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南疆之旅的第二天,喀什古城如同一位神秘的老者,静候着我们去揭开它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早餐(九点天刚刚亮)后的阳光,给喀什古城那土黄色的城墙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古城城墙边的道路前行,心中满是对即将到来的开城仪式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抵达喀什古城东门时,眼前早已是人头攒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都在翘首以盼这场独特的文化盛宴。</p> <p class="ql-block">10:30,开城仪式拉开了序幕。主持人那充满激情的欢迎词,仿佛是打开古城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男女们,用悠扬的歌声和奔放的舞蹈,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每一个舞步,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维吾尔族人民内心深处的欢乐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整个开城仪式由四个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旁白、对话、舞蹈、杂技等艺术手段巧妙融合,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在眼前徐徐展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也在这一方天地间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那欢快的节奏和灵动的舞姿,不仅仅是表演,更是维吾尔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一种表达。虽然仪式仅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却如同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探古城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开城仪式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对面的高台古民居。这座坐落在喀什古城东南侧的古老建筑,就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它矗立在黄土高崖之上,有着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它矗立在黄土高崖之上,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从喀什城墙上远远望去,其内部建筑层层叠叠,原生态的风貌仿佛将时光凝固,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岁月。据说,这里至少从汉代起就有人居住,东汉名将班超、耿恭也曾在此留下过他们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土陶作坊更是有着近800年的历史,其中还有一处四、五百年前的土陶作坊至今仍保留着。当地细腻的黄土,孕育出了这古老的土陶工艺,每一件土陶制品,都像是这片土地的灵魂结晶,无声地诉说着高台民居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历经百年风霜与地震带上的几次大震荡,高台民居成为险象环生的危城。“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水管墙上挂,解手房上爬”一度是这里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遗址保护、民生改善、文化弘扬……</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有着独特的特点,老城核心区,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居高性”让它在地理位置上显得尤为突出,在历史的长河中,喀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高台民居就像是一个守望者。</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这里是《追风筝的人》的取景地,可以体验到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比如土陶、扎染、铁艺等等。</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沉浸其中,感受着这座老城的呼吸与心跳,探寻着它深藏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