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滨海县老年大学陈焕文书法作品《诗句》荣获首届线上“数智杯”全省老年大学书画摄影作品二等奖</font></b></h1> <b><font color="#ed2308">本网讯【新闻作者:徐硕(硕大无朋)】</font>近日,首届线上“数智杯”全省老年大学书画摄影作品大赛圆满落幕,滨海县老年大学陈焕文老师的书法作品《诗句》以其独特的韵味与深厚的艺术底蕴,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陈焕文老师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滨海县老年教育成果的一次精彩展示。<br> 陈焕文老师,1957年8月出生,自幼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电子设备尚未普及的年代,他以笔墨为伴,用一撇一捺勾勒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1987年,陈老师通过无夕书法艺专函授课程,系统地学习了书法理论与技巧,为他日后的书法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退休后的他,于2023年秋学期重返校园,成为滨海县老年大学书法班的一员,继续他的书法探索之旅。<br> 在滨海县老年大学的课堂上,陈焕文老师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书法的精髓。他的楷书初习自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继而探索《勤礼碑》与《自书告身帖》,每一笔一划都透露出对古人书风的深刻理解与尊重。而谈及行书,圣教序与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成为他的案头常客,笔下生风,行云流水间尽显大家风范。至于隶书,陈老师则以《乙瑛碑》为范本,其字结构严谨,笔画沉雄,展现出古朴而又不失生动的艺术魅力。<br> “数智杯”大赛的举办,为像陈焕文这样的老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全新平台。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传统书法艺术得以跨越时空限制,让更多人得以领略其魅力。《诗句》一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深邃的意境,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共鸣。它不仅展示了陈老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数字+”时代下文化传承可能性的一次积极探索。<br> 当谈及获奖感受时,陈焕文老师谦逊地表示:“这既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的一种鼓励。在数字时代,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人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同时也希望老年教育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老年朋友提供更多学习和展示的机会。”<br> 陈焕文老师的获奖,不仅是个人艺术生涯的高光时刻,更是滨海县乃至全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美的追求、对文化的传承永远不会改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让我们携手前行,用科技赋能文化,用艺术点亮生活,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华彩篇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