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诗意,教研唤灵思——集宁区和顺小学“国培计划(2024)”旗县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跟岗实践活动

<p class="ql-block">  一阵秋雨,带来一场诗意的邂逅;一缕秋阳,开启一段语文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今天,语文骨干教师们欢聚一堂,共同就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和走向进行探索和实践,在一堂堂精彩的课程中逸兴遄飞、在一幕幕灵感花火的碰撞中激情飞扬。</p> 一、精彩课程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赵晓宇老师激情澎湃的主持,一堂堂精彩的课程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p><p class="ql-block">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伴随着王东倩老师娓娓道来,由世间万物生发到人类本身,借课文《夏天里的生长》劝诫同学们也要抓住人生中的好时节,努力成长。</p> <p class="ql-block">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文字在人们的交流沟通中起到重要作用,它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却能够寄托思念,抒发情感,联络信息。</p><p class="ql-block"> 刘亚璐老师的《学写留言条》一课,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学写,体会留言条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之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青史功勋谁记宗,凯风能扬无疆界。”——《青史诗》</p><p class="ql-block"> 革命岁月,无数先辈浴血奋战,牺牲宝贵的生命打拼一个光明的未来。新时代,需要我们来讲述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守护愈久,感受愈深。张洋老师讲述“追寻英雄事迹讲好中国故事”带领孩子们一起追忆红色岁月,感念美好生活的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的许多时刻,坏事和好事的转变只在一瞬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p><p class="ql-block"> 《玲玲的画》一课中李红丽老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刻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与思想转变,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生活的智慧和启迪。</p> <p class="ql-block">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p><p class="ql-block"> 张桂霞老师通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憎恨。激发起同学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p> 二、交流研讨 <p class="ql-block">  随后的会议中,围绕刘云霞老师的讲座“大单元的交流探索与实践”和张洋老师主持的交流研讨活动展开。</p><p class="ql-block"> 刘云霞老师展示了《大单元整体教学探索与实践》,用道德与法治课《我和我的同伴》为例,讲解了了如何以大单元的思路构建单元整体教学,依标扣本,将教材进行横向与纵向分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交流研讨环节中,张洋老师分别以《大单元背景下如何进行进行作业设计》、《语文学科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素养导向下教学目标落地生根》和《大单元任务教学与单篇教学融合》四个主题展开交流分享,直面大单元教学中老师们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将和顺小学语文教研组的实践经验与老师们进行分享,让大家明白怎样高效地进行大单元教学,如何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语文里的根本任务。</p> 三、参观游览 <p class="ql-block">  集宁区和顺小学的责任督学范霞走进校园,对我校的眼保健操、课间操、随堂的体育课进行的督学检查,同时召集全体校领导和所有体卫艺相关老师,对于我校整体体育工作和课外活动工作开展做了交流,并且对我校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今后,我们在体卫艺工作中更加努力,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得到更大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夕阳西下,充实的一天结束了,大家的脚步轻轻敲打着路面,奏出一曲离别的歌,但是相信重逢不会遥远,我们将在语文探索的道路上再次相会!</p><p class="ql-block"> 和顺平安,平安和顺。让我们一起做愉快平安的和顺人!</p> <p class="ql-block">撰稿:吴迪</p><p class="ql-block">编辑:裴丽琴</p><p class="ql-block">初审:秦芳</p><p class="ql-block">复审:王芳</p><p class="ql-block">终审:巩建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