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三代磨“剑”》 三代精琢岁月长,‍ 永康瑟芦韵中藏。诗词似剑锋芒露,‍ 心血凝来耀华章。

快乐一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瑟芦索隐》之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8px;">章正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三代人 磨一剑 剑终炉火纯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8px;"> 我读小学四五年级(1947、1948年)时,亲眼目睹伯父章志齐请谢大舅抄录章氏家谱。家谱主要是从唐代章仔钧(保国功臣)和练夫人开始,到明、清时止。</span></p><p class="ql-block">章仔钧(868~941年),字仲举,号彰良,浦城人,世称太傅公,五代行乱之世,保闽立勋。其妻练嶲(873~952年),浦城仙阳练村人,世称练夫人。她在危急存亡之时,不原独生,捐生取义,得免屠城惨祸,保全了建州城(今福建建瓯,别称芝城),被誉称为“芝城之母”。章仔钧子15个,15子皆搢笏朝端。有孙68个,后先显达。在南唐时,章文谷以文词中进士第一,自是科第接踵。五世孙章得象(978~1048年),同平章政事(宰相),封郇国公。六世孙章惇(1035~1105),为尚书左仆射(宰相)兼门下侍郎。章楶(1627~1120年),为同知枢密院事(副宰相)。七世孙章衡,宋嘉祐二年(1057年)状元。子孙日盛,浦城章氏遂为天下望族。</p><p class="ql-block"> 谢大舅的书法令我敬慕,仔钧公的画像及五世孙、六世孙等的画像均用白皮纸模制。当时我不知道其原稿从何而来。</p> <p class="ql-block">此家谱八十年代,我在毕节师专教务处工作时,请油印工人油印装订十多份。</p><p class="ql-block"> 伯父还亲笔抄写永康公的《海粟楼词》等,并多方找到黔南丛书中所记载的《瑟芦诗词》复印装订成册,发放给儿孙们。足见伯父章志齐对宏扬章氏文化,特别是对高祖父永康公诗词研究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2008年4月伯父章志齐之子章正远(章正远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涉及多个领域。‌以下是对他的简要介绍:‌</p><p class="ql-block">‌教育背景与早期经历‌</p><p class="ql-block">-‌教育背景‌:‌章正远1947年出生于贵州省大方县,‌曾在贵阳市的河滨小学和第三中学接受教育。</p><p class="ql-block">-‌早期职业‌:‌1969年从贵州省第二工业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贵州省筑路机械站工作,‌担任过锻工、‌钳工和滚齿工等职位。</p><p class="ql-block">‌新闻与电视工作‌</p><p class="ql-block">-‌转入新闻界‌:‌1981年,‌章正远考入贵州电视台担任编辑,‌开启了他的新闻与电视生涯。</p><p class="ql-block">-‌成就与贡献‌:‌他编导的第一部电视专题片《‌雁翎之花》‌荣获中国首届优秀电视专栏节目评比三等奖,‌并多次在全国获奖。‌他还担任过贵州电视台多个重要职务,‌为贵州的新闻和电视事业作出了显著贡献。</p><p class="ql-block">‌文学创作‌</p><p class="ql-block">-‌热爱文学‌:‌章正远在工作之余,‌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杂文和散文,‌并出版了电视论文专著《‌远视》‌等。</p><p class="ql-block">-‌代表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背着爱情回家:一个背篼的都市打工传奇》‌生动地描绘了当代贵州底层社会生活,‌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p><p class="ql-block">章正远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新闻、‌电视和文学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的一位杰出代表。‌)历经十余载,将从伯父手中获取的永康公的资料,参阅诸多有关书藉、学报等,编撰了《瑟芦诗词选》,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正远之子历尽三年多的心血,编撰了高祖父永康公的专著《瑟芦索隐》,堪称经典!中号字版本字数1408千字,小号字820千字。仅参考书目达600多册,书目从《黔南丛书》、《章氏家谱》、浙江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天津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慕尼黑巴伐立亚州立图书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加州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等等。高祖父永康公于咸丰三年癸丑科殿试卷的文献保存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图书馆,明显章永康中进士时,年方十八岁,乃中国科举考试以来,最年轻的进士之一。</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伯父章志齐请谢大舅绘制和手抄的章氏家谱中仔钧公的部分资料。</p> <p class="ql-block">伯父章志齐手抄《瑟芦诗词》部分影印件</p> <p class="ql-block">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正远编著的《瑟芦诗词》</p> <p class="ql-block">章正远之子章早立历经三年多,查找世界及我国各大图书馆,最后编著的《瑟芦索隐》,不仅对永康公所著的“瑟芦诗词”作了详细的著释,更重要的是有了新的、重要的、突破性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1. 所有的历史资料文献中所载,章永康二十一岁进京殿试中进士,但早立从美国加州大学查到章永康进京殿试的考卷,铁的事实证明:永康公中进士时年仅十八岁。</p> <p class="ql-block">2. 过去的所有资料中,均注明章永康生于清道光辛卯年(公元1831年)十月,卒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十一月。但章早立所编辑的《瑟芦缩隐》却对永康公的卒年不明。这当中与早立认真仔细的研究永康公诗词而有重大发现。尚在继续探究之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赞三代磨“剑”》</span></p><p class="ql-block">三代精琢岁月长,永康瑟芦韵中藏。</p><p class="ql-block">诗词似剑锋芒露,心血凝来耀华章。</p> <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者:章仔钧之四十二世孙,章永康之嫡四世孙章正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