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南京校友联谊会自2007年经天津的裴少峰校友提议,得到南京校友们的响应,积极筹备,2008年4月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15个年头。<br> 这十五年,我们校友会始终饱含热情地将承上启下、宣传和发扬哈军工精神作为宗旨和动力,与时俱进,组织、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受到校友和有关各方的赞许。我们引以为傲的哈军工虽然被解散了,这是永远的痛,但上有老一代前辈们的光辉、下有后起之秀的传承,我们能为弘扬和传承哈军工精神作些工作,感到很有意义。<br> 南京得天独厚,极富哈军工人脉,哈军工分出的军工六校中之两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解放军陆军工程工程兵学院)位于南京,众多的科研机构、军工企业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哈军工学子和传承人。原军工江苏校友会的会长范嘉璈学长,是军工基建时的元老之一,资格老、身体差,高风亮节,不顾装有几个支架的病体,总是抢着干最困难的事,感动了大家。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谢代辛会长(右)看望前辈范嘉璈老师(左)</b></h5> 原解放军陆军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施元龙将军,是哈军工五期的老学长,他不顾高龄每次会议都参加,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年青的校友们传播哈军工精神。<br> 南京校友会的领导谢代辛、殷寿源、张战等始终十分尊重、关心哈军工的前辈们,例如百岁寿星赵子立、曲作家、范嘉璈、施元龙将军、王泽山院士等老同志,经常去探望、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也从他们身上吸取精神力量。 <h5><b> 前排自左向右施元龙将军、赵子立、谢代辛;后排左起张战、谢君奇、董土章</b></h5> <h5><b> 2019年2月15日向全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哈军工校友王泽山院士拜贺新年。右为王泽山院士</b></h5> 与此同时校友会十分重视加强与各军工传承校友会的联系,逐步吸收其优秀人才参加活动、安排加入到校友会的领导层,这不但增加了新鲜血液、而且培养了接班人。目前,“我们都是哈军工人”已成为新老校友们的共识,这种团结融合的生态,在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后愈发生机勃勃。哈军工精神代代相传、哈军工旗帜永远飘扬不再是梦想。<br> <br> 回顾南京校友会这十五年的发展过程,虽然没有多么显赫的成就,但所有活动都始终围绕着弘扬哈军工精神这条主线,多样化和生动活泼,这些是我们的特点之一。<br><br> 除上述承上启下的工作以外,这些年校友会主要组织以下比较有影响的活动,概述如下:<br><b>一、2009年组织回母校</b><br> 这次去母校,最惊喜的是冾逢老校长刘居英在哈,他亲切地接见了我们南京校友会代表,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接受他的教诲。如今,他老人家已驾鹤西去,与他的合影也成了遗物,留下永远的温暖。 <h5><b> 刘居英老院长亲切接见南京哈军工学子,会长谢代辛向刘居英院长送书。后排左起:杨玉、欧阳允、鲍玲玲、江纯、顾小林、孙龙富</b></h5> 与哈工程刘志刚校长等领导的座谈会,给了我们另一类惊喜,了解到哈工程不但全方位地继承了哈军工的优良传统,而且已逐步地收复了哈军工大部分的失地,学子们非常兴奋和感激。<br><br> 徐玉如院士身体不佳,但在百忙中还坚持盛情接待,请校友们共进晚餐,可惜他英年早逝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徐玉如院士站在刘居英院长的身后扶着轮椅</b></h5> <b>二、2013年9月南京校友会组织母校六十周年校庆活动</b><br> 校庆活动在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支持下办得有规模、有温度。<br> 除了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附近地区的校友,还有北京、广州、沈阳等远道来客,校友们欢聚一堂,共庆母校六十大寿。 <h5><b> 主席台 左起:张香香,谢代辛,施元龙,尹书记(南理工),章震越(空军气象学院原空军工程系老教授),王克曼,吴新明。</b></h5> 会议举行了三天,期间参观了南理工兵器展和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br><br> 扬子晚报10月10日报导了南京校友会组织的这次庆典。<br><br><br><b>三、俄罗斯之旅。</b><br> 2013年,接受尚法尊老师的委托,按他提供的线索,在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找到了哈军工首席苏联专家奥列霍夫及其夫人之墓; 这是我们哈军工学子首次瞻仰了这位将生命贡献给了新中国军工事业的苏联专家,表达军工人对他及所有为哈军工作出贡献的苏联专家永远的敬意。 在莫斯科,我们参观红场的那一天,2013所 9月19日上午连俄罗斯导游都惊掉了下巴,他刚告诉我们说列宁墓长时间关闭维修,可门徐徐打开了,有人去排队,我们才敢相信这好运,穿过许多俄罗斯头面人物的墓地后,真的看到了列宁栩栩如生的真容。可惜不让留影。 <h5><b> 在红场看到了为纪念二战烈士永不熄灭的火炬,并目睹了换岗仪式</b></h5> <b>四、数十次组织军工国防暨革命传统旅游</b>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左起第二位就是</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帮助我们实现国防游梦想的李文刚校友</b></h5> 在李文刚校友的帮助下,校友会先后组织了一系列的国防旅游。<br> 我们怀抱着强军报国的人生理想,进入了哈军工,如今学子们虽已年迈,但对祖国国防事业的关心永远不会变,这是有家国情怀的旅游,也是宣扬哈军工精神之生动举措。