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热播剧《凡人歌》,看了几集就丢心不下,于是连续几日夜晚追剧,有心动,有激动,也有感动,也留给了我关于生活的思考,到底是要奋斗、要自由,还是想要追求怎样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本剧不同于以往打工题材的电视剧,是抽取了“北漂”奋斗中的三个中产阶级代表的家庭,来展开了一副都市中层人的生活画卷。故事的主人公那伟和沈琳家庭一开场,就给观众展现出令人羡慕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那伟是一家企业的高管,太太沈琳原来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因为生育二胎的原因,回家做了全职太太,家里雇着钟点工保姆。那伟凭借多年的打拼,拿到了企业的期权股份,是名副其实的高管和社会精英人士。作为北漂创业的打工人,这是多少人期望而不可得的。作为一个男人,也是有男人的喜好,偷偷去换了一辆宝马汽车,回来后被妻子批评,都市家庭生活气息实实在在。</p><p class="ql-block"> 那伟的弟弟那隽,是一位高材生,是北大的本科生清华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网络技术公司,是核心的技术人员,是典型的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的“三高”人员。支撑“三高”的根基却是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工作、熬夜和加班。他也在北京买了房,开上了汽车,跻身于中产阶级。</p><p class="ql-block"> 他的对象李晓悦是二本毕业,她的性格开朗,理念却和那隽截然不同,她不喜欢有压力的工作,哪怕是少开一些工资,也不愿意使自己的生活过于劳累,和现在年轻打工人的追求的“钱多、事少、离家近”好似也不一样。她追求的是快乐工作,她对物质需求看得比较淡,更看重自由和享受生活。她的这种人设理念,和那隽的人设人生观完全不同,也致使他们分分合合好多次。</p><p class="ql-block"> 而那伟的妻弟,沈琳的弟弟沈磊,则是一个从小就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和沈琳一样,不负父母的期望,从农村考入了城市,而且是首都,考取了事业编制成为了政府工作人员。沈家也因为他们姐弟二人,在村子里荣光了很多。他和妻子谢美蓝是大学时的情侣,后来步入婚姻殿堂。谢美兰在投资公司工作,也深得老板的赏识,他们二人虽还没有买房,但住在一套租来的单元房里,好似美好的生活也在向他们招手了。</p><p class="ql-block"> 然而,现实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p><p class="ql-block"> 那伟在公司的内斗下,是受伤害最严重的一个。他赖以凭借的忠诚和精通企业管理两大卖点,却都成了他致命的弱点。老板王睿智的出家,把一个烂摊子留给了妻子和妻兄,跟随而至的就是企业面临的“四面楚歌”。那隽被老板利用了忠诚,带给他八十万元的外债偿还,又继而净身离职,顷刻间从中产阶级的高台上重重地跌落。</p><p class="ql-block"> 沈琳,这个回归了家庭曾经的职场精英,面对丈夫的失业,也很快面对生活,对人生的方向做了调整。先是辞退了保姆,放下原有的成见,请婆婆来照看幼子,自己则重入职场,无奈却两次碰壁。不是她没有能力。也许正是因为她有能力和高雅的气质,给别人带来压力,又在竞争中退了出来。这时可以是说是她人生的最低谷。</p><p class="ql-block"> 沈琳的弟弟沈伟,夫妻二人也是刚进入都市生活,谢美蓝却遇到了人生的突然变故。母亲的患癌离世,因为钱的问题,夫妻二人埋下了分手的祸根。尽管沈磊倾其所有地花光了积蓄为岳母治病,但面对病魔,妻子却失去了理智,怪责丈夫不去借钱,举债继续治疗。也正应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老话,谢美蓝越来越忍受不了这种没钱的日子,反倒感激老板四十多万元的借款和持续地追求,她不能再接受沈磊骑电摩对他上下班的接送。他们越来越猜忌,越走越远,终于闹到了离婚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沈磊的这个小家庭,瞬间被击打得支离破碎。他无心工作了,辞职出走。带着抑郁和愤懑,一路向南,准备去砸了他们曾经锁在山上的同心锁,却发现早已时过境迁,也不见了原来景点的影子,他这时或许也猛然地醒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于是随意的乘长途火车,因做好事耽误行程随意下了车,留在了陌生的深山中,去自我修行了。</p><p class="ql-block"> 沈磊无疑是老实本分的,如果没有岳母的病故事件,或许他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而妻子谢美蓝的境遇好似也无可厚非,却让人同情。这就是生活,老百姓的生活,其实家家都是一地鸡毛,鸡零狗碎的。而谢美兰是选择了放弃,并没有同甘共苦地去面对,这就是都市年轻人面对挑战时的一种现象吧。