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拜大佛、循道青城山

仁心温度

<h3>‌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h3> <h3>  乐山大佛的建造目的是为了减杀水势,福佑苍生。<br>  唐代时,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在凌云山麓汇合,水势凶猛,经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br>  海通禅师发起建造大佛,希望借助佛像的力量减缓水势。大佛的建造分为三个阶段,由海通禅师、‌章仇兼琼和韦皋三代人共同努力完成。</h3> <h3> 乐山大佛的艺术特点包括其巨大的体量和精细的雕刻。大佛头与山,头高14.7米,发髻1051个,耳朵长7米,脚面可围坐百人。大佛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神态肃穆,气势磅礴。<br>  受世人美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br></h3> <h3> “阿弥陀佛”!<br> 虔诚祈福:平安健康每一天-我的至亲家人,我的亲朋好友!</h3> <h3>  乐山大佛不仅是‌佛教艺术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象征着光明与幸福的未来佛,体现了唐代对弥勒佛的崇拜。<br></h3> <h3> 对于观览路径,记忆较比2007年也有了变化,当年只有拾级攀登山上一条,在大佛脚下和侧面近观,这样距离最近但观览不到大佛整体效果,会觉得不称心情。(留下双手托扶大佛大耳-摄影角度效果的图片),而今坐船来到湖心,正面观览大佛全身整体全貌的,这种体验真真更称心如意的多。<br> 当然, 坐船来到湖心观赏大佛全貌还要排除大风下雨🌧天气影响到停止发船的突发特别因素,无遗,我们是幸运的。<br> 来途一直下雨,急冽时路上车经过都冒起白烟儿,商务车司机在不时与我们交代景点船务信息,“下雨🌧停发船”…,“雨小了,考虑估计可发船”…。快接近景点时,竟然雨悄无声息的停了,司机也很高兴,“船务信息,半小时后发船”,大家心情可想而知,那叫一个爽爽爽…。</h3> <h3> 还有个附加小惊喜,就是“乐山大佛与黄龙溪古镇一日游”,同行还增添了一个东北小伙儿(因为商务车承载2-6人的,我们四个人,司机可加人),就这位!<br> 这就有了随行负责给我们拍照,与司机去程畅聊添气氛,回程尬不聊要静静(咋地啦?原因…嗯😎),并挡箭司机“饭局套路”的孤勇者的小确幸😜。</h3> <h3> 为了保护大佛,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定期巡查、保养和维护等。<br>  期盼,祈祷🙏大佛安好永辉!<br>  阿弥陀佛!</h3> <h3> 循道青城山</h3> <h3>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主体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真龙门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h3> <h3>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千米,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千米处。<br> 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多为典型道教风格建筑,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br> 我们游前山,由于上午都江堰的深度游,多少疲惫感滋生,没有到顶老君阁,也没力气大量拍拍拍了,眼见本篇本景区照片不多滴😜。</h3> <h3> 纵观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br>  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h3> <h3>  在青城山景区建设中,我们有幸得到澳门同胞的鼎力赞助,使得青城山景区更加成熟完善,这块大石为证。<br>  而我们且记好:青城山是四川都江堰-青城山重要景区部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真龙门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就是了。<br><br><br> 2024年10月记录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