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25日,从新闻上得知临临(临沂—临淄)高速全线贯通了。我喜出望外,终于可以看看山东人自己的起始猿人:沂源猿人,可以探索沂河的源头了。这些念头在我心里好几年了,是在参观博物馆时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新开通的高速路非常平坦,车辆很少。我是老司机新驾驶员,很久就考了驾驶证,市里人群流动,车来车往,甚至还有不守规矩的司机抢道……总之,我一直有这手艺,却很少展示。今天,我换下老公,开始体验驾车的快乐。在路两侧的山上大都有油绿的雪松、彤红的枫<span style="font-size:18px;">叶树、金黄的银杏树以及路边树上</span>挂满了黄灿灿<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柿子树,层次感很强,</span>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过好几个如激光的隧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过1个半小时的行程,到</span>达沂源县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位于鲁山南麓,以丘陵山地为主。</span>深秋时节,上帝的调色盘洒落在山林间,五彩斑斓!这就是我为何如此喜欢这个季节的缘故,它没有了年少的青涩,有的只是成熟与内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沂源溶洞群位于南</span>鲁山镇,景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入口在公路边上的半山坡上。刚停好车,热情的小主人(猫咪)就迎了上来。喵喵喵的围着我们讨要见面礼,比起峨眉山的猴子温柔多了。</span></p> <p class="ql-block">溶洞洞口位于山的半山腰。拾级而上,阳光暖暖的从枝叶间洒下来,有黄的、橘红的叶子不时的落下来,小风过处竟有一种让温暖包裹,抑或是周身都被镀上了一层穿越千年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干人洞(山东一号洞),因洞庭宽阔高大可容纳千余人而得名。曾发现旧石器文化遗址,<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周边洞穴中最古老的一个。洞</span>内共23尊佛像,10米以上的有5尊<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组“佛的故事”浅浮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导</span>游说:以千人洞为中心,周围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干人洞出来,转至后山,</span>顺着山势向上走了有300多级台阶,<span style="font-size:18px;">蜿蜒上达石龙洞,洞的对面有个简陋的</span>悬索桥,桥面用木条铺成,扶手用几根铁丝拉成,站在上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沟壑幽深,</span>危机感十足。洞的右侧,是鲁山,是泰山山脉的一个支脉,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和鲁国的分界线。远远望去,鲁山仿佛一个绵延起伏的绿色波浪。导游说:鲁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周末,当地人都会携家带口来“森林氧吧”,呼吸最清新的空气,感受最纯净的自然世界,寻觅祖国最美的无垠山川。</p> <p class="ql-block">在悬索桥尽头的左下方,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洞口。如果没有导游的话,谁都不会注意这个山洞。“这就是沂源猿人遗址”,导游说。“在这里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猿人化石,和著名的北京猿人同期。沂源猿人的出现,不仅揭开了沂源文明的首页,而且也推开了山东文明历史的大门。”我们带着疑虑打量着山洞,这么不起眼的小山洞,竟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出了最早的山东大汉</span>。洞穴面积约50平方米左右,洞口宽2米左右,高约5-6米左右,洞内略微倾斜,向内延伸5米左右,且越来越狭窄。很遗憾,洞内没有什么模型、图片或者装饰等让人仔细研读的东西,这就是极普通的山洞。<span style="font-size:18px;">填补了中国猿人地理分布空白的</span>伟大发现地,就这么毫无遮拦又万分突兀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却无从下手,无法理解,只有发动我们智慧的大脑,发挥想象力,一群着兽皮的猿人,擦着矛、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时光清浅,步履悠然,自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从悬索桥返回,我们跟着导游进了石龙洞。石龙洞以洞内数条天然石龙而得名,洞长218米,为厅堂式洞穴。洞内有双龟把门、龙王宫、银河相会、云霞岛、龙蛇相斗、长寿湖等等景观。钟乳石因氧化成了褐色,石筝、石柱林立,石花、石旗、石带、石幔、石瀑、石葡萄,多姿多彩。片状钟乳石,敲之发声。还有一些还在悄无声息的生长着石头。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p> <p class="ql-block">钟乳石</p> <p class="ql-block">出了石龙洞,我们来到离它不远的另一个洞口—养神洞。养神洞以玉皇大帝率各路神仙云游四海曾在此歇息的传说而得名。游程1800余米,景点68个,主要景点有石林、叠瀑、维纳斯、雄狮把门、唐僧取经、王母宫、玉皇大帝相形景观等。洞内非常潮湿,一路湿滑。导游说,今年雨水多,水从山体渗入洞内,进入秋季后依然有积水。看着被人们赋予了生命力的石头,越看越有意思,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象,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景象,这和我们的人生何等相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理解和行为。</p> <p class="ql-block">唐僧师徒四人</p> <p class="ql-block">石龙洞、养神洞都在半山腰,顺着山势往山下走,台阶挺陡,约百拾级,就到了山脚下的神仙洞。洞内由碧霞元君、观音菩萨、送生娘娘等雕塑组成,留给善男信女一个寄托。</p> <p class="ql-block">洞外一个大的红艳艳的“佛”字,雕刻在山体上,高10余米,宽6米。 看着很有佛性。溶洞内青辉淡淡,仙气袅袅,洞外林木繁茂,风景秀丽。<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活不也是这样吗,</span>一半是继续, 一半是忘却。忘不掉的是回忆,继续的是生活。</p> <p class="ql-block">告辞导游,下了山,肚子咕咕开始叫,不知不觉到了饭点了。三十几年朝九晚五的生活,早就把肠胃养成了钟点工。如今退休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活简单从容,但它</span>还是老习惯,不将就。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是深秋,回头看看走过来的路,</span>心头有许多感慨,无论得失,过去了就过去啦, 只有把握好当下才能够不遗憾未来。就像洞内和洞外,各有一方天地,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微笑前行,向阳而生!</p> <p class="ql-block">在返回的路上,我们寻找到田庄水库。它位于沂源西,<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958年,是</span>全省大型人工水库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静卧在鲁山之阳。</span>坝上有观光亭,青砖灰瓦,远眺水库,犹如一位蓝眼睛的睡美人,枕远山,荡云影,于天光中婀娜,摇曳着一身诗情画意。沂河,从田庄水库出发,经沂水、沂南、临沂城区、郯城等县市,终入黄海。全长574km,被沂蒙人民誉为“母亲河”。远古先民逐河而居,开始了最初的原始农业活动。如今,沂河两岸1000多万的沂蒙儿女,将沂蒙精神发扬光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依托</span>沂河,把两岸建设成生活休闲的名片,把文化底蕴铸成生命的摇篮。沂河托举了人们,人们也给沂河注入了灵魂。</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飞出一只歌,飘过蒙山高,流过沂水河……”歌曲《蒙山沂水》这样唱到。沂河对临沂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生活在两岸的人们而言,更是沂蒙山的风骨,沂河水的情怀。沂河,静静的流淌,那么明亮,那么悠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