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年,“社牛”、“社恐”成为网络热词。“社牛”是“社交牛人”的简称,形容那些在社交方面和谁都能游刃有余地交流沟通的人。反之,称为“社恐”。正青春的你对此有怎样的体验或思考?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体验或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作文材料是对当下流行的一组意义相反的网络热词的解释。材料文字量少,但能引发“正青春的你”丰富的联想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社交中的学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奶奶是个健谈的人,上到天文地理,小到鸡毛蒜皮,她都能聊得来,我想再没有比网络热词“社牛”更适合她的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封在家里时,学生们停课不停学,每每沉浸在有趣的网课里,楼上总传来幼儿的呐喊,啼哭,愤怒地跺脚以及大人的嘶吼、训斥,声音顺着空气贴着墙壁“下渗”,将我紧紧包裹,心情不由得烦躁,“啧,怎么老是吵架呢?”我不解,“人总有崩溃的时候啊,你去劝劝?”我拧起眉,“我?”似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用手指了指自己,“对啊,都是邻居,住得又不远。”“算了吧。”我耸耸肩,灰溜溜地躲进房间,我想我大概是“社牛”的反义词,“社恐”。不必要的时候,我是不愿意和邻居交谈的。反之,奶奶才搬来没几天就已经与街坊邻居打成一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小时后,奶奶悄悄地探出头,“我去楼上看看。”“看啥呀?疫情呢多危险!”奶奶迅速拿起口罩酒精,无奈怕她与人家起冲突,我只得跟着。来开门的是个阿姨,脸色并不太好,透过门缝,她打量着我和奶奶,待确认不是生面孔,放下心来,望着奶奶道:“姨,你们这是有啥事啊?”沙哑的嗓音不难听出她的坏情绪。”没事没事,就问问你们家最近有没有余粮,过得咋样?”“挺好的,你们是缺啥吗?说着她从桌子上拿起几袋面,“我们家人少,吃的少,这些给你们。”“不不不,我就串个门而已,疫情长时间呆在家里心里闷,容易心情不好。”话说到了阿姨的心坎上,她连连点头:“是啊,我家孩子老是捣乱,我就好训他.”“孩子跟大人之间要好好沟通啊!”看着奶奶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与孩子沟通的经验,以及阿姨一副受益匪浅的样子时,意外与震惊在心中交织升腾,涌起一种莫明的情绪,这就是“社牛”的魅力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后的时间里,争吵渐少,传来的脚步声也变得欢愉轻盈,我多次向奶奶寻求方法,她却总是淡淡一笑,“年轻人啊,沟通这堂课你得慢慢儿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封后的我们重获自由,最开心的就是奶奶,推着小车,四处逛逛聊聊的生活再次回归。她似乎成了小区的“人脸识别”,只要看到脸,她便能迅速说出名字。小到几岁大到几十岁,几次旁听时,我发现在“牛”的背后是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侃侃而谈的技艺归结于她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是研究几个小时的棋局,是用心培养的小菜苗,自信便是她“社牛”的根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的路还有很长,奶奶说的没错,沟通这一课我得慢慢儿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