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午7:30,乘高铁来到开封北站。站前广场有各色菊花搭成的金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让我们一行人初步领略到菊城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车行到酒店途中看到“大梁门”,在灯光映照下更显雄伟壮观。</p><p class="ql-block"> 大梁门即开封古城西门,始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年),北宋时又称“阊阖门”。明朝时期,朱元璋改开封为北京,为名都南京之陪都,改西门为大梁门。现如今的大梁门为1998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酒店安顿后即到著名的“鼓楼夜市”逛一圈,步行街两边建筑多为仿欧建筑,里边是各种专卖店。</p> <p class="ql-block"> 这是墙壁上由灯光打照的一首诗,真不愧是文化古都。</p> <p class="ql-block"> 看一看,你认识这篆体字吗?它是“美丽开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块是“文化开封”,对城市的定位相当准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名副其实的“灯火夜巷”!</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金字招牌”有点心动,一个游客在旁边也不断撺掇“好吃!真好吃!”</p> <p class="ql-block"> 于是,也买一份尝尝,果然好吃!脆而不酥的外皮,层层内裹鲜香不腻的碎羊肉。哇,好吃到停不下来!</p> <p class="ql-block"> 鼓楼,即开封鼓楼,又名谯楼,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鼓楼,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开封城标志性的古建筑。有“中国的钟楼在西安、鼓楼在开封”之说。</p> <p class="ql-block"> 东西檐下各悬巨匾一块,西檐下额题“声震天中”,东檐下额题“无远弗届”。</p> <p class="ql-block"> 鼓楼下就是繁华的夜市,人流络绎不绝,摊位有序排列,货品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叫卖声不绝于耳,好一处热闹所在。</p> <p class="ql-block"> 几经比较,来到著名的“老黄记”,品尝当地美食“灌汤包”、“胡辣汤”,味道不如想象的好。</p> <p class="ql-block"> 价格还相对公平。</p> <p class="ql-block"> 吃饱饭,再到“鼓楼”附近转转,消消食。</p> <p class="ql-block"> 霓虹灯下,接近午夜的鼓楼周围仍然人声鼎沸,一派盛世繁荣美景。</p> 大相国寺 <p class="ql-block"> 走出酒店不足百米,就是著名的“大相国寺”。相传他是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的故宅。公元712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大相国寺尤得皇帝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僧众数千人,是全国佛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 一进山门,前面的甬道上摆满了五彩缤纷的菊花,争奇斗艳,美丽非凡。</p> <p class="ql-block"> 左侧是鼓楼,供奉着关羽关二爷。右侧是钟楼,供奉着地藏王菩萨。据说钟声敲响时洪亮优美,声音清越,响彻全城,有“相国霜钟”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从前读《水浒》第一次读到“花石纲”,老百姓因为它而家破人亡,好汉们因为劫“花石纲”而逼上梁山。眼前的这块太湖石,就是当初宋朝皇帝钟爱的“花石纲”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天王殿,是清代乾隆年间所修,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门楣殿额是赵朴初居士题字。</p><p class="ql-block"> 两侧对联:</p><p class="ql-block"> 慈眉常开度化群生当来,</p><p class="ql-block"> 怒目降魔护国佑民扬善。</p><p class="ql-block"> 天王殿里居中供奉有一尊弥勒佛坐像,慈眉善目,笑逐颜开,坐在莲花盆上。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这也正是说明了弥勒菩萨的博大胸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王殿后面,是重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是大相国寺的主殿是清顺治年间修建的,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巨形铜像。气势恢宏,被誉为 “中原第一殿”。</p> <p class="ql-block"> 罗汉殿中心耸立的八角亭中,供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尊像系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是乾隆年间一名民间的无名艺人用了58年心血完成的艺术杰作。