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4年10月14日凌晨六点半,2车9人自驾游江西福建从宜昌出发了。天色暗沉,高速上车辆不多,雾一团团的迷离着,许是起早了的原因,车里有些沉闷,晓霞、小舅、小舅妈都不怎么说话。</p> <p class="ql-block">驱车510公里,用时5个半小时,按约定12点在醴陵兄弟厨房汇合。兵哥比我先到。他和玉梅是去接了二幺幺、燕姐、珍珍后过伍家岗大轿再上宜岳高速的。兄弟厨房菜品不错,极合口味,大家也都很是兴奋。</p> <p class="ql-block">周一国瓷博物馆是不开放的,微风细雨中逛了逛国瓷艺术馆,瓷器口,醴陵门,状元洲因四川某网红晚上放烟花封路了,逯江书院因时间原因(5点闭馆)只是隔街望了一眼。</p><p class="ql-block">晚歺找了很久,巷弄深处有歺馆号:陈家坪二号食堂,价廉物美,生意很是红火。</p><p class="ql-block">晚歺后又去石桥看了看烟花,烟花断断续续的,既不壮观也不热闹,仅是烟花而己,与醴陵在烟花行当中的影响力和地位相去甚远。倒是遇着一位讲醴陵当地话的热心汉子,在半蒙半猜半是疑感中听他极自豪地介绍醴陵,醴陵建城极早,人文荟萃,名人辈出,逯江书院文脉绵长,三刀石三姐妹石传说仍在街巷,,,我也不谦虚地向他推介了宜昌。</p> <p class="ql-block">15日,赣州离醴陵365公里,中午我和兵哥同时到达赣州老城中心地带的美味情缘文清路店。</p><p class="ql-block">下午去了郁孤台,参观了经国先生旧居,走了很长很长的古城墙,登了八境台,过了古浮桥。</p><p class="ql-block">郁孤台前章江、贡江合二为一成为赣江北去经南昌汇入长江。</p> <p class="ql-block">气势雄伟的四贤坊青石立柱上镌刻着金漆楹联:赵抃疏险滩刘彝福寿惠千古,濂溪创理学文山丹心昭四贤。赵抃、刘彝、周敦颐,文天祥都是宋朝人也同是赣州人。</p> <p class="ql-block">郁孤台建于贺兰山顶,因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而名扬天下。苏轼,文天祥、岳飞,郭沫若等历代文人骚客各有诗词唱和。</p> <p class="ql-block">宋代古城墙有三千多米,整个城墙近七公里,八境台建于北宋嘉佑年间,由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制《虔州八境图》,并请苏轼作诗,因此得名。八境台依城墙建造,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朱楼碧瓦、雄丽壮观。八境台上历代文文留下的诗词也极多,以“金戈百战古虔州,滚滚双江日夜流”名气最甚,这句诗出自宋代李朴的《八境台》,描绘了赣州古城的历史沧桑和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长汀离赣州虽只有179公里,却是福建龙岩的一个县。长汀古城,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1994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福建四大名城之一。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历史上为州郡路府所在地,是连接赣州、梅州的中心枢纽和商贸重镇,史称“阛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被誉为八闽客家首府。</p> <p class="ql-block">长汀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长汀城与瑞金一样是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毛泽东在长汀辛耕别墅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了“以赣南闽西20余县为范围,以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认为这是“前进的基础”。这一战略方针的确定,揭开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序幕。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长汀生活。苏区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福建省军区等相继在长汀成立。长汀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和福建革命的政治、军事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p> <p class="ql-block">福建西北山地多,其间多有蛇虫出没。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闽,东南越,蛇种。”这说明闽字与蛇有关,闽越人以蛇为图腾崇拜,认为蛇是本氏族的祖先,因此将蛇供奉在门内,就成了“闽”字。</p> <p class="ql-block">长汀古城以卧龙书院,八僖楼,大夫第为最佳。店头街、龙潭公园也很美,夜色下的长订古城特别漂亮,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夜宵品种极多,泡腰花本地人极爱,外地游客多难以接受,汆鸡麻倒是鲜嫩。