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好老同学!</p><p class="ql-block">——纪念毕业50年。</p> <p class="ql-block">1974年夏天,我们毕业于黄埔造船厂子弟学校,俗称74届。其实,这一届也只有一个班,四十多人。基于当年的教育改革,初二那年结束后,在年级二百多学生中要选一个班的学生直接上高中一年级,而我们这四十多个同学则有幸被选中,组成了高一(1班)。</p><p class="ql-block">回首当年,二年的高中时光,曾记否?教室里,留下我们学习的身影,年轻的我们,也在这里结下深厚的同窗之情。</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当时在册的高一(1班)全体同学的名单,是由王丽芳同学整理、编辑出来的,感恩有你!🫰🏻🫰🏻🫰🏻</p> <p class="ql-block">毕业后,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男女同学之间的较少沟通,只有我们全体女生相约去了“艳芳照相馆”拍了合照。当年的我们,清涩年华,感慨情怀似梦。</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新中国的建设者,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家庭的顶梁柱。而我们所经历过的是:岀生闹饥荒、读书要下乡、工作又遇上下岗、退休带孙忙。真正是上替国家分忧,中为家庭付出,下为儿孙操劳。故此,毕业后我们就各散东西,为各自的人生拼搏。我们彼此经历不同,变化各异,但改变不了我们共同朴素而真诚的称呼:“同学”。</p><p class="ql-block">虽然毕业后我们只有寥寥数次的聚会,但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细说着同窗的记忆,感慨万千,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50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在此,十分感谢老同学李献勋的付出,牵头组织了这次毕业50周年的纪念活动,使我们得以再聚一堂,感谢有你,老同学!</p><p class="ql-block">50年,半个世纪。我们选择在美丽的长洲岛上再次相聚,熟悉的笑容,亲切的话语,仿佛一下子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p> 同桌的你 在金都饭店聚餐。 <p class="ql-block">同学是一生一世的情缘,岁月的流逝虽然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年华,但不变的是永远的同学情深!</p><p class="ql-block">祝愿所有的老同学珍惜现在、期待未来,余生幸福安康、平安喜乐!🌹🌹🌹🌹🌹🌹</p> <p class="ql-block">特别鸣谢王丽芳、陈夷娜、甄瑞香、何伟仪等同学提供的珍贵照片!十分感谢!期待下次的见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