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数学 连加连减的故事

南阳市第三十二小学

<p class="ql-block">  《连加连减》这节课的定位是什么?从教材的整个体系来看,这是一节计算课,这节课的学习是为学生接下来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作计算方法上的预备;但从学生认知层面来看,这应该是一节概念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连加”和“连减”这两个概念。</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情境的解读,用讲故事和画示意图双管齐下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原来……先……再……”这一动态的过程,将生活情境与连加连减建立密切联系,从而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需要分两步,即从左往右算。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是按教材讲过课后,我发现学生理解得不太好。</span> 所以 课后,我们进行了画数学:画连加的故事和连减的故事。</p><p class="ql-block">01 先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连加连减故事:</p> <p class="ql-block">注意最后一幅图,是动态的连减。</p> <p class="ql-block">在静态的表示中,大部分孩子都用上了“大括号+问号”的方式,从原来的两部分变化为三部分的合起来,从这些“画”中可以体现孩子们理解连加的本质就是加法。在连减图中,我们能看到两点:一是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减法(划线和虚线框),体现去了两次,对应上了连续两次减。</p> <p class="ql-block">加减混合大部分也是静态图,画过图了感觉掌握得还行。</p> <p class="ql-block">两幅动态图,你能看懂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