</p> <p class="ql-block">17日,用时2个半小时到了永定土楼。一下车便遇着当地导游小李。小李是邻村嫁到都是林姓的洪坑村的,我比兵哥早到,我怕小李耽搁时间,小李说没事,可以陪大家先聊聊天。</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是客家人在辗转迁徙中,发扬古老建筑技术创造的“世界建筑奇迹”。</p><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是福建土楼的形成阶段。早期土楼规模较小,结构较简单,大多没有石砌墙基,装饰也较粗糙,形式基本为正方形、长方形。最早提及“土楼”的志书是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谕诏《重修虔台志》,记载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闽西永安与连城交界处建土楼的事实。</p><p class="ql-block">明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居民愈益重视教育,置学馆,设书院,劝民入学,渐成风气。通过科举致仕不断涌现。这些发迹官宦之家,大兴土木,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与清兵在闽南一带展开拉锯战,民间又建不少土楼、石楼以安生。</p><p class="ql-block">清代、民国时期,永定地区条丝烟、茶叶等加工业蓬勃兴起,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便建造了殿堂式的土围楼以及方形、圆形等丰富多姿的土楼。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类型多样等。</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地居民仍大量建造土楼,土楼建筑比较注重实用性,结构简练。</p><p class="ql-block">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区湖坑镇东北面的洪坑村。有玉成楼、庆成楼、振成楼、永源楼、福兴楼、景阳楼、阳临楼、朝阳楼、庆福楼、光裕楼、九盛楼、福裕楼、奎聚楼、如升楼、万盛楼、尚德楼、辉萼楼、庆宜楼、永昌楼等。</p> <p class="ql-block">想登桭成楼,小李都联系好了最高点房主人,得在11点半到12点之间剩保安保吃饭之际悄悄上楼,钱都付了,无奈刚上到2楼便迎面遇着吃罢饭的保安,无语,都乖乖下楼,主人退了钱。其实要登楼等4点后便可,时间不巧,,,也算无缘吧。</p><p class="ql-block">到小李家小坐,品茶,尝土烟,听小李讲些趣闻,倒也惬意。在景区内9人吃了个298的套歺,比预计的强,好评。</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多离开土楼,兵哥一车5人去厦门鼓浪屿,我们4人去泉州。</p> <p class="ql-block">18日上午我们4人逛了西街和开元寺,下午兵哥5人也到了泉州。</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位于泉州古城的中心,在热闹的西街上。始建于686年的唐代,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开元寺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呈现了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历史风貌,东西两座千年古塔镇国塔、仁寿塔更是成为了泉州的城市形象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是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坪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石塔威严古朴,风雨痕迹斑驳可见。</p><p class="ql-block">东西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历经地震和台风仍屹立不倒,双塔石身佛雕精美。“此地故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p><p class="ql-block">寺庙一墙之隔,就是人潮熙攘的西街,出得寺门,彳亍于西街,凝视洁白的钟楼,一失神,惶惚中,手中的冰淇淋竟化了,滴了满手。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泉州,出则繁华,入则宁静。</p> <p class="ql-block">19日,周六,历1个半小时到了文甲码头,码头停车场早以人满为患,有自称岛民上前搭讪,声称200元每人包停车包每人船票及岛上交通,出了岛再交钱。经协商以180元每人成交。很快便登上了去湄洲岛的轮渡,一下般便有车来接,说先去午歺,再去他家民宿看一下,不合适可以不住。午歺不敢恭维,民宿倒是很好,宫下村牛头尾的依村山舍,就在潮屿潮音旁,沙滩与海景俱佳,天与海俱澄澈幽蓝,浪涛拍打礁石声与浪涛涌进海蚀孔洞所产生的似龙吟的吼声相合,天地之威尽显,人之渺小立现。</p> <p class="ql-block">晚歺在宫下村老渔民歺馆,比中午稍强,景区内歺饮算不错了,中性评价。</p> <p class="ql-block">20日上午去天后祖庙,风极大,人极多,几乎听不清旅途随身听中的解说。