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君山三日游之四:老君山

阮福海

<p class="ql-block"> 26日早七点出发开往老君山景点,九点半到老君山景区大门,导游买票,我们下车上厕所,并在老子骑青年雕像前拍照。</p> <p class="ql-block">  十五分钟上车来到老子巨型铜像前,我们三人分别在众妙门和铜像前拍照。此处景点很精致最前面是约二十米长高约五米的镌刻道德经全文的壁墙,与之相对的是规模相同的横书老君山的扁墙,后面是众妙门的石质牌坊,再后空石拱桥,是一座庙宇,越过庙就是铜像广场。铜像的总高度为59米,其中像身高度为38米‌。‌老子铜像由288块锡青铜铸造,重达258吨,铜像座基四周刻满了道德经的铭文锦句。该铜像于2014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收录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高的老子铜像”。</p> <p class="ql-block">  四十分钟后上车到老君山一级中林索道上山到中天门,再坐二级峰林索道到十里画廊。下了索道看到这奇异风景拍下第一张风景照——天儿望月</p> <p class="ql-block">  穿越百米遂道,眼前豁然开朗,延绵无际的山峦,色彩斑斓的群山,异峰耸叠,绝壁林立,山势高峻雄伟,山势险峻,云雾缭绕,岩峰嶙峋,景色优美,沿途景观星罗棋布,相映成趣,形成了一步一景,景景各异的神奇景象。十里画廊是老君山自然风光的精华,名不虚传,行走在这里,充分感受到“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十里画廊尽头是伏牛山主峰伏牛峰。伏牛山的主峰是鸡角尖,海拔2222.5米‌。登上伏牛峰,明显的感觉就是高处不胜寒,冷风凛冽。站在伏牛峰顶,一览众山小的含意得以最好的诠释,众山皆小我。金顶道观群尽收眼底。伏牛峰顶,面积不足50平方米,耸立一座石亭和石碑。石亭南北楣梁上分别是黑底金字“无为”“观海”的扁额,这里的海大底是云海。石碑高约六米,石质呈浅灰色,书写“伏牛主峰”四个红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  下了伏牛峰来到一个垭风岔路口。风,尽显垭口的特色。大风吹走雾气,金顶道观群,清晰无比,如一幅AI画,美不胜收,尽显眼前。</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下行栈道,来到南天门。南天门建于唐朝。南天门建在两座高耸入云的两山之间,宽不足五米,仰望时,有满满的天上人间的感觉。爬66级台阶,穿过牌坊,左右是钟楼和鼓楼,击鼓撞钟是十元九下。</p> <p class="ql-block">  来到老君庙。‌老君庙建于汉朝三国时期,正式创建于隋末唐初‌‌。来到老君庙我第一感受的是香火旺盛,香烟袅袅,游客和香客摩肩擦踵,观赏、作揖、叩拜的人群各抒其愿。道教文化特别浓厚。</p> <p class="ql-block">金顶道观群很紧凑,包括老君庙、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钟鼓楼、南天门、朝阳洞、大道院、神道天桥、回廊等,全部集中在不到一平公里的方寸山顶。金殿、玉皇顶、亮宝台全是2007年的建筑,主要采用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风格,和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修建的老君庙、道德府很相融和谐。老君庙是道教始祖李耳(老子)的归隐修炼之地。北魏时期,老君庙在老君山上建立以纪念老子。唐贞观年间,老君庙得到了皇封,并修建了铁顶老君庙‌。还有很多在建殿宇。</p> <p class="ql-block">  玉皇顶和亮宝台分别建在老君庙的左右两侧山顶,不足百米相望而建。爬145级台阶就可登顶。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良机。登顶台阶很窄很徒,只能单行上,人特多,是爬两步息两步,所以登顶就特别轻松。来到山顶在被风处,把预备的衣服又穿上,才暖和点。站在玉皇顶、亮宝台和在伏牛峰的感受相同,众山都在我脚下,正如伏牛峰上亭子的对联所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站在玉皇顶、亮宝台、观金顶建筑群,真是一幅清晰精美的画卷,美伦美奂。老君庙和道德府之间的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充分表现了宗教爱国的原则。玉皇顶、亮宝台、金顶都金壁辉煌,都建在绝壁山顶,彰显神圣的地位。据说金顶用近四十公斤的黄金镀铬表层。</p> <p class="ql-block">  老君山游玩,我感觉是我多年旅行中少有的十分满意一次。十里画廊,尽享群山起伏延绵、翠绿如画的美丽。伏牛峰、玉皇顶让我得到“众山皆小我”的满足。玉皇顶、亮宝台、金顶的辉煌,彰显国泰民安,繁华盛世的国运及日益强盛的国运。南天门、老君庙、道德府呈现了厚重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与文明。</p><p class="ql-block"> 十七号上午十点半结束全和所有游览。开始返程。于当晚九点回到盱眙。兴奋使然,三个老同学又在酒馆小酌二两。</p><p class="ql-block"> 三天的游玩,十分开心和满意。吃的好,住的好,玩的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