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天莱茵河维京游轮魅力之旅[法国篇]

Lpei

<p class="ql-block">Day5 [斯特拉斯堡]/法国。 一座德法两国杂交的“混血儿”城市</p> <p class="ql-block">早上八点游轮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港口靠岸,步行15分钟后来到今天的主要观光目的地:位于德法两国交界的阿尔萨斯首府的斯特拉斯堡。</p> <p class="ql-block">在法国东北部、莱茵河西岸,<span style="font-size:18px;">距巴黎488公里,</span>有一个法国的第七大城市,也是法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它与德国只隔了一条莱茵河,这个城市就是斯特拉斯堡 。</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由于斯特拉斯堡处于多个民族活动范围的重合地带。19世纪中期开始逐渐成为了德法长期以来争夺的地盘,普法战争以后被划分给了德意志。都德的名作《最后一课》就讲述了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两国之间的战争使得斯特拉斯堡这个城市曾多次在德国和法国之间易主,因而在这里无论是语言、文化还是建筑风格上融合了德法两国的特色:兼具法国的优雅浪漫与德国的高效务实。德法两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出不同于其他欧洲城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由于斯特拉斯堡市面积比较大,游览的时间又比较紧张,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去这个城市最负盛名的区域,那就是风景如画的“小法兰西”逛逛了。</p> <p class="ql-block">「小法兰西」位于阿尔萨斯的首府斯特拉斯堡,即大岛,伊尔河在这里将它分岔为许多条运河,运河与桥梁纵横交错,所以又有“小威尼斯”之称。</p> <p class="ql-block">「小法兰西」名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这片区域明明地处法国境内,为什么叫做「小法兰西」呢?这个看似浪漫的名字却源自一段并不浪漫的历史。十七世纪时,梅毒一度在此流行,为了收治大批染病者并在此地疗养,建了一家治疗梅毒的专科医院。 德国人占领此地后,称这种风流病是法国人惹来的,并戏称为"法国病",为了贬损法国人因此把这个地区取名为“小法兰西”。</p> <p class="ql-block">「小法兰西」的魅力在于:1️⃣纵横交错的运河和小桥 2️⃣沿运河两边排立着大量中世纪以来的精美建筑,如五颜六色的木筋房和巴洛克风格的砂岩建筑 3️⃣ 其华丽精美程度不输巴黎圣母院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4️⃣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德法两国人文、风情于此地最完美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该区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完全摧毁,战后重建。如今的小法兰西还原了当年的古城肌理,成为了斯特拉斯堡市区几大片区最引人注目的城市名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昔日的伤痛早已被时光抚平,留下的只有诗意的名字和迷人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片运河纵横交错的区域,街道沿水蜿蜒而行,步移景异、人随景动,竟有些江南水乡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走进「小法兰西」映入眼帘的是河道两旁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一幢幢散发着中世纪古风气息的「木筋房」</p> <p class="ql-block">「木筋屋」解锁</p><p class="ql-block">1️⃣历史:木筋屋的建筑技术起源于中世纪(约12世纪),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高峰。这种建筑形式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既节省材料,又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木框架结构可以灵活调整,适合不同地形和气候条件。</p> <p class="ql-block">2️⃣建筑特点:这种建筑使用的是木框架结构,墙体由木条构成几何图案,中间填充着由砖石或泥灰与草碎的混合材料。</p> <p class="ql-block">3️⃣流行范围:木筋屋并非德国或法国所独有的建筑风格,而是欧洲多个地区的共同文化遗产。在德国,木筋屋更注重装饰性和传统工艺,而在法国阿尔萨斯地区,木筋屋则以其浪漫的色彩和独特的历史背景著称。</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木筋屋都是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p> <p class="ql-block">[点击观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这些木筋屋不仅仅是住宅,还是许多昔日的制革作坊。由于伊尔河的水质特别适合制革,又是四通八达的水运通道,商人们把收集来的各种皮料运扺后在这里加工。因此这里也曾经是欧洲重要的皮革产地。如今,作坊早已不再,但那些宽大的窗户依然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些撑起来的一块块木板是为了让皮革更好地风干而特意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小法兰西」的浪漫絮语:清晨的斯特拉斯堡,薄雾还未散尽,伊尔河上飘荡着若有若无的水汽。我们一行游客站在小法兰西的石桥上,望着两岸色彩斑斓的木筋屋倒映在平静的河面上,恍若置身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点击观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两侧的木筋屋鳞次栉比,宛如一幅幅立体的画作。倾斜的屋顶上,红色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阁楼的小窗半开半掩,仿佛随时会有一位公主探出头来。</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小法兰西就像一位优雅的老者,用她独特的方式,向每一个到访者讲述着斯特拉斯堡的过去与现在。</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一座历经了263年才竣工完成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一石头的交响诗!</p> <p class="ql-block">「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看点:🌹高达142米的塔楼🌹不对称的单塔设计(有别于大多数哥特式大教堂通常拥有的对称双塔设计)🌹<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丽的粉红色砂岩外墙 🌹</span>高达32米的穹顶,<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哥特式玫瑰窗、🌹一座非凡的天文钟。</p> <p class="ql-block">该教堂始建于1176年,历时近三个世纪才最终完工。它是欧洲中世纪晚期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融合了罗马式建筑的厚重与哥特式建筑的轻盈。教堂以孚日山的粉红色砂岩建造,呈现深棕红色调,与德国科隆大教堂的黑色外观形成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是教堂的尖塔。