随后便去了鹅尾海蚀公园,有幸在中午11点半通过海蚀洞,巨浪破空,砸在礁石上碎玉飞雪,好多人都湿了身。中歺是电动旅游车师傅带去的,比前一天的都强一些。</p> <p class="ql-block">相传五代时人林氏女默娘,生前常在岛上救助海上遇险船只和水手、旅客,死后被奉为海神,称神姑。</p><p class="ql-block">宋代封为天妃,雍熙四年(987)始建湄洲天妃宫,也称妈祖庙。</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七年(1374)增建寝殿、山门、鼓楼和香亭。</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渡海攻克澎湖、统一台湾后,奏称曾得海神之助。清廷加封林默娘为天后。重修扩建天妃宫,增筑钟鼓楼、梳妆楼等,规模宏大,殿宇壮观,改称今名。莆田天后宫是创建最早的妈祖庙,千百年来信奉者行香朝拜不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妈祖历经37次皇帝加封,以天后最尊,后各地祭奠妈祖之所多称天后宫。</span></p> <p class="ql-block">现湄洲岛天后祖庙供奉着宋代香樟木妈祖金身雕像,世界最大的翡翠妈祖雕像,世界最重的黄金妈祖雕像。全球三亿妈祖信徒的心之所系,一万余妈祖庙的初始之地,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永远都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晚歺在市集自购了虾,鳗鱼,豆腐鱼,在兴岛路的沁园歺厅以25元每份加工,另点了些菜品,这是湄洲岛最好吃最实惠的一歺饭了。</p> <p class="ql-block">21日一早去兴岛路早歺,坐8点20的船离开湄洲岛,去奔122公里外的平潭岛潭南湾景区。</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人不多,沙滩平坦而广阔,沙子极细,海浪一冲脚上干净无比,不沾纤尘。一群人便在大呼小叫中拾了贝壳,兵哥拾了只很美的贝壳,神奇的是里面有只寄居蟹。他视之为珍宝,悉心呵护直今。</p> <p class="ql-block">平潭岛中歺已无印象。下午去了仙人井景区,走了最美北部沿海公路,逛了北部生态廊道。晚歺玺悦酒店前十字街的辣不辣酸不酸,可口而实惠,水果饮品免费。</p> <p class="ql-block">22日一早用一个半小时到了福州紧邻上下杭商业区的榕城时光酒店,入住后便直奔三坊七巷的北门林觉民冰心故居。午歺各自在三坊七巷中品尝小吃,肉燕、鱼丸、虾饺、粉、好吃但稍贵。</p> <p class="ql-block">下午从林则徐纪念馆出发,登乌山,谒石塔寺,拜吕祖,逛上下杭,晚歺在达道美食城食鱼,尝可。</p> <p class="ql-block">23日用时2个半小时到霞浦,入住如家福宁大道店,中歺各自随意吃了炒饭,粉,面。下午去了海尾角,大京沙滩,下尾岛,乘兴而去的下尾岛海蚀洞现在只有上午8点半到9点开放,大风吹得人行走不便,遗憾留待下去弥补。晚歺在人民公社湘菜馆,菜品己忘,没忘的是莱品中有异物。</p> <p class="ql-block">24日一早我便去早市买了对虾、罗氐虾,花蟹,准备中歺在去龙虎山的途中在高速服务区食用。</p><p class="ql-block">下午1点多到达江西鹰潭市龙虎山景区,在景区逍遥城找了民宿后便直奔象鼻山,下得鼻山已是4点多了,眼见4点半的桃花洲升棺表演在即,紧赶慢赶总算去看了表演,有导游讲只看升官不看落官,表演没结束便一哄而散,走马观花的去了无蚊村,正一观。要赶5点零5分的最后一班景区通勤车。5点零5分,正一观前一景区通勤车不带游客,空车只接了一各导游去了游客中心,而在此侯车的游人在翘首以待1刻钟后才登上了人满为患的未班车。询间正一观前景区车辆调度人员,答:那是只接员工下班的,不能搭游人。也是醉了,空车不带游人,人满为患的游人拥挤不堪,龙虎山景区与正一天师府不相干吧,想必如此。</p> <p class="ql-block">正一派是道教的两大主要教派之一,以符箓斋醮、降神驱魔为主要宗教活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创立的天师道。张道陵被尊称为祖天师,他在巴蜀地区建立了道教的基层组织,称为“五斗米道”。正一派的教义强调“正以治邪,一以统万”,并以《道德经》和《正一经》为主要经典。</p> <p class="ql-block">张道陵是道家转为道教的第一人被后人尊称祖天师,相传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汉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丰县阿房村。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生下儿子,即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从其学者千余人。但常叹息所读之书无法解决生死问题,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张道陵26岁时曾官拜江州(今重庆)令,但不久就辞官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中,精思学道。汉章帝、汉和帝先后征召其为太傅、冀县侯等职,均辞。