像高3米多,重约2000公斤,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间俗称 “千眼千手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二变相之一。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大相国寺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一读对联吧!</p> <p class="ql-block"> 看到眼前的雕像,你一定一下子就猜出那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是因为在《水浒传》中有个情节就是鲁智深因难守佛门清规戒律,从五台山下来后,经智真长老介绍来到东京大相国寺。</p> <p class="ql-block"> 寺内有多处劝善修行的文字,读一读,心内似有所悟。</p> 开封府 <p class="ql-block">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当年电视剧《包青天》中的这句唱词妇孺皆知,我们也因此了解到包青天和他的“工作单位”——开封府。</p><p class="ql-block"> 开封府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登基前均曾执政本府。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如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曾先后在此任职。那来到开封,怎可不去“开封府”走一遭?</p> <p class="ql-block"> 这里每天都有情景剧上演,让人们沉浸式体验古代府衙断案的情形,可谓好戏连台。</p> <p class="ql-block"> 每天上午九点,在“开封府”门前就会有“开衙迎宾”的情景剧上演。然而不到八点半,这里已经人前人海,人们纷纷抢占观演的有利地形,或占前排,或抢高台,扶老携幼,翘首企盼着演出尽早开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点整,衙门随着激越的音乐訇然中开,开道的锣声通通通地响起,衙役们手持开道锣、甩着响鞭、擎着旗子列队从开封府鱼贯而出,充分展示出大宋王朝府衙的威严、肃穆。然后以皇帝下旨的形式,颂扬了包公在位时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冤枉啊,冤枉!”随着一声凄厉的喊声响起,秦香莲拖儿带女踉踉跄跄来到包大人的面前陈述被自己的丈夫,如今的当朝驸马陈世美抛弃的冤情。包大人在接受诉状后,表示要回衙仔细审断,欢迎广大观众到府衙参观,节目暂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买好票后,被汹涌的人流裹挟着正式进入“开封府”。</p> <p class="ql-block"> 仪门是礼仪之门,也是开封府的第二道门,是官员整理仪表仪容的地方,官员不可从偏门进入,只能通过仪门才能进入大堂。仪门两旁各置一面鸣冤鼓和一面开道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仪门大殿你会看到一个很大的官印,上面刻有“开封府印”。这块大印模型是根据真实印章整体放大100倍制成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仪门是宽阔的庭院,庭院中竖立一块巨石,赫然镌刻“公生明”三个大字,意思是只有恪守公正,才能做到明察秋毫,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司法公正观念的象征。这就是戒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戒石背面铭刻“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据说是宋太祖的手迹。意思是,你们的俸禄都来自底层百姓的血汗。身居高位,欺压百姓是容易的,却瞒不过悠悠苍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戒石,便是正厅,又称“厅事”,也就是开封府的大堂,这里是开封府官衙的核心,是开封府长官审理要案、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30,包大人在“厅事”前庭院中接着审案,重现“铡美案”的情形。包青天不畏权贵,刚正不阿,虽有皇后做主求情,也一样把陈世美正法,为秦香莲主持了公道。演员演得正气凛然,观众禁不住为他拍手叫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现包公办案的场景,会让观众亲身感受古代司法的威严与公正。</p> <p class="ql-block"> 走进气氛庄严的大堂,正中悬挂有 “正大光明”四个字的匾额,左配“清正廉明”,右配“勤政为民”。匾额下的屏风上,汹涌澎湃的海水拍打着礁石,浪花四溅,气势磅礴,警示官员要官清似水。</p><p class="ql-block"> 堂上红木公案,摆放着文房四宝、惊堂木、签筒、令牌以及开封府的大印。