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武当山太子坡景区,相传:真武大帝即净乐国太子在15岁时受他的师父紫气元君的点化,来到武当山修炼,最初就住在这个坡上,所以就称为“太子坡”。</p> <p class="ql-block">走入依山势而筑成的百余米长石阶坡道,两边树木葱郁茂盛。</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在60度陡坡上的古代建筑,被当今建筑学家赞誉为:利用陡坡开展建筑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复真观山门,太子坡第一门。</p> <p class="ql-block">古代建筑大师们,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建造殿宇200 余间,结构出“一里四道门”、“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 “十里桂花香”等著名景观。</p> <p class="ql-block">走进复真观的山门,即是有名的在古道上依山势起伏建有几十米长的红色夹墙。</p> <p class="ql-block">古代建筑大师们利用狮子峰的特殊地形、顺依山势的回转而建、犹如波浪起伏的夹道墙,被称九曲黄河墙。</p> <p class="ql-block">九曲黄河墙的墙体浑圆平整,弧线流畅悦目;配以绿色琉璃瓦顶,犹如两条巨龙盘旋飞腾,无论从什么角度欣赏,都给人以美感,体现出皇家建筑的气派和豪华。</p> <p class="ql-block">令人称奇的是,这九曲黄河墙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敕建玄帝殿宇、山门、廊庑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后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1982年经国家投资,对复真观开展全面修缮,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并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九曲黄河墙构思布局及用意都十分巧妙,流畅的弧形墙体,似波浪起伏,气势非凡;弯曲高大的红墙,对初来乍到的虔诚香客,无疑是一次“诚信”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进二道山门豁然显出一宽阔院落,漫步走进,只见小院重叠、幽静雅适,前有依岩而建的“五云楼”,中有“皇经堂”、“藏经阁”,后有高台之上的“太子殿”。</p> <p class="ql-block">复真观大殿,又名“祖师殿”,是复真观神灵区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建筑群的高潮部位。通过九曲黄河墙、照壁、龙虎殿等建筑物的铺垫渲染。</p> <p class="ql-block">大殿左右两侧的石碑,记载了明、清两代建造和重修。碑顶双龙盘绕栩栩如生,其间刻有“皇帝万岁”四字。</p> <p class="ql-block">复真观大殿敕建于明永乐十年,嘉靖年间扩建,明末毁坏严重,清康熙二十五年重修。因清代维修为地方官吏和民间信士捐资,虽难以保持原有建筑的皇家等级,但反而增加了许多民间建筑做法,可以同时看到明、清两代的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供奉真武神像和侍从金童玉女,这一组巨大的塑像为武当山全山最大的彩绘木雕像,历经600年,仍灿美如新。</p> <p class="ql-block">照壁也叫影壁,高大的照壁与宫墙连接为一体,上面镶嵌有“福、禄、寿”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复真观的“五云楼”,也叫“五层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年,清康熙年间重修,是武当古建筑中结构特殊的木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五云楼采用了民族传统的营造工艺,墙体、隔间、门窗均为木构,各层内部厅堂房间因地制宜,各有变化。</p> <p class="ql-block">五云楼最有名之处就是它最顶层的“一柱十二梁”,也就是说,在一根主体立柱上,有十二根梁枋穿凿在上,交叉叠搁,计算周密。</p> <p class="ql-block">“一柱支楼不朽,五云护阁交辉”,一幅对联诠释了五云楼的独特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五云楼这一纯建筑学上的构架,是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因而也成了太子坡的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在太子坡的最高处,有个名为太子读书殿的建筑,它小巧精致,却又不失皇家建筑的气度。</p> <p class="ql-block">殿内有着一尊太子少年时期苦读的雕像。他安静地坐在那里,眼神中透出无比的睿智。</p> <p class="ql-block">皇经堂,皇经堂的建筑风格和布局都体现了道教的文化特色,红墙绿瓦,金碧辉煌,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太子坡还曾是红三军八师政治部的旧址,1931年贺龙率领的红三军曾在此开展革命运动,留下了许多红色旅游点。</p> <p class="ql-block">这些红色遗迹都被围栏保护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红军是工农贫民的军队”,当年红军时期的口号标语仍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这是皇经堂前的一面影壁上刻有“福”字和“实行土地革命!”的标语,当年红三军在长征途中路过武当山时所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