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马路上灯火辉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大街小巷人来人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披上了节日的盛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 对于沈阳的概念,最初是从李玲玉演唱的《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歌曲开始的,曲调圆润甜美,歌词朗朗上口,至今记忆犹新。因此,很早也就有了到沈阳看看的期待。只是前些年在单位上班,虽也有年休假,但终归一直没有成行。直至2024年9月25日晚上,才终于第一次来到了久闻大名的沈阳。</p> <p class="ql-block"> 沈阳的酒店安排在沈阳站西侧2-300米的IU快捷酒店,早上起来,7点下楼先到沈阳站前广场上溜了个弯。</p> <p class="ql-block"><b>沈阳站</b></p><p class="ql-block"> 沈阳站始建于1899年,原名谟克敦,后改称奉天驿。1946年4月奉天驿改为沈阳南站,1950年5月沈阳南站正式改名为沈阳站。地址在沈阳市和平区胜利南街2号。</p> <p class="ql-block"> 沈阳站的设计模仿了东京火车站,典型的日本辰野式建筑风格,经过扩建和改造后,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并在后方增建了拱形的候车大厅,既美观又实用。</p> <p class="ql-block"><b>站前广场西侧的“太阳灯”</b></p><p class="ql-block"> 虽然沈阳站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但样式、比例、色彩等方面仍延续原有的建筑风格,穿梭于此,仍可以品味到“百年沈阳站”岁月余韵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 沈阳站周围有许多百年老建筑,包括沈阳饭店、铁道1912饭店和沈阳医药大厦,这些建筑都以红色墙体和白色边线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b>满铁奉天地方事务所旧址</b></p><p class="ql-block"> 在沈阳火车站对面,有一座具有独特造型的砖混结构老建筑,它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满铁奉天地方事务所,</span>建于1912年。该建筑为典型的欧亚风格,其与沈阳站、医药大厦彼此呈对称形状,构成了沈阳近现代重要建筑群之一。现为沈阳铁路1912宾馆等。</p> <p class="ql-block"> 沈阳站广场回来,在IU酒店楼下东侧的门面上一个小餐馆吃了早餐,又回酒店把行李箱寄存前台。8:00时整,旅行社安排的出租车已到,我们按约定上车,去往沈阳故宫西大门。</p> <p class="ql-block"><b>大清宝泉</b></p><p class="ql-block"> 今早在沈阳西门外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文静的20来岁姑娘,叫赵赵。我们比约定的8:55时早到了半小时,她让我们在附近转转,沈阳故宫9点才开门。</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又等来了2组客人,一组是一胖一瘦2个大学生样的女孩的,另一组是一个紫衣女孩跟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连我们6人聚齐,这时才刚刚9点,然后赵赵引导我们到入口处排队。</p> <p class="ql-block"><b>沈阳故宫</b></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它不仅是中国现在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b>沈阳故宫门口的下马碑</b></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布局十分严谨,充满了中华文化精髓。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p> <p class="ql-block"> 由于沈阳故宫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建设,从而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span style="font-size:18px;">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分述如下:</span></p> <p class="ql-block"> <b>东路</b>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后修建,主要建筑有大政殿与十王亭,展现了满族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 <b>中路</b>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续建,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b>西路</b>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主要建筑文溯阁。</p> <p class="ql-block"> 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整个建筑群由70余座、300余间房屋组成,共有20多组院落,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皇家宫殿之一。</p> <p class="ql-block"><b>崇政殿</b></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从崇政殿入口刷脸进去,参观这幢金碧辉煌、庄严肃穆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宝殿“。</p> <p class="ql-block"> 崇政殿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崇德元年(1636)定名为崇政殿,是清太宗皇太极日常临朝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臣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崇政殿位于沈阳故宫中路前院正中,是沈阳故宫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1636年,皇太极在此举行了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标志着清朝的建立。</p> <p class="ql-block"> 崇政殿作为清朝初期的重要政治中心,是举行盛大朝会的地方。殿内陈列的金漆云龙屏风、透雕金龙宝座等都是珍贵之宝。金銮宝座前悬挂着乾隆皇帝手迹的匾联。清迁都北京后,皇帝每次东巡盛京祭陵时,都在崇政殿举行隆重庆典。</p> <p class="ql-block"><b>清宁宫</b></p><p class="ql-block"> 清宁宫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6),为盛京皇宫中宫。