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情深话当年——苏州坦克团绍兴籍战友50周年联谊会

瞬间永恒lwl

<h5>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值此秋高气爽的季节,在欢庆苏州坦克团绍兴籍战友50周年联谊会的今天,44位战友和8位家属不辞辛苦,有的从南京、有的从苏州、有的从其他城市赶来,从不同的方向、不等的旅程赶到这里,积极参与本次战友聚会活动。</h5> <h5> 1974年底,我们响应祖国的召唤,来到素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坦克兵陆军之王"的苏州五峰山下的军营。在那里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那片土地上。从中,我们结下了难忘的战友情、兄弟情。我们曾记得,在新兵连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训练的场景。我们曾记得,一年一度西垮塘昼夜间实弹射击的场景。我们曾记得,夏练三伏,在太湖游泳训练和水上训练的场景。我们曾记得,炎热的夏天,在海上训练和演习的场景。我们曾记得,直属分队除了本专业训练外,奔波在训练、演习场上做好保障的场景。我们曾记得,那年安徽广德的训练、演习,整整一个夏天,都住在野外的帐蓬里,并进入一级战备的场景。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每年安徽山界拉练、训练演习的场景!当年那个兔子不拉尿的地方,晴天一片灰尘,下雨全是烂泥,训练回来都像个泥猴子。回忆这些,我们历历在目。这些苦和累,算不了什么。<br></h5> <h5> 我们苏州坦克团绍兴籍战友共74人,应征到苏州坦克团的70 人,其中上虞县20人,绍兴县50人,来自于城关镇、东湖区14人,平水区16人,越南区7人,钱请区13人,随后调入4人。我们战友中有5位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们是徐荣生、漏志根、金荣生、杨国九和杜百尧战友。我在这里代表全体战友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h5> <h5>参战战友代表发言</h5> <h5>为参战战友佩戴大红花</h5> <h5> 在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我们个个都写了参战申请书,有的战友上了前线,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立下了战功。你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向你们学习致敬!我们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身素质,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这与军嫂们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军功章有你们的一半!</h5> <h5> 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我们相继脱下了军装,结束了军旅生涯。带着梦想,带着期盼,回到家乡,回到了祖国需要的异地他乡,在不同的岗位上,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扬了军人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优良作风,发扬了军人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奋勇拼搏的精神,历经了风风雨雨,迈过了沟沟坎坎,品尝了失败的痛苦,也庆贺了成功的喜悦。最终,在平凡中实现了自我价值,为祖国的昌盛,为社会的发展,为家庭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h5> <h5> 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欢聚一堂,我们利用这次机会,敞开心菲,好好品味了这50年来的所见所闻,所遇所感。我们利用这次机会,好好聊聊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利用这次机会,好好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我们利用这次机会,好好谈谈,加深了战友情谊,增进沟通,加强联系,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多联系,多走动,多往来。<br> 敬祝各位战友及家属,家庭兴旺、幸福美满 ! 祝各位战友及家属,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平安健康!<br></h5> <h5>文字:骆春桂<br>拍摄:范志明<br>编制:李伟林</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