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11.1上午陈海莲老师在九(7)班上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此次公开课的题目为——《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课时》,龙华区教研员王诗文与李金燕老师听评了此次公开课。</p> <p class="ql-block">本节课海莲老师由生活中同学们常吃的钙片作为导入,让同学们分析为什么钙片要规定每日用量,而不是想吃多少吃多少?同学们踊跃回答,是因为人体每日能吸收的钙元素是有限的。那如何通过计算来确定每日摄入钙片的含量呢?以此来导入今天的新课。</p><p class="ql-block">课堂导入的例子贴近生活,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化学学习的知识是可以应用到生活中服务生活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着对前面学过的氧分子和氮分子进行分析,利用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由相对原子质量过渡到相对分子质量,再有梯度的设计练习,有易至难让学生逐步进行计算。</p><p class="ql-block">在课堂上学生踊跃参与计算和讨论,并在海莲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自己的计算过程与结果进行有效的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逐步规范计算的格式,避免在后续计算中出现错误。</p> <p class="ql-block">海莲老师接着带领同学们回顾水是有大量水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的,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水分子中氢氧原子质量比如何计算,那两个水分子氢氧元素质量比会变吗?成千上万个水分子呢?学生们都积极回应,不会有变化,由此来引出元素的质量比,并带领学生进行计算训练。</p><p class="ql-block">最后再进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回到最初钙片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了如何通过计算得出每日钙片的具体用量。</p> <p class="ql-block">讲课结束后,龙华区教研员王诗文、陈海莲老师、李金燕老师于化学实验室进行了集体评课,本节课课堂思路清晰内容由易到难学生更好接受,学生课堂氛围非常活跃,练习设计有梯度有代表性,导入与例子贴近生活,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感谢海莲老师带来这一节精彩的公开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