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漫步之布达拉宫

清秋

<p class="ql-block">青藏漫步之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 到西藏必到拉萨,到拉萨必到布达拉宫。我们是预约10月16日到布达拉宫的。之前网上预约时已交了200元门票费用,但布宫管理处宣布10月15日起免费开放,后来把200元循交费渠道退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由吐蕃时期的藏王松赞干布主持兴建,后不断扩展形成现有规模,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是拥有1267间房舍的佛教坛城,内设宫殿、灵塔殿、佛殿、行政办公机构、僧官学校、僧舍等。</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80岁左右的肥胖老者,坐在轮椅上,由三男一女抬着从山下沿着陡坡和石级形成的道路一直上到布达拉宫顶层,看着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年轻人和了却心愿一脸满足的朝圣老者,方信宗教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p><p class="ql-block"> 在布达拉宫厚实的的宫墙上,我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墙体建筑材料,导游说,那就是笾玛草,主要由‌柽柳枝制成。柽柳是一种生长于‌西藏高寒地区灌木丛中的植物,具有适应恶劣环境的特性,有“木中圣物”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笾玛草在西藏建筑中的使用由来已久,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建筑的墙体装饰,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并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同时,它还减少了墙体的自重。还有,冬季高寒时节日晒后它还能吸收太阳的热量,使整个宫殿的气温有所提升。我用手摸着日晒的笾玛草宫墙,果然热乎乎的。</p><p class="ql-block">‌ 据说在旧西藏时期,笾玛草的使用还象征着身份和地位,因为只有贵族和寺庙才能使用这种材料来装饰他们的建筑。笾玛草质地坚硬,经过晒干、去梢剥皮后,再用牛皮绳扎成小捆,然后在屋檐下层层夯实,形成坚固的墙体。使用笾玛草装饰的墙体具有庄严肃穆的装饰效果,体现了西藏建筑的传统工艺和审美观念。据介绍,柽柳还会在下雨前产生大量红色的烟雾,实际上是种子向四周喷撒,等待雨后发芽,这一自然现象也被当地农民用来判断雨天的来临。</p><p class="ql-block"> 当日,在布达拉宫参观了达赖接见高级官员、僧侣的会客厅、书房、起居室等;了解到历代达赖圆寂后修建灵塔所用的黄金数量是根据其生前的功绩来确定的;沿布宫内道路拾级而上,留意到了路旁的上马石,落马石和拴马石;在布宫里,还保留着古老而原始的厕所,两边踏板中间留了一道长长的坑囗,从坑口望下去深达数十米。这个古厕现已不再使用仅供游客参观。</p><p class="ql-block"> 在布达拉宫俯瞰拉萨城,城区与雪山交相辉映,布宫前的广场游人如织。我们可以预见,在举国期盼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百业兴旺和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大趋势下,西藏必然会加快繁荣昌盛的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