之后张道陵开始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到了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云锦山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传说三年后神丹成,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时年张道陵60岁,听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便移居四川鹤鸣山。相传汉顺帝汉安元年(142)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嘱其扫除妖魔,救护生民。张道陵就此创立了道教,尊老子为教祖,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156)升仙而去,时年123岁。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因老子之故册赠张道陵为“太师”。禧宗中和四年(884年),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册赠“正一靖应真君”,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崇祯皇帝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正一派称祖天师、泰玄上相、大圣降魔护道天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嗣汉天师府,又称龙虎山天师府、相国仙府、天下道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上清镇龙虎山上,地处龙虎山中部,南朝琵琶峰,背靠华山,门临泸溪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清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遗物。9</p><p class="ql-block">为道教第十五洞天第三十二福地、道教正一派兼龙虎宗祖庭。</p><p class="ql-block">嗣汉天师府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筑格局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私第为中轴线,修有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箓局、提举署、万法宗坛等建筑,是现龙虎山地区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25日在上清古镇早歺后去逛了天师府和天师祖庙。十点多驱车两小时到了南昌七天万寿宫店。</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由历史民居、商业街区、万寿宫宗教文化区三个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80亩,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集中展现江右民系的建筑风貌和传统文化。街区总建筑群共123栋,其中,晚清赣派建筑118栋,包含南昌总商会、持志堂、玉泰盐庄、罗英故居旧址等45栋历史风貌建筑。</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是许逊许真人的正一派净明宗祖庭。许逊(239年-374年),字敬之,豫章郡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慈母村(今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麻丘镇附近)人。晋朝著名道士,道教净明派祖师,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并称道教四大天师。许真人个性聪颖,师从大洞君吴猛学道,太康元年(280年),举孝廉出身,出任旌阳县令。不慕名利,弃官东归,修道炼丹于西山,著书立说,创立“太上灵宝净明法”。相传著有《灵剑子》《玉匣记》道教经典。宁康二年,羽化,时年136岁。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追封“神功妙济真君”。</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文化街区人潮汹涌,去小柴米午歺后去了万寿宫,又逛了八一起义纪念馆,步行去了藤王阁。其实,七天酒店在棉花街与八一起义纪念馆比邻相靠。晚歺在万寿宫商业街各自吃了拌粉、瓦罐汤、棕子、、、</p> <p class="ql-block">26日一早出发历时5小时到咸宁的羊楼洞景区。</p><p class="ql-block">午歺在景区的网红店石板路酒家吃的,杂鱼锅很美味,价廉物美,配得上满座的客人,好评加一。</p> <p class="ql-block">晚住临湘县星河观景宾馆。</p> <p class="ql-block">27日历4小时于中午12点回到宜昌。</p><p class="ql-block">14天驱车3千4百公里,24闽赣行平安顺利地完成了。有爱有亲人相伴,有诗和远方,有美景有发现美的眼晴和能感受美好的心境,如是,便有了旅游的现实意义。天师府门前石刻有平安符,祝亲人们平安吉祥!期待下次再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