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苏州当代美术馆及其周边设施的更新迭代,预示着金鸡湖右岸又一新核心打卡点的冉冉诞生,片区整体打造过程运用更具现代艺术气息、充斥着未来感的设计语言书写独特前卫的园区新风貌,时至今日,美术馆内部设施虽尚未完全落实完备,却也抵挡不住市民纷至沓来,想要率先一睹新容的满满热情。</p> <p class="ql-block"> 美术馆馆体立面遵循工业园区整体风格风貌,依旧是采用玻璃、格栅结合金属廊柱的结构作为苏式传统园林建筑组成元素的演化及续写,在此基础之上,建筑上方交互流畅的弧形屋面则是对传统建筑的坡屋顶以及飞檐的形态做了较大程度的创新改写,最终使其无论是从艺术美感,还是施工工艺上都可谓上了一个新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 廊依旧是古典园林里的那个廊,然而经由现代景观手法的演绎,将廊下柱体的材质更替成金属新材料,融入更复杂施工工艺以砖砌方式形成弧形变化的廊顶,使得原本传统的穿行空间摇身一变成为新中式风格的风雨连廊,立足于前身苏式园林的剪影,凸显的是现代设计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 竹林摇曳,依稀还能感受到古典雅致的浪漫意境。</p> <p class="ql-block"> 建筑整体以全新打造的摩天轮为背景,二者共生画面彰显现代艺术与古典主义的反差与碰撞,显得和谐又独特。</p> <p class="ql-block"> 为了解决美术馆北侧部分地势的高差,同时能够更好地呼应场馆独具创新的屋顶设计,馆前中央绿化树池亦选择运用毛石块堆砌成弧形不规则形态,其内微地形堆土种植树形优雅造型松,另一个用阶石堆叠而上突破树池边界,整体风格显得自然野趣又不失格调。</p> <p class="ql-block"> 两侧微地形绿化运用龟背式种植方式进行适当围合,品种搭配上做减法,色系上以绿色为主,旨在凸显植物本身形态以营造自然规整的印象风格。</p> <p class="ql-block"> 中下层局部点缀开花、亮色植物作为跳色,避免或许单调乏味。</p> <p class="ql-block"> 沿人行道一侧带状绿化种植也采用微地形结合花镜搭配种植方式,以中下层植物融合景观置石为主,将大块面的空间分割,分别打造精致可赏的细节绿化景观,丰富路人的行路感受,每一步都能够感受四季变换的自然魅力。</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场地给我的很大感受是设计一边在遵循极度规则与强边界感,一边又好似在刻意打破边界凸显自然美丽,两种艺术形态的反差碰撞,恰好是的设计能够引发更大想象力的重要来源。</p> <p class="ql-block"> 场地台阶高差的处理,特别加入块石堆叠,看似与现代化的景观设计手法相悖,实则是有意为之,用石块自然不规则的形态破除过于规整的边界,以此让设计更加灵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场地的铺装与绿化的边界也是错落变化的,绿化退让部分铺设了火山岩以避免露土情况。</p> <p class="ql-block"> 而另一侧有覆盖植被的部分方觉这样设计铺装的巧妙之处:利用植物自然生长的形态路径代替人工后期修剪出的边界,使其一眼望去仿佛植物逐步“蔓延”至道路之上,虽未其动,但能感其“动”,是一种很微妙视觉感受。</p> <p class="ql-block"> 整体看过去,植物按照品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陈列一般,以看似自然实则又不失</span>规则地方式沿路铺排,一路走过,一路被吸引驻足。</p> <p class="ql-block"> 火山岩除了覆盖露土部分的用途之外,也因其高饱和度的色彩常被用来与周围植物形成跳色变化。</p> <p class="ql-block"> 往右侧看去,便是场地最为亮眼出片的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超大体量的下沉空间,设计选用利落折线形线条分割绿化空间,形成有层次变化的地形错落高差,极尽的简洁,极致的工艺,让一铺到底草坪元素发挥最大程度的艺术美感,这同样是在强调“规则感”,与此同时,草坪种植一颗超大斜飘造型松,优雅瞩目,亦不失为在用“自然”来打破前面所营造的“规则感”。</p> <p class="ql-block"> 下沉场地的夜景效果同样具有美感,为了让人群进入并产生互动,草坡另一侧放置条石座椅,满足多人集会休憩。</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背景是场地另一个网红标志物雕塑“飞翔”,四面翅膀面向各方,状似飞檐又寓意腾飞。</p> <p class="ql-block"> 独具未来感的设计,一经建成变成为市民争相合影打卡的新宠,有人当它是翅膀,有人说像魔法棒,还有人说奥特曼的变身器…无论如何,人们对它寄予的想象力无疑都是奇妙又美好的。</p> <p class="ql-block"> 雕塑下方的灯光布置,让“飞翔”在夜间拥有五光十色的变幻效果,整体风格更加未来化。</p> <p class="ql-block"> 雕塑与湖水岸线的搭配使得整体构图富有艺术美感,从临水时间来看,雕塑又好似翩然若飞的蝴蝶,起舞于蓝天白云下的金鸡湖右岸。</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地势的缘故,场地与湖水也存在不小的高差,在驳岸处理方面就需要额外考量。在这点上,我对设计师的处理方式很是赞同,沿岸设置一整连贯的条石座椅,弱化高差的存在,将其转变成纯粹的观景台。游人坐在岸边,井然有致,<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家互不打扰全因</span>每个人都拥有了绝佳的观景视角,吹着湖面迎来的风,静静等待着落日、归家。</p> <p class="ql-block"> 另一侧水岸视角。</p> <p class="ql-block"> 延伸至水面的观景台,更近距离亲水,置于其上是不同的观景视角。</p> <p class="ql-block"> 更近距离还能看到金鸡湖上在积极备战龙舟赛的队员们。</p> <p class="ql-block"> 场地内的范仲淹雕像,为场地增添一定的历史人文内涵。</p> <p class="ql-block"> 树池座椅堆砌成错落变化更具设计感的形态,使得种植效果增加更多变化与可能性,同时确保满足更多人户外休憩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不规则,植物布置与生长同样产生变化。</p> <p class="ql-block"> 人群对树池座椅的使用方式,以及产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也呈现了更多组合和可能。</p> <p class="ql-block"> 场地景观桥的设计,也都是采用夸张弧形作为主题要素,突显未来感。</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的道路观景感受,自然恬静与安逸放松是主色调。</p> <p class="ql-block"> 一些道路收边的施工细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