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美术双年展》又双年

赧郎山人

<p class="ql-block">  距上次双年展,花开花落又两秋。在黄叶金秋时节,我又来到汉阳琴台美术馆,门可落雀,几个青年懒洋洋地或蹲或座在门口台阶上看手机。进得馆内,少有观众,可能因为要收30元门票之故?我因享受老年待遇而免门票,说实话,就如我这铁杆美术爱好者,如真要收我30元门票,我是绝不会转三道地铁,两道公交来观展的。在当下经济状况中,美术以最快的频律感知到这种脉冲。</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双年展,可用熟视无睹来形容。为了更好地说明内容,我最好先不加评论,请看作品:</p> <p class="ql-block">  走马观花,穿梭而过,一天之内(实则只用5~6小时)跑了二地二馆,总结为:①大,②旧,③空。可能真因为熟视无睹的原因,总之没一件作品留下深刻印象,更没一件作品让人留恋忘返。</p><p class="ql-block"> ①大:几乎有2/3的作品巨大,国画丈2大的幅面,在这里只能算小中等。难怪有人说,当代作品花费巨大。②旧:是几无创新,所有雕塑,装置,影像等,几乎似曾相识。看来当代如想玩出花来,也难如登天,因所有门窗路径,早己有捷足先登。③空:是作品无甚内涵,或少有小情小调。如一幅关爱小鸟的作品,它在当前人们无就业,生活无着的囧境下,显得做作无情,连人的情况都没解决,它的描述就显得十分苍白。</p><p class="ql-block"> 但在这清冷之中,见有一妇女带着3~4名小朋友,逐幅欣赏作品,她们安静,认真,新奇地望着这一切,一切都有希望!未来双年展也许就有她们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经济基础决定一切,文化艺术是它的反咉!愿艺术的春天再次破寒而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