案台两侧插列回避、肃静、龙图阁学士、奉御制差遣等虎头牌,更使大堂气氛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开封府有三把铡刀,分别是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p><p class="ql-block"> 龙头铡:最高级,用于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p><p class="ql-block"> 虎头铡:中等级,用于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p><p class="ql-block"> 狗头铡:最低级,用于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p><p class="ql-block"> 这些铡刀的设计者是公孙策,并由宋仁宗皇帝钦赐,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p> <p class="ql-block"> 梅花堂是包拯读书、休息和听民诉讼的场所。包拯曾在此升堂断案,留下了“包公倒坐南衙”的佳话。梅花堂内种满了梅花,每年梅花开放时节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梅花堂的名称来源于其内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和清廉。包公在此问案,也象征着他公正无私的品质。梅花堂不仅是包公断案的地方,也是展示包公文化和府衙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梅花堂”东北角地上发现一面神兽,身体横卧,悠闲躺着,据说它的名字叫“谛听”。谛听是龙的第七个儿子,耳朵非常灵敏。谛听也是地藏菩萨的坐骑,地藏菩萨非常喜欢它,经常派它到民间体察疾苦,于是民间流传着一个谚语:摸摸谛听头,吃喝不用愁;摸摸谛听背,长命又百岁,摸摸谛听腿,金银财宝往家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间还认为“谛听”沾有“九气”,即“灵气、神气、福气、财气、锐气、运气、朝气、力气和骨气”。所以过往游客都会摸摸这只神兽,希望能够带来各种好运气,以致它的身体被摸得油光发亮。</p> <p class="ql-block"> 留存对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心楼”的名字来自包公的明志诗中的句子:“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是包拯的明志诗全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墙的另一面是宋真宗戒谕百官的话,如今去读也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上“清风楼”的顶层,可俯瞰开封府,也可瞭望开封古城风貌。这里原是观察整个京城火情的瞭望台,为避风雨,且要美观,就建成了楼阁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礼院,位于开封府的东北处,是京城学子科举、集会、庆典场所。宋代的政策是重文轻武,所以文化教育是国家大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拱奎楼,位于明礼院中间,是当时用于解试的考场。里面供奉着主管科举考试的天神“魁星”。状元及第、金榜夺魁是每一个考生的愿望。这里先后考出过二十多名状元,其中还有以“三元及第”而闻名史册的宋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潜龙宫,是宋仁宗赵祯(北宋第四位皇帝)为纪念他的父亲宋真宗赵恒而建造。为什么称之为潜龙宫,因为赵恒在当皇帝前曾在这里担任开封府尹。赵恒的父亲赵光义也曾担任过开封府尹,他的后代宋钦宗赵桓(北宋第九位皇帝)也曾担任过开封府尹,所以潜龙殿里面供奉了这三位皇帝的雕塑:正中间是宋太宗赵光义,东边是宋真宗赵恒,西边是宋钦宗赵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开封府”西南角上有“府司西狱”,因为它是设在天子脚下的监狱,府司西狱规格较高。地面是砖石结构,牢房的墙基和地面都是石头,所以想要挖墙脚或者挖地道越狱是不可能的。即便给你一个钉子或者匕首,你也不可能悄无声息地把石块打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府司西狱严格来说只是看守所,嫌犯最多关押40天,判了刑的都分到别的监狱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儿竟然还有“狱神庙”,难道供犯人们祈求早日脱离苦海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这张图可以简要了解一下古代的刑罚有多严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祸国殃民的“显赫”人物的画像和劣迹,也被展览在狱墙上,给人以警示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狱房上面有铁丝网,网上还挂有铃铛,如有犯人企图越狱,就会碰响,从而让衙役听到。真可谓“天罗地网”无处可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许你也会问犯人打通不了砖石,那墙可以打通吧?墙基之上确实是土墙,但这种土墙是夹层土墙,墙内是干燥的流沙,只要你挖了墙,里面的沙子就会一直流出来,你捂都捂不住,源源不断的沙子能把整个房间都淹没,满嘴沙子而死,那滋味可不好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出口处的偏院回廊墙壁上,有历代清官的画像和事迹的介绍,有些人的名字如雷贯耳,有的则根本闻所未闻,大概是因为自己孤陋寡闻吧?