这座高达142米的塔楼在1647年至1874年间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至今仍是现存最高的中世纪建筑。塔楼的每一层都装饰着繁复而精美的石雕,越往上越显轻盈,仿佛要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直指苍穹。法国作家雨果,曾用“集巨大与纤细于一/身、令人惊异的建筑”来形容它。</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特别的外观是,大多数哥特式大教堂的顶部通常都拥有一个对称的双塔,而该教堂正面左侧是一座高142米的尖塔,右侧原计划对称建造另一座尖塔,但因当时资金不足改为平台, 形成了如今所见到的「单塔」这种不对称的外观。不过正因为这一缺陷反而突显了它的另类美,也因此极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西立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数以千计的表现</span>天使、圣人、国王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主教先知们的雕像群装饰着外墙,其细节之繁复,工艺之精湛如“石头蕾丝”,</span>堪称哥特式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这是一座能让你静静观赏良久的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有时间</span>把每一件作品仔细欣赏一遍,真的要耗费不少时间。</p> <p class="ql-block">[点击观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内部装饰:一座信仰的艺术殿堂! 走进教堂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32米的穹顶,令人惊叹的空间感让人瞬间感受到自身的渺小。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洒落在地面上,投射出斑斓的光影,仿佛上帝之手在抚摸着这座圣殿。</p> <p class="ql-block">大堂正中上方的哥特式玻璃玫瑰窗。当阳光直射进来时,这块彩色玻璃玫瑰窗便会像宝石一般熠熠生辉,而教堂两侧墙面上的花窗,其精美的程度也丝毫不亚于其他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拥有大量的彩色玻璃窗,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这些花窗描绘的都是圣经里的故事和圣徒们的生活,是哥特艺术的重要代表。</p> <p class="ql-block">关于这些精美的玻璃花窗还有一段“英雄救美”的故事呢。二战时,斯特拉斯堡被德军占领,也因此遭到了严重的炮火攻击。为了保护教堂的彩色玻璃,当地人竟爬上142米高的教堂,将彩色玻璃全部摘下,并一块一块地编上号,小心翼翼地搬回自己家中保存。</p> <p class="ql-block">战争结束以后,他们将彩色玻璃一块一块擦拭干净,按照之前的编码,又全部安放回去,如此精美的彩色玻璃,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点击观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仔细看,这扇长长的花窗并无特别之处。但放大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张耶稣的脸中绘有150张当地人的脸(脸中脸)</p> <p class="ql-block">这一张图片会看得更清楚</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最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就是这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838年的一座</span>11米高的天文钟。每隔15分钟就会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表人生4个阶段的</span>儿童、青年、壮年及老年机械人偶出来巡游,而每到整点就会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至今准确无误。</p> <p class="ql-block">尤其每天到了中午12点30分鸣钟报时之际,就会有众多的人偶轮流出场,其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场面是该教堂引来一天中游客最爆棚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  [点击观看视频] 教堂外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是博物馆。罗昂宫素有“小凡尔赛”的称号,于1732年至1742年间为斯特拉斯堡的大主教建造。现在的罗昂宫由三个博物馆和一个美术馆组成。</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一角是一栋本区域最精美的木结构建筑,现在是一处高档歺厅。</p> <p class="ql-block">[点击观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这栋建筑的外墙上挂满了BB玩偶,走廊的扶手上也摆放着好几个大白冠?当地人称这些大白冠为送子鸟,其意不用我解释了吧。</p> <p class="ql-block">另一处吸引游客驻足的是这一栋外墙挂满贝贝小熊玩偶和各种圣诞元素装饰物(圣诞节期间)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现在来到了下午三点,为了全方位观赏小法兰西的全貌,导游建议我们最好乘坐游艇,沿伊尔河游览一下这座美丽的古城。从河道观赏两岸的风景与在岸上一定别有一番体验和收获吧,也是今天结束我们这趟<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特拉斯堡旅程的最后一个节目啦</span></p> <p class="ql-block">[点击观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我们现在眼前看到的不再是中世纪的木筋屋,取而代之的是这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19世纪未建成的新欧式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当游艇走出古朴优美的小法兰西,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相对开阔的河面,两岸见到的都是一栋栋现代化的高楼,好像一下子从中世纪穿梭来到了现代。</p> <p class="ql-block">二战后,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欧洲委员会、欧洲人权法院、欧洲反贪局及欧洲议会等多个欧盟合作组织均在斯特拉斯堡设立总部。因此也被誉为欧洲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这栋建筑是欧洲议会中心,是欧盟在斯特拉斯堡设立的众多国际组织总部之一,主体由不锈钢和玻璃构成,是一座宏伟的现代化建筑。</p> <p class="ql-block">越是你留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的美景,时间就过得越快!转眼间跟着维京游轮的向导,从小法兰西岛的变迁、到木筋房的由来、再到华丽精美程度不输巴黎圣母院的大教堂,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现实的环岛游艇之旅的一整天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特拉斯堡行程已近尾声!我们一行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向这座充满法式浪漫和德式优雅的欧洲小镇挥手告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