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基于跨学科背景下乡镇学校八年级文言文教学实践研究》第五次公开课活动

林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乡镇学校这片充满希望的教育天地里,跨学科教学正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基于跨学科背景下乡镇学校八年级文言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一路探索,于 2024 年10月15日 迎来了第五次公开课活动,此次由语文老师薛英岸担纲授课,带来了一堂与美术课巧妙跨学科结合的《答谢中书书》公开课,宛如一场知识与艺术交织的视听盛宴,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精彩的教学之旅吧。</p> 课前准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能在公开课上完美呈现跨学科教学的独特魅力,薛英岸老师在课前做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精心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文本解读上,薛老师对《答谢中书书》进行了逐字逐句的钻研,查阅大量资料,精准把握文章的字词释义、语法结构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明确了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领略文言文的精妙韵味,感受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难点则在于如何自然地将美术元素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信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薛老师主动与美术老师陈胜显展开多次研讨交流,共同挖掘这篇文言文与美术学科的契合点。他们从古代山水绘画的构图、色彩运用,到如何通过画笔展现文中所描绘的四季晨昏之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课堂上的跨学科融合筑牢基础。</p> 课堂实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上课铃声响起,薛英岸老师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讲台,以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开启了这堂精彩的公开课。课堂一开始,薛老师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我校举办了“最美书信推荐”大赛,活动旨在对中国从古至今的书信做一次集中展示,带领同学们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风景。我们班决定推荐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参赛,推荐环节需完成以下三个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务一:读书信音韵之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务二:绘书信画面之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务三:彰书信情思之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薛老师引导同学们对照课文,标注出文中的停顿、重音等朗读要点,提醒同学们注意文言文诵读时的平仄变化和韵律感。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大声朗读起来,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在个别朗读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每一位同学都尽力通过朗读展现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薛老师则耐心地倾听,针对同学们朗读中的优点给予表扬,对存在的不足给予细致的纠正和指导,鼓励大家反复朗读,在诵读中感受这封书信的音韵之美。</p> 在同学们充分领略了文章的音韵之美后,薛老师巧妙地引出了第二个任务 ——“绘书信画面之美”。薛老师先展示了几幅古代经典的山水名画,引导同学们观察画作中是如何通过构图、色彩、笔触等元素来展现山川河流、云雾霞光等自然景观的,启发同学们思考如何将《答谢中书书》中描绘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等美妙景象用画笔呈现出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欣赏完同学们的精彩画作后,薛老师带领大家进入了第三个任务 ——“彰书信情思之美”。薛老师引导同学们再次回顾课文内容,结合刚刚完成的绘画作品,深入思考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及通过书信这种形式传达情感的独特之处。</p> 课后研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开课结束后,课题组的老师们到会议室展开课后研讨活动。薛英岸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这堂课的整体教学思路、预设目标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薛老师谈到,通过这次跨学科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了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积极作用,尤其是看到同学们在绘画创作中展现出的对文章的独特理解,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时也意识到,在跨学科融合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平衡,以及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关注,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在跨学科任务中有所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接着,老师们纷纷踊跃发言,对这堂课的亮点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大家一致认为,薛老师的这堂课教学设计巧妙,三个任务环环相扣,从音韵到画面再到情思,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答谢中书书》这篇文言文,并且成功地将美术学科的元素自然融入语文课堂,实现了跨学科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多感官的体验中学习文言文,既有趣又高效。同时,针对课堂上存在的一些可优化之处,老师们也积极建言献策。有的老师建议在 “读书信音韵之美” 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朗读的形式,比如小组接龙朗读、男女分角色朗读等,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公开课活动虽已圆满结束,但它所开启的跨学科教学探索之旅仍在继续前行,激励着每一位教育者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为乡镇学校的学子们带来更多元、更精彩的学习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