问题。他热情地领我走遍了校区的各个区域,边走边介绍学校的成绩,让我不由地为母校感到骄傲。回到校门,女老师给我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八一中学已经由军队转交地方,除了部队子弟生源大都是当地居民的孩子,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喀什名列前茅,一是红色基因传承,二是师资力量强,山东来的援疆教师水平高(听到这里,又为山东骄傲了一次)。学校免费提供一日两餐,饭菜质量挺好的。自2018年起,取消了双语教学,一律实行国语教学(新疆将汉语称作国语),现在少数民族的孩子汉语说得都很流利。这一点,我们在新疆旅行的过程中深有体会,在一些景点,有小学生自荐给游客当导游。旅程问事,年龄大的少数民族往往无法交流,小孩子则可以当翻译。语言可以打开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可以给边疆少数民族的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未来。</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出校门,沿着当年通往南疆军区军属大院的道路边走边看,慢慢体味,眼前是记忆中经常浮现的画面:路边高高的白杨树,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一个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和小伙伴儿们身背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通往学校的土路上……</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