东稍间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寝宫;西四间为宫廷内举行萨满祭祀的神堂和皇帝宴客之所。</p><p class="ql-block"> 当地人把沈阳故宫后妃居住区称为崇德五宫“四合院”,即:正房是皇后清宁宫,两侧对称厢房分别住着东宫关雎宫的宸妃海兰珠,西宫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和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p> <p class="ql-block"><b>清宁宫内设</b></p><p class="ql-block"> 皇后哲哲居住的清宁宫为五开间正房。外观上,它的门开在东次间,而不是正中。</p><p class="ql-block"> 清宁宫内,西屋部分没有隔断,像大通间。三面的万字炕,冬天可以取暖。西边有牌位。殿内有两口大锅,是可以取暖,但更重要的是萨满祭祀煮黑猪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迁都北京后,皇帝东巡盛京时仍循旧制在此举行祭祀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 东梢间为寝宫,南北都有炕。皇太极即是在清宁宫南炕“无疾而终”的,按现代医学,应该是心脑血管疾病。</p> <p class="ql-block"><b>关睢宫</b></p><p class="ql-block"> 关睢宫也称东宫,仅次于正宫。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6),清崇德元年(1636)定名关睢,是清太宗皇太极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寝宫。海兰珠为中宫皇后侄女、永福宫庄妃之姊,她们均出自蒙古科尔沁同一部落。</p><p class="ql-block"> 海兰珠和皇太极在这里度过一段幸福时光,其在皇太极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情,也成为了这段历史中一段动人的佳话。</p><p class="ql-block"> 据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兰珠曾生过儿子,可惜不足周岁就夭折了,否则,也就没有福临什么事了。如今关睢宫的每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诉说着她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b>永福宫</b></p><p class="ql-block"> 永福宫俗称“次西宫”,是皇太极庄妃居住的寝宫。永福宫寝宫的外间,和关雎宫外间布置相似,面积小些。有万字炕、神位、仕女居所、两口大锅。</p> <p class="ql-block"><b>庄妃像</b></p><p class="ql-block"> 庄妃,即后来的孝庄太后。她非凡的能力和智慧,在清初辅佐了顺治和康熙两位幼主,对当时政局的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皇太极的第九子、清世祖顺治帝就是出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b>永福宫内设</b></p><p class="ql-block"> 孝庄文皇后,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落公主,是科尔沁贝勒宰桑的次女,中宫皇后哲哲的侄女,关雎宫宸妃海兰珠的妹妹。她生于明万历41年(1613年),13岁时嫁给皇太极,并于崇德元年(1636年)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p><p class="ql-block"> 最得宠的是关雎宫宸妃,最有福气的是永福宫庄妃。在皇太极的五宫中,庄妃的地位虽然不是最高,但她的影响力和作用却是无可估量的。她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之一。永福宫作为她的寝宫,更是承载了她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b>凤凰楼</b></p><p class="ql-block"> 凤凰楼位于崇政殿之北,原名“翔凤楼”,为清宁宫内院的门楼。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是皇帝后妃便宴和读书之处。</p> <p class="ql-block"> 凤凰楼高三层,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为三间,是清代沈阳城内最高建筑,“凤楼晓日”为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历代皇帝东巡盛京时,都会登楼观景并赋诗咏怀,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紫气东来”匾额。</p><p class="ql-block"> 凤凰楼由于其高度和视野开阔,凤凰楼成为了观赏全城景色的绝佳位置。它不仅是盛京(今沈阳)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空间构图上起到了前后院落的联系与过渡作用,成为整个皇宫建筑群及当时盛京城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b>东掖门</b></p><p class="ql-block"> 平时沈阳故宫东路的正门不开,须从沈阳故宫中路东掖门进入东路。对应的,通往西路的还有个西掖门。</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原来的匾额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的旧制,而中路东掖门、西掖门是1991年增建的,匾额则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以区别与原有建筑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东路建筑是沈阳故宫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主建筑是清帝日常办公和举行大典的地方“大政殿”。殿外是呈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统称十王亭(大臣议政之处)。</p> <p class="ql-block"> 东路大政殿、十王亭这些建筑格局风格好似少数民族的帐殿,就像固定起来的帐篷,蕴含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脉络。</p> <p class="ql-block"><b>大政殿</b></p><p class="ql-block"> 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大政殿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政殿的房脊上,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有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 大政殿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1644年,6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命摄政干多尔衮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完成了满清的一统大业。