但总之是一处廉政教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一些关于廉政教育的碑刻和书法作品,也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封府,众光灿烂,杰出人物辈出,为后世树立了“公生明”与“清、慎、勤”的道德典范,形成了以“清廉刚毅”为鲜明特色的官吏作风,深得民心,名垂青史,成为四海闻名的中国古代官衙。</p> 山陕甘会馆 <p class="ql-block"> 按照旅游攻略的推荐,我们骑车来到山陕甘会馆,它的门脸儿不大,还在鼓楼附近的一个巷子里,可以说一点不起眼,但走进去却发现这里另有乾坤。</p><p class="ql-block"> 它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汴客商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会馆为四合院式布局,面积达3870.29平方米,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戏楼、牌楼、正殿,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包含有左右掖门、垂花门、钟楼、鼓楼、厢房、东西跨院等。</p> <p class="ql-block"> 山陕甘会馆的照壁位于会馆中轴线的最南端,临街而设,沿街东西走向;整个照壁可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系用青砖磨砖对缝而成。台基为青石须弥座,是中国传统的基座形式之一。须弥座之上为照壁壁体,两面皆砌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花框,背面花框内的不同位置砌有18条龙纹砖。四角用石雕“云龙捧寿”形成岔角。壁芯为石雕“二龙戏珠”图案,该石雕内为椭圆形,外为长方形,据说这与古人认识天体有关。山陕甘会馆照壁的背后是他书写的“忠、义、仁、勇”四个大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成为会馆一景,不少游人在此驻足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庙”的背面是戏楼。二层上可进行戏曲表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前走,是一座牌坊,平面布局呈三角形,三柱一组,三角鼎立,呈鸡爪状,故汴城人士称“鸡爪牌坊”。这种特殊的平面柱网结构,增强了稳固性。牌楼中枢高耸,左右次楼略低。主楼上部檐坡绿琉璃瓦覆盖,正脊为牡丹花雕,中间置一方亭,两侧一狮一象,狮拥莲台,象驮宝瓶,形象逼真,瑰丽之至。</p> <p class="ql-block"> 牌坊后面就是主体建筑 “大义参天”大殿,里面供奉的是“文关公”,他手拿《春秋》手卷,威武中透露出儒雅之风。</p><p class="ql-block"> 最值得称赞的是雕刻技艺。檐下的木雕宽度达170厘米,雕刻题材包括象征吉祥的瓜果、花鸟、动植物、山水、人物、神兽、龙凤等,雕刻技法精湛,景物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加之丹青彩画,更显得绚丽多彩,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木雕有七层之多,它包括各种禽瑞兽,各种吉祥植物,尤以二龙戏珠,凤凰牡丹,最是精彩。凤凰振翅欲飞;牡丹花开数层,每层都薄似宣纸,从檐下而过,花叶仿佛被衣袂所带的微风吹动起来;苍龙腾云驾雾,第五层的十八龙与第一层的四条龙,每条都不同,各具神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这两条龙,活灵活现,纤毫毕现,是不是也令你拍案叫绝?</p> <p class="ql-block"> 会馆里有多处戏台。精美绝伦的戏楼设计是商人异地寻找“商路”的契机;不惜重金雕刻的层层木雕、石雕和砖雕宣扬着三地商人的财力,蕴含着商人异地求富的商业目的。无论是建筑设计,亦是建筑装饰,都体现了会馆的商业文化价值,成为商业文化的特殊载体。</p> <p class="ql-block"> 走进会馆内的展馆,可以更详细了解一些与会馆有关的细节。</p> 龙亭 <p class="ql-block"> 听出租车司机说“到开封,必游龙亭”。因为开封的许多旅游建筑都是新修的,但唯有“龙亭”是实打实的古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亭从唐朝的宣武军节度使衙署,到五代时期的皇宫禁地,再到北宋的皇家园林,直至金、明、清各代的不断修缮与扩建,龙亭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宋都御街”的牌楼向前走,姐妹们走在昔日皇帝才能走的御道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远远就看到了“龙亭”的大门,大门前有菊花花坛,高耸的黄色立柱是篆体字“開”。</p> <p class="ql-block"> 潘家湖和杨家湖分别位于龙亭公园的主干道两侧,东面为潘家湖,西面为杨家湖。潘、杨二湖水面自然宽阔,玉桥飞泓,景色优美。龙传说,东湖为宋朝“太师”潘仁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个奸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浑的;西湖为宋朝抗金名将杨业的府第,他舍身救国,是个忠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清的。