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见山花烂漫时 ‍-记归林村幼儿园支教教师 龙仔香

蜜罐里的大大Z❤️

<p class="ql-block">近日,《山花烂漫时》在央视一套热播,“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用心血和汗水为山区教育事业谱写篇章的故事在荧幕上讴歌颂扬。剧终时我的脑海中忽闪出丙妹镇归林村幼儿园的那朵小花——龙仔香,她亦如山花一样在僻静的大山中静静的开放。</p> <p class="ql-block">在距离从江县城32公里处有一个苗壮杂居的名为归林的村子,在从江县丙妹镇政区版图上看,归林当属最远的一个村了。路途最远、条件艰苦,在每年全镇幼儿园工作岗位安排时是最令人头疼的事儿。2023年8月开学之际,当丙妹镇中心幼儿园发出向归林幼儿园支教的号召时,龙仔香老师是第一个请缨前往支教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归林村幼儿园于2018年新建落成投入使用,该村是个大村,建园之初的几年入园幼儿曾达至百人,后因该村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许多有条件的村民又纷纷将孩子送到了县城读书,故该园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在园幼儿削减到仅有十几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龙仔香老师来到归林幼儿园后,她一人身兼多职,既是幼儿园负责人,又是专任教师,还是卫生保健员、总务主任和后勤主任。每天完成一天的教学任务后,晚上还得填写当天各种卫生保健的表册,核对后勤食堂台账,撰写第二天的授课教案……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凌晨,如此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繁重的工作任务碾压着她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她刚刚到归林幼儿园的那段时间,看着偌大空旷的幼儿园,心里不是滋味,她每晚走村串寨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做着村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劝导村民送适龄孩子入园。在园的时间里,她规范合理的开展幼儿一日活动,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用多种游戏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村里的老百姓看到入园孩子与非入园孩子的发展变化,积极的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p> <p class="ql-block">归林幼儿园是山区幼儿园,山区常有暴雨后发生地震灾害的风险。龙仔香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稍有发现园舍周边存有安全隐患的便积极寻找各方帮助予以解决。2023年6月18日那常罕见的大暴雨导致幼儿园左侧路面出现较大裂缝,她便四处奔告,争取得到了村支两委的支持和帮助,组织村民集体出工出力修整,排除了校园安全隐患,使幼儿园师幼能安心的开展保教工作。</p> <p class="ql-block">由于幼儿园只有她一名专任教师,家里不论出现大凡小事她都要坚持到岗上班,不敢丝毫懈怠而请假。因为归林路远需要提前一天到园,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龙仔香的丈夫到外地出差了,她正准备前往归林,欲将孩子托付给年迈的家婆,却突然发现一段时间来一直在生病的5岁儿子已经发起了高烧。家婆年事已高且没有文化,不会看体温计,做雾化等,难以照料病情加重的病儿。她无法撂下正在发烧的儿子,又牵挂着归林无人上课的幼儿,她只能立马带儿子到县医院看病开了药,然后带上儿子和药一起赶到归林幼儿园。那几天龙仔香总是将园内所有的工作做完,课余时才慌忙跑到宿舍中去管护生病中的儿子,给他测量体温,喂药,做雾化……</p> <p class="ql-block">归林幼儿园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较多,她深知在这偏远的农村,这些孩子因家庭贫困、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缺少关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于是,她经常入户家访了解园中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与管护这些孩子的老人沟通,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那些孩子学会自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p><p class="ql-block">园里的王怡燕小朋友就有着这样一个典型家庭。父母离异后母亲改嫁他乡,父亲常年在县城理发店务工。这样的家庭状况导致怡燕内向而不合群,龙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给与她比别的孩子更多的关爱,经常和她聊天,并用自己手机微信让怡燕和她父亲视频通话,放学后给她洗头、洗澡,慢慢地怡燕小朋友感受到了来自父亲和老师的关爱,渐渐的变得乐观开朗了,生活中常见到她露出开心的笑容。</p><p class="ql-block">村里那些单亲离异的困难家庭幼儿,年轻的父母缺乏责任感,留守的老人又因家里拮据而交不起保教费,开学时因尚未缴费而延迟入园的事时有发生。龙仔香总是到村里了解幼儿延迟入园的原因,劝导孩子先按时入园,然后自己再先出钱帮这些孩子垫付交上保教费,保障了这些适龄孩子能在开学时一个都不少的入园就读。在龙仔香的努力下,归林幼儿园在2023年春季学期时,在园幼儿由上学期的十多人增至近三十人。</p> <p class="ql-block">每次前往归林幼儿园,山路一弯又一弯,崎岖坑洼,那些点缀在路旁丛林中的山花会不时的抢入你的眼。不知怎的,每当我的眼前闪过这些花儿时总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些大山中有如龙仔香老师一样坚守在教育岗位上的教师,她们犹如点点山花,使得农村大地有了色彩,使得山里的教育有着春天一样的温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