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硕果满枝头,研教征程启新猷。”为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11月1日,由铜川市教研室主办、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承办的全市小学数学“聚焦学科本位 落实核心素养” 运算能力课例展示教学研讨活动在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多功能厅举行。铜川市教研室副主任阴江辉,小教室副主任张雪莉、以及来自全市各区县的教研员、教师代表近200人参加本次活动。</h3>  <h3>  本次活动由铜川市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刘持平老师主持,分为三个环节:课例展示、专题报告和颁发荣誉证书。</h3>  <h3>                          课  例  展  示</h3>  <h3>  耀州区小丘镇中心小学张宇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买文具》一课,结合学科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的要求,合理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从情景导课引入,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讨论、展示汇报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整堂课在紧凑的环节中达成了既定教学目标。</h3>  <h3>  铜川市阳光中学黄晶老师讲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创设乘火车去北京旅游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索、分析、比较、思考的过程中,了解算法的本质是将所得的计数单位相加,授课过程思路清晰。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作用。</h3>  <h3>          宜君县城关第一小学张会利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创设生活情境,层层递进,让学生体会算理算法,感知乘法分配律算式本质关联。梯度练习,从基础到拓展,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征,体会使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运算简便。</h3>  <h3>  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吴敏老师执教的《精打细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解决小数问题的方法,理清算法和算理,同时对比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得出算理的一致性;又通过介绍古人计算小数除法的方法渗透数学文化。整节课始终将学生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收获知识,发展能力。</h3>  <h3>  印台区方泉小学王亚娥老师执教的北师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一课,以节约用水为主线展开教学,抓住分数应用题的思维难点,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h3>  <h3>  铜川市王家河中学冯舒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一课,冯老师巧妙地设置数学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注重从细节入手,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整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落实了新课标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充分体现了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理念。</h3>  <h3>                           专  题  报  告</h3>  <h3>         耀州区小学数学教研员侯东平老师做了题为《明晰运算能力内涵 强化培养路径设计》的报告。报告内容以铜川区域内小学数学运算教学的现状为着眼点,分五个层面,对运算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具体表现、作用及相关概念作了通俗易懂的解析;对运算的一致性以最基础的加法运算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关联解读。在优秀案例分享解读中,为教师在执教运算类课程时,如何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定位课程价值、合理设计教学教学目标、学生课堂活动等方面提供了科学方法和路径。</h3>  <h3>                           颁发荣誉证书</h3>  <h3>  铜川市教研室副主任阴江辉、铜川市教研室小教室副主任张雪莉为承担本次活动任务的老师颁发荣誉证书。</h3>  <h3>  此次研讨活动,为全市小学数学运算能力课堂教学改革照亮了前行之路,明确了运算能力不只是简单的计算,更是基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灵活运用的综合素养提升。它所带来的影响深远,如同播撒下的种子,将在未来教学实践中发芽生长,推动铜川小学数学教育迈向新高度,助力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生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