<br><br>1、2014年酒泉基地,<br> 张战秘书长携夫人王秀芬和唐东原校友都在这儿贡献了美好的青春,艰苦而光荣的岁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次亲历</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火箭腾空而起的瞬间(实践7号火箭成功发射)。</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航天员出征宇宙的地方合影</b></h5> 2、参观位于甘肃高台县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了解到红西路军的历史如此惨烈,受到了极大心灵冲击和革命 英雄主义教育。<br><br>3、2015年赴航母诞生之地,大连大船。<br> 巨大的LOGO“大船之魂”让人振憾至极,这显示出大船人干大事的气魄。海防大船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征(哈工程校友)及各位领导親自接待,并表示感谢哈军工老校友的鼓励。 4、塔山阻击战纪念地<br> 我们还去参观了战争史上创造奇迹的塔山阻击战纪念地,绝对劣势的地理环境,能赢得阻击战的胜利,实在太了不起了! 5、2015年海防游另一重要目的地是参观核潜艇诞生之地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核潜艇制造之地合影</b></h5> 6、2016年海南文昌之旅, <br> 前几次国防游都能如愿达到预期目标,但这次文昌基地没能进去,虽未能去到发射现场,但能在文昌的旅馆里,听到李文刚校友从现场传出来长五火箭发射险胜过程的直播,能感受现场紧张的气氛,体会到航天事业的艰辛,也不虚此目行。<br><br> 后来,我们在基地附近的一位民间爱国者经办的航空城参观时立刻被此航天城的规模、展品及思路的前瞻性而感受感染。 <h5 style="text-align: left;"><b> 民间爱国人士修建的航天科普馆 右起:钱学森(塑像),殷寿源、李文刚、杨玉、谢代辛</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海南航天科技馆钱学森像前合影</b></h5> 展馆内居然还展出了陈庚院长与钱学森关于中国能否制造导弹的对话和塑像。 <h5><b> 谢代辛会长激动得当场挥笔为航天科普馆题词“中国航天梦,文昌新腾飞”。</b></h5> 7、2016年11月参观第十一届珠海航展<br>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的明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四代机歼20和胖妞运20,它们的首次亮相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跨越式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br><br>8、2017年西昌基地----凉山彝族自治州府<br> 美丽大气的川南,曾是红军走过的地方,我们一路走过:大渡河、磨西会议纪念馆、中央红军总政治部等有历史意义的地方。 <h5 style="text-align: left;"><b> 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谢代辛会长摄影),后面是壮丽的冰川海螺沟。</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丽的彝族姑娘(我们就餐的餐厅服务员)</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磨西长征会议念馆 </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央红军总政治部住地</b></h5> 11月5 日预约好的西昌发射,因安排的位置较远,不能观察到近况,但已属不易!三系的王宜生,是南京校友会最好的摄影艺术家,为了更好地捕捉卫星冲天的姿态,还摔坏了心爱的单反相机。<br><br>9、2017年11月<br> 参观歼20的诞生地成飞 感谢飞机的设计师之一,老校友伍成明的热情接待,并为我们留下在成飞的宝贵合影。 <h5><b> 左为参加成飞歼10和歼20设计的伍成明校友、右为南京隋建安校友</b></h5> 临别,谢会长代表哈军工南京校友会和老一代军工人向成飞人表达了敬意:<br><b> "成飞人,你们是中国走向国防现代化的先锋,你们是创造奇迹的英雄,是中国人的骄傲。祖国的蓝天因为有你们而更加美丽!<br> 长缨在手,苍龙可缚!老一代军工人向新一代的成飞人致以崇高的敬礼!"</b><br><br>10、2019年9月下旬,谢代辛、唐东元、谢君奇等校友远赴陕西延安革命根据地,追寻父母的足迹。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宝塔山光芒万丈 2019年9月25日</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宝塔山下 左起:谢君奇、谢代辛、唐东元</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大书记</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左起: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石峡 星星之火—西北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创建</b></h5> <b>五、深度融合</b><br> 参加哈工程江苏校友会活动;<br> 南京哈军工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增补了大量新生力量;<br> 参与芯片国产化项目咨询;<br><br><b>六、支持外地校友工作、积极为北京和天津校友报投稿;</b><br> 配合哈军工纪录片采访和65571自传书藉发放等工作;<br><br> <h5 style="text-align: left;"><b> 2018年7月25日,65571班为制作纪录片《哈军工传奇》采访王泽山院士,同时采访了南京校友会会长谢代辛</b></h5> 参加北京校友会发起的哈军工精神讨论会;<br> 为五系立碑出谋划策;<div><br> 南京校友会没有任何形式的纪律约束,完全是因老中青三代军工人的哈军工情结自由组合在一起。十五年来,为弘扬哈军工精神,而组织了各类活动,收到了有益于社会和身心健康的双重效果。精诚团结、取长补短,这是南京校友会的优良传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