</p> <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下,来到后花园,接下来穿过后花园去参观西路。</p> <p class="ql-block"><b>御花园</b></p><p class="ql-block"> 后花园是故宫的“后苑”,也叫“御花园”。后苑有碾房3间、磨房3间、仓房28间,凉亭一座等。28间仓房建于康熙年间,归盛京内务府管辖,贮存当地皇庄交纳的人丁口粮和牲畜饲料。碾房、磨房是为后宫皇帝及其后宫制作食物之用。</p> <p class="ql-block"><b>琉璃影壁</b>(照壁)</p><p class="ql-block"> 从中路的西掖门也可进入,来到故宫西路。西路故宫里的照壁,红墙与琉璃雕花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西路与中路分隔的围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宫墙,吸引不少人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西路建筑为清入关后续建,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建于1782年至1783年。</p> <p class="ql-block"><b>文溯阁</b></p><p class="ql-block">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82—1783),建筑形式仿宁波天一阁,前有戏台、嘉南堂,后有仰熙斋,斋后为芍药圈、梧桐院等9间房。外观两层,阁内三层。阁名“文溯”,取周诗“溯澗求本”之意,以符合沈阳为清朝“发祥之地”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文溯阁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据说是依五行学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p><p class="ql-block"> 文溯阁原为存贮《四库全书》而建。然而,1966年因中苏关系紧张,《四库全书》移存在甘肃后,却至今未归,让沈阳故宫好生难堪。</p> <p class="ql-block"><b>太平车</b></p><p class="ql-block"> 从文溯阁穿过一个宫门即是嘉荫堂。嘉荫堂建于乾隆四十六年,是皇帝与皇后太后看戏赏剧的地方。嘉荫堂内西侧展出的这辆“太平车”,又叫佛车、七宝车,是清代盛京实胜寺举行“跳布臣”仪式时,从北塔法轮寺接送“迈达里佛”的专乘。</p> <p class="ql-block">西掖门</p> <p class="ql-block"><b>大清门</b></p><p class="ql-block"> 在前街东门往西走,过了一个高大的跨街牌坊,便见到了沈阳故宫的正门。沈阳故宫的正门就是大清门,俗称午门,建于天聪六年(1632年)之前,为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门上横眉有匾额四个金黄大字“沈阳故宫”,由郭沫若手书。</p><p class="ql-block"> 正门左侧买票,从侧门进入,过了大清门(清朝官员入宫朝拜的必经之路),两旁分别是 “飞龙阁”和“凤翔阁”。再往前走,在中轴线大清门后,即是“崇政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再细说。</span></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故宫正门的街上,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跨街牌坊,东侧是“文德坊”,西侧为“武功坊”,俗称“东华门”、“西华门”。</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南侧的沈阳路,东起抚近门(俗称大东门),西至怀远门(俗称大西门),人称“清代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 横跨沈阳路上的文德坊、武功坊,既是沈阳故宫两大标志性建筑,也是“清代一条街”上的重要景观。</p> <p class="ql-block"> 除了文德坊、武功坊,这1300余米长的街路上,龙楼凤阙,参差巍峨,亭台殿阁,起伏开合,酒肆商馆,杂陈错落,商盘夏鼎,争辉斗色。</p> <p class="ql-block"><b>通天街</b></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门前东西是“清代一条街”(沈阳路),而由沈阳路(大政殿前)往南还有一条直通张氏帅府的通天街。</p><p class="ql-block"> “上可通天驾祥云,下可入地驭英魂”。明代的通天街,贯通南北两座城门,全长2000多米。</p> <p class="ql-block"> 2013年,沈阳开始建设通天街三大广场。2015年,正式竣工后,广场将沈阳故宫与张氏帅府连接在一起,一路畅通,形成一条可以感受到从盛京皇城穿越至近代民国万种风情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天大道”。</span></p> <p class="ql-block"><b>张氏帅府</b></p><p class="ql-block"> 跟着领队赵赵,走马观花,参观完故宫,跨过沈阳路从故宫前街广场往南,迎着骄阳往张学良故居(也有叫“张氏帅府”),去寻找清凉。</p> <p class="ql-block"><b>张学良旧居</b></p><p class="ql-block"> 张学良旧居,又称张氏帅府、大帅府或少帅府,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旧居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9月,民国五年(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旧居是东北地区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名人故居,包括雕梁画栋三进四合院、恢宏气派的大青楼、中西合璧的小青楼,有秀丽古香的假山花园,还有帅府办事处、红楼群、赵一荻故居等。</p> <p class="ql-block"> 红墙之外,一朝盛京。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秋日的张学良旧居,在风和日丽的蓝天下,散发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走进旧居,仿佛回到了那个动荡而又充满激情的年代。这座承载着民国风情的建筑,宛如岁月的使者,静静地诉说着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青砖黑瓦的楼宇间,触摸旧时的风月。</p> <p class="ql-block"><b>福运满门</b></p><p class="ql-block"> 这是张学良旧居的一扇门,可谓“福运满门”。蝙蝠寓意福,云朵象征运,蝙蝠、云彩合起来就是福运。整扇门上,蝙蝠图案形象生动,展翅欲飞,寓意着吉祥和好运。云朵轻盈飘逸,仿佛在空中自由飘荡,灵动和柔美。