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配水庫

芳子

<p class="ql-block">  配水庫位於主教山上,在地鐵站石硤尾A出口,沿着山路行走,樹木味,路邊杂草味伴隨清風送爽,大约走了十幾分鐘,便到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前深水埗配水庫在停用多時後被重新發現,讓人得以一窺這座結合歐洲傳統風格花崗石柱與仿羅馬紅磚拱券的建築,更可藉此了解香港百年間的供水歷史,深入認識香港歷史鮮為人知的一頁。</p> <p class="ql-block">  花崗石柱搭紅磚拱券 ,糅合歐陸工藝與羅馬特色。</p> <p class="ql-block">  該配水庫動工於1903年2月,啟用1904年8月10日。源於香港開埠初期的供水需要。當時九龍半島主要依靠地下水供水,但隨著人口增長,地下水不敷使用,於是當時英殖民地香港政府開展香港少有參照羅馬建築風格修建的建築。</p> <p class="ql-block">  配水庫建在主教山山崗,整片混凝土天花由108條排列有致的花崗石柱支撐。而構成古典風靈魂的紅磚拱券,是以歐式砌法砌成,並模仿了羅馬的公共建築風格。</p> <p class="ql-block">  參觀完,我們沿著舊路往回走,打卡,玩耍,非常惬意,輕輕鬆鬆又度過了一天,這大概就是今天我們的生活模式吧。</p> <p class="ql-block">  取悅自己,快樂高於一切,一輩子很短,快樂就好,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忘記煩惱,與人為善,保持年輕心態,好好享受别浪費大好時光。</p> <p class="ql-block">编輯製作 芳子</p><p class="ql-block">拍攝咱仨</p><p class="ql-block">30-10-20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