我仔细观察,其实两个湖的水是相通的,水色也是一样的,可见这个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但反映了人们对忠奸的态度和感情。</p> <p class="ql-block"> 过午门北行100米,便是“玉带桥”。玉带桥南北长40米,东西宽18米,是贯穿东西两面潘杨二湖的一座石拱桥。因在波光涟涎的水面上弯曲似玉带,故称“玉带桥”。</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桥上被摆满菊花,游人们纷纷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长长的“菊廊”里摆放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菊花,被能工巧匠们摆成各种造型。</p> <p class="ql-block"> 往前走就是朝门,朝门就是朝拜之门。在古代,封建等级制度非常森严,从午门到朝门这条道上,有“文官落轿,武将下马”之说,朝门共设有三个门洞,正中间的大门是供皇帝出入的,皇后也只有在她生日那天才能出入此门。大门两旁的两个小门,是供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出入的。在朝门两侧的宫墙上另开有两座掖门,是供内监和守卫将士出入的。</p> <p class="ql-block"> 开封作为北宋王朝的都城时极为繁盛,宫殿建筑很辉煌。可惜金人侵占开封时,宋皇宫建筑大部分被烧毁了。后来,又经过多次兵燹和黄河决堤,宏伟的宫室已荡然无存。在过去皇宫遗址上只留下了龙亭这座建筑物,而这座龙亭却是清代所建。现今的龙亭风景区建在宋、金皇宫和明代周王府遗址上。</p> <p class="ql-block"> 龙亭,坐北朝南,分为大殿和高台基两部分。台高13.4米,台之顶部东西宽31.8米,南北长25米,正面有青石台阶,东侧为72级,西侧为69级,直达台顶。台阶中间建造有高浮雕柱和栏板,望柱柱头雕狮子、鹰和火焰宝珠等。</p> <p class="ql-block"> 太祖大典是近百人的一场实景演出,通过展现宋太祖赵匡胤大典场面,让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宋朝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大宋文化的厚重与灿烂。</p> <p class="ql-block"> 正殿内金碧辉煌,可与故宫金銮殿一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亭配殿旁在演出《皇城司》,揭秘皇城内争权夺利的宫庭秘事。武打编排紧凑激烈,演员也很技艺高超。</p> <p class="ql-block"> 龙亭的西边是“菊海”,这里的菊花连片成海,蔚为壮观。到处可见拍抖音拍照片的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临出门前补一课,再了解一下龙亭的情况。</p> 菊花世界 <p class="ql-block"> 菊花,作为开封的市花,已经在开封繁衍生息了1100多年。早在北宋时期,开封的菊花就已经驰名全国。自从1983年,菊花被确定为开封的市花之后。每年的10月到11月都成为了一年一度的:“开封菊展”。</p> <p class="ql-block"> 菊展的主会场就在龙亭区,这里景区密集,有:龙亭、清明上河园、翰园、天波杨府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示的图片不足开封菊花美丽程度的亿万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开封菊花文化节已经成为推动文化、旅游、经贸深度融合的节会品牌,成为开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开封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亮丽名片。</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侧,古宅檐下,乃至曲折幽深的巷弄之间,菊花竞相绽放,红的热烈如火,黄的灿烂似金,白的纯洁胜雪,紫的深邃如夜,粉的娇嫩欲滴,色彩斑斓,交织成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秋日长卷。</p> <p class="ql-block"> 如今,经过开封人们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他们以菊花为依托,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菊花产品,又因为菊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现在的开封菊花产品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开封,已经研发出了:菊花酒、菊花茶、菊花枕。并且得力于开封美食的助力,现在已经有了:“菊花包子、菊花饺子、菊花饼、菊花汤、菊花糖等等”。</p> <p class="ql-block"> 开封菊花干品花朵朵大(直径7~9cm),花瓣密实肥厚,花色金黄,菊香浓郁;温水冲泡花朵迅速膨大且浮于水面,汤色浅黄透亮,味甘气香,形态优美。</p> <p class="ql-block"> 开封人还在房屋上、器物上也加入菊花元素,把菊花的观赏性和实用性结合到登峰造极的地步</p> <p class="ql-block"> 回味秋韵里的开封,她就是一首悠扬的歌,是一幅绚丽的画,是一坛醇香的酒,是一本厚重的书,值得每一个流连于开封的人慢慢地细细地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