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宅》

黄枫 忘年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农村老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面政策允许,我们队里有18户人家先后在老宅基上动建了新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现在农村有些又大又漂亮的楼房,只是少数独居老人住着,有的可能是空的,或者没人住。可是还是有不少人在不停地盖新房,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一点我能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农村有句俗话:“ 六十不借债,七十不住夜,八十不造房 ”。她们造房一是为了归宿,二是留个根,三是给儿孙留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房产,百年以后留个念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于很多人来说,老宅的房子是自己永远的归宿。无论何时何地你在哪里打拼,只要老宅的房子还在,就永远都有一条退路,有一个寄托。如果老宅的房子没了,就成了无根的野草,灵魂也无处寄托。很多人搬进了城里,但是亲情,友情,乡情是搬不走的。老房子在,就能有时间回去看看,亲朋好友,儿时发小,这个家还可以团聚起来,还是完整的。如果房子没</span>了,<span style="font-size:20px;">家也散了,亲情也淡了,那是多少钱都买不回的。很多在外打拼的人,都想老了之后可以回老宅的房子养老。种种菜,钓钓鱼,养只猫,养条狗,喂喂鸡,喝点小酒,打个小牌,生命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终止。对于很多农村走出去的人来说,外面的房子只是个住所,老家的房子才是真的家!这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即使老家的房子没人住,也要造起来的原因吧。不管是叶落归根,还是衣锦还乡。不管在城里是否有房,混的是否成功,老家都是她们永远的牵挂。那里有她们的念想,有她们多年的记忆,这是生养她们的家。老家的房子,对她们来说可不仅是一栋建筑,更是一种思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很怪,越长大越恋家,越老了更想家,遇到不如意的不顺心的,总是会想起那个“家”。在那里,没有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没有人心猜忌竞争压力。有的是避风的港湾,有的是清静的田园,有的是沁人心脾的花香,有的是蝉鸣鸟叫,有的是淳朴民情,那里有亲人的期盼,安慰和鼓励,乡情的温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农村水好空气好,田野一望无际,眼界开阔,心情舒畅。有春天的小野花,夏天的金麦芒,秋天忙碌的人群,和冬日雪白的寂静。一年四个季都有不同的天地,一年四季都有醉人的风光。这里不堵车,没尾气,大路平坦且通畅。这里的菜都是自己园子里种的,不用担心污染和农药。绿色新鲜,随吃随摘。宠物想养就养,有的是院子和地,让它们撒欢,也不用担心扰民。小动物们都想跑就跑,自由欢脱。住在这里每天都是农家乐,不用等放假才能来体验生活。住在城市里,邻居是谁你可能都不知道!农村就好了,想去谁家就去谁家,邻里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这才叫和谐。夏天纳凉,一堆人坐在一起,聊聊天逗逗乐,不用整天一脑袋扎在空调屋里。再过几十年,城市里的人都要往乡下跑,农村老宅的房子会越来越受欢迎,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西方国家只有“穷人”才住在城里楼房里,有钱人都往乡下置房度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等我老了,头发花白,我就住在村里老宅,虽然不宽𣈱,但很舒畅,那片最朴实的土地。我家农村老宅,有一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造的房子,前面有一个院子,纳一院春光,赏一片星空,和老妻相伴,相依相偎,一茶一饭,一菜一粥,如此而已,如此甚好。我有一个院子,种些菜,养些鸡。院里还有一架葡萄,棚下我躺椅上微微休憩,或者和老友相聚喝茶聊天,没事就晒晒太阳,闲了就侍弄瓜果,种养花草,地虽不多,却什么都有,常吃的青菜,萝卜,茄子,丝瓜,豆角,还有几株矮小的草莓。牡丹芍药,海棠玉兰,十二名花随季开放,无论是朝阳还是夕阳,都变得更有采菊东篱下的味道。等我老了,女儿处不去了,外出旅游止步了,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返朴归真,回归自然,那里来,回哪里去,我在老屋安度晚年,梦从这里开始的,就让它在这里归宿,这里是我漫漫一世最挂念的地方,这里有我拔不走的根,有我忘不掉的情。老家,老屋,是人断不了的念想!因此:不管大小,不论新旧,我劝大家一定要在老家留下一套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