</p><p class="ql-block"> 身为三高人员的那隽,正沉浸在装修爱巢,准备步入幸福生活的时刻,面对哥哥一家失业的变故,李晓悦的毅然辞职,受大环境的影响,公司内部新精英人才的进入,突然失聪,患了精神抑郁和惊恐症。面对职场及生活的压力,他必须坚强地面对,放弃了医生的药物治疗建议,自己去发狠地调理。但最终被边缘化,这难道不是现在职场的现状吗?面对竞争,企业只能迎头而上,而员工就是压力最大的承受者,一切也都在情理之中。那隽的这种争胜好强,面对打击和困难不放弃的这种斗争和抗争精神,却和李晓悦追求的自由、幸福、快乐的秉性截然相反,或者格格不入。这也是他们闹矛盾走向分手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那伟失业后,面对生活的压力,在带领李晓悦创业的过程中,受尽了艰难,最终在朋友介绍的四十万元推广费用的滞结,而财务爆雷的情况下下关了公司。开业时从收旧家具小贩处买来的楼下关张公司的半新家具,又由原来的小贩收走了。离别时小贩的一句话:“再开公司时再找我”。原来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公司的关张、开张都在这样滑稽地上演着。这也是现如今创业形势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而那伟的夫人沈琳,放下了身段学家政、考月嫂,因太漂亮而在聘用会上没有家庭敢用,最后在推荐下被一个家庭选用,产妇却是自己曾经辞退的员工,最终也因为遭受骚扰而离职。夫妇二人在心灰意冷时,在娘家兄弟的帮助下,把家庭搬到了燕郊,用房租差来维持了房贷月供,逃离了北京,干起了卖卤肉的行当。那伟在痛苦中调整心态,最终也卖了宝马车,放下身段,和妻子一起经营起了卤肉生意,他们后来开了饭店,也重新踏上了就业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那伟的弟弟那隽,用坚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意志战胜了惊恐症,又开始了股票信息公司的工作,相信生活也依然是越走越高。而李晓悦做了面点师,从事了自己喜欢而没有压力的工作,倒也自在洒脱。</p><p class="ql-block"> 沈琳的弟弟沈磊,因大山里景区建设改造,回到了北京,坦然面对生活,主动找到了谢美蓝办了离婚,谢美蓝也顺其自然地去寻找了自己的幸福,二人也轻松地面对现实,也算是释然了,沈磊准备去山村助学,也奔向了新的幸福目标。</p><p class="ql-block"> 剧中三个家庭的故事,激起了观众强烈地共鸣。公务员、高智商高技术的公司精英、企业高管三个阶层的三个代表,展开了若干家庭的生活矛盾的演绎,亲切、生动和真实。在这个时代,激烈地竞争不光在小贩之间存在,也存在于企业的员工之间和高管之间,压力和竞争并存是这个时代的特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谁也改变和逃脱不了的。剧中的人物让人同情,剧中的故事也仿佛就在身边。这部剧可能是农民不理解而外,曾经外出打工的人和现在正在拼搏的新的创业者、高管、公务员都是理解的。而看了这个剧,做为这些打工者的父辈农民群体,也或许就理解到了这些辛苦的孩子们所付出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看完剧,也对于观众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再次掀起了热议,到底是追求快乐自在,还是要有奋发争先、光宗耀祖?是自己奋力拼命地去奋斗,还是借大树好乘凉?</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父辈生活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没有吃过和用过好的,也没有见过好的东西,他们的奋斗目标就希望能吃饱穿暖而已。而我们这一代却是经历了改革开放时代的,从贫苦中走出来,见到了这美好的时代,又参加了进来,因受教育有限,在城市里打拼,靠的就是祖辈教育的对事业的忠诚和担当,像那伟一样,与青年高科技人才同台竞技和拼杀,也不免血淋淋了。而九零后的年轻一代,受过高等教育,就像那隽所说的:“他们个个手里拿着看起来像是假证一样的证件”,他们从国外回来就业,“斯坦福”“剑桥”个个是精英,他们杀了回来,却给七零、八零后造成了严酷的竞争力,他们也一头扎进岗位,他们也要生活,也要拼搏打拼。整个“北上广”仿佛就是一个斗兽场,上演着残酷的厮杀。</p><p class="ql-block"> 《凡人歌》演的不是商场大佬之间炮火隆隆的商战,也不是普通打工的一日三餐,而是这些支撑着社会发展脊梁的精英人群、中产阶级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生活中的一团乱麻,也不仅仅是市井小民的每日面对,这个看似令人羡慕的中产阶级精英,也有着艰辛和无奈。在当下竞争压力遍布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既然消除不了,我们就得坦然面对。生活必须奋斗,因为有追求美好的欲望,所以生活也充满了压力,而幸福却好像就是阶段愿望实现后的短暂感受,至于自由自在,那也许是激烈竞争中的一匙调味剂吧。</p><p class="ql-block"> 《凡人歌》的确是平凡人生活减压的呐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