</p> <p class="ql-block"> 院子内,门廊宽敞,石阶错落有致,每一块青石与石狮都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客厅中,红木沙发、桌椅与古典茶几相得益彰,流露出一种温馨而舒适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苍翠的树荫,洒在古色古香的屋梢廊檐上,形成斑驳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 白云如絮,伸向蓝天的古树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旧日的故事树。</p> <p class="ql-block"> 穿过二进院落便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大青楼。</p><p class="ql-block"> 大青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假山南面门上刻有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匾额,北面为“慎行”。假山上有亭洞和石阶,四周长满梧桐、皂角树,假山门洞正对大青楼正门处,为张作霖亲自指挥建造,具有防御作用。</p> <p class="ql-block"><b>大青楼</b></p><p class="ql-block"> 大青楼为仿罗马式建筑,因该楼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整体建筑富丽堂皇,外部立体浮雕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内部主要房间的笔画装饰技艺独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办公室、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卧室、起居室、客厅、厨房等日常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晚年生活影像及其用过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位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p> <p class="ql-block"><b>赵一荻旧居</b></p><p class="ql-block"> 赵一荻故居位于旧居院落外,是一处充满历史韵味的居所。</p> <p class="ql-block"> 赵一荻故居体现了赵一荻女士的生活品味和独特个性,同时也见证了她与张学良将军的深厚感情。在这里,可以看到她的许多生活痕迹,如她的书房、卧室、客厅等。书房内摆放着各种书籍和文具,卧室内则布置得温馨而舒适,客厅里充满了艺术气息,墙上挂着精美的画作和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64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一荻结婚典礼后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时光似乎被温柔地挽留,在赵一获旧居前洒下了一片静谧和诗意。</p> <p class="ql-block"> 历史低语,文化生辉,繁华与古韵交织,清朝与民国相望,当我们穿越时光,见证完少帅与赵四小姐的美丽爱情,岁月的阳光已照过上午11时了。</p> <p class="ql-block"> 赵赵的解说与领队任务已经完成,大家在帅府门前各自道别。感谢2个多小时的讲解,沈阳姑娘——赵赵!</p> <p class="ql-block"> 离开帅府,打开导航,由南顺城路往东,至朝阳街左转往北,准备去沈阳中街去逛一逛。</p> <p class="ql-block"> 沈阳终究是古城,与其他城市相比,朝阳街两侧的建筑仍尽显皇城风彩。</p> <p class="ql-block"> 走近沈阳中街路口,还时不时看到一两个“皇太后”、“格格”款款而过。</p> <p class="ql-block"> 华美达广场酒店(白楼)与隔中街而立的亚朵酒店(红楼),仿佛一对高挑的姐妹,一个洁白如玉,一个红衣及地,十分漂亮。</p> <p class="ql-block"> 哦,中街,是皇太极的盛京,是张作霖的奉天,是今日我们眼里的沈阳。</p> <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过沈阳中街,说是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是全国示范步行街,全国首批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有“东北第一街”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b>沈阳.中街</b></p><p class="ql-block"> 沈阳中街原称四平街,是沈阳历史悠久、交易繁华的商业区,建成于1625年。自明清开设以来,距今已有四百余年,中街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传奇,已成为沈阳繁荣发展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沈阳中街商业街区由中街路、小东路、小西路组成,全长1900米,其中,中街街长579.3米,宽11.7米。</p> <p class="ql-block"> 中街是一条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交织的步行街。各种时尚的现代商业店铺鳞次栉比,国际大牌与本土特色商店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景观。</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旁也保留着许多古朴的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中式建筑的典雅之美。</p> <p class="ql-block"> 中街里的小吃街上,阵阵香气扑鼻而来。烤得滋滋冒油的羊肉串,外酥里嫩的炸鸡排,热气腾腾的麻辣烫……每一样小吃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人垂涎欲滴。</span></p> <p class="ql-block"> 中街步行街周边有众多大型商场,如沈阳春天、商业城、新玛特、0101流行馆、运动汇、中粮大悦城、皇城恒隆广场等。</p> <p class="ql-block"> 还有荟华楼、华金楼、盛京龙城、盛金百货,以及沈阳故宫和大帅府等历史景点。</p> <p class="ql-block"> 街心还设置了一些具有创意的景观小品和休息区域,供游客们拍照打卡、稍作休憩。</p> <p class="ql-block"><b>汗王宫</b></p><p class="ql-block"> 汗王宫,努尔哈赤的早期寝宫。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并建汗王宫作为居所。2013年4月,在该遗址上重建汗王宫。</p> <p class="ql-block"><b>铜行胡同</b></p><p class="ql-block"> 顾名思义,这里是一个铜器制品大市场。铜行胡同不仅仅是一条胡同,它同样承载着沈阳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b>沈阳站</b></p><p class="ql-block"> 从朝阳街至正阳街,走过这一段西中街,就在路边叫了网约车,12点半返回到沈阳站西侧的IU酒店。</p> <p class="ql-block"> 准备乘下午15:13-次日7:20时沈阳北至淮安Z158次卧铺火车返程回家。结束自9月10日晚19时出发,至9月27日上午8点半到家,往返总共计18天的超长“东北边境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