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的生活。而这次,我们兄弟姐妹四对夫妻的东北之旅,便是这样一段难忘的记忆。2024 年 9 月 19 日,我们这四对夫妻一行八人,自驾两台 SUV, 从河北遵化市出发,路经承德,到达第一个目的地辽宁省朝阳市。这是当天入住“交通宾馆”后,在宾馆餐厅点完菜开始聚餐前的全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朝阳是辽宁省辖地级市,有着1700多年的建城史,别称“龙城”,曾是三燕古都。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在北方建立的前燕、后燕、北燕三个地方政权,都曾以龙城(今辽宁朝阳)为都城或陪都。这条街是朝阳古城南北大街,由于正在维修,显得有些凌乱。</p> <p class="ql-block">朝阳市的南塔和北塔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均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南塔位于朝阳市新华路南侧,建于辽代,高约45米。南塔塔身雕刻精美,每面两侧各嵌石碑一块,各碑面刻有一灵塔名称。1988年,南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北塔位于朝阳市北端,建于1080多年前,高38.7米,被称为“东北第一塔”。北塔在历史上曾多次修缮,是东北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佛塔。北塔塔身四面砖雕密宗四方佛、八胁侍菩萨、二十四飞天、八大灵塔及塔名等图案,美轮美奂。北塔地宫内还发现了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和鎏金银塔等稀世珍宝。1988年,北塔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巧的是北塔正在维修,我们没能目睹其真容。</p><p class="ql-block">南北塔是朝阳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p> <p class="ql-block">佑顺寺鼓楼。</p><p class="ql-block">佑顺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是朝阳境内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形式的喇嘛教庙宇,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和藏族的建筑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北京白马寺喇嘛绰尔济卜地到辽西择地建寺,看中了荆棘丛中、三座古塔边的一块空地,经康熙皇帝批准,第二年破土动工,八年后竣工。</p><p class="ql-block">竣工后,康熙帝赐名“佑顺寺”,并赐檀香佛像一尊。乾隆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去盛京祭祖北巡时曾在此驻跸,并为寺院题写匾额“真如妙觉”,故又称行宫。</p> <p class="ql-block">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辽宁省与河北省接壤地区,全长447公里。大凌河穿朝阳市区而过,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景观。朝阳市在大凌河两岸建设了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兄弟姐妹四对夫妻大凌河留念。</p><p class="ql-block">大凌河历史悠久,在古代就有相关记载,古时称渝水,北魏时称白狼水,唐朝时改称白狼河,辽时称灵河,金元时改“灵”为“凌”,明朝始称大凌河。大凌河见证了辽西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对当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从左往右是妹妹、我、姐姐和弟弟。</p> <p class="ql-block">姐姐赵晓芬和姐夫赵玉民</p> <p class="ql-block">我(赵晓东)和妻子洪玉萍</p> <p class="ql-block">妹妹赵晓梅和妹夫李立</p> <p class="ql-block">弟弟赵晓津和弟媳张晓波</p><p class="ql-block">原计划第二天再看看朝阳市的两个主要景区:一个是朝阳市凤凰山,位于朝阳市区东部,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AAAA级风景名胜区。另一个是朝阳市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公园之一,拥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谁知天公不作美,从早就开始下雨,据天气预报这雨要下一整天,所以改变计划于 9 月 20 日早晨出发,并于下午 2 点多到达新宾满族自治县。没看到的景点做为遗憾留给下一次旅行吧。</p> <p class="ql-block">9月21日上午,姐妹兄弟四对夫妻一行八人来到来努尔哈赤的出生地一一赫图阿拉城。赫图阿拉故城开创了大清建都之制,历来的被视为清王朝的发祥地,满族崛起的摇篮。赫图阿拉故城,是女真各部“依山作寨”树栅为城的典型实例,也是众多女真山城中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唯一一座古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1616 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国,国号为“金”,建元“天命”,史称后金。在此之前,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随后又逐渐征服了东北女真各部。经过多年的征战和经营,他的势力不断壮大,具备了建立政权的条件。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标志着女真族的统一和后金政权的正式建立,这为后来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城也因此成为后金第一都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该城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内,分内外两城,内城建于1603年,外城建于1605年。城内主要建有汗宫大衙门、汗王寝宫、正白旗衙门、关帝庙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城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有满族民俗博物馆、满族历史文化长廊等景点,向游客展示满族的历史和文化。景区环境优美,在参天古榆的掩映下,青砖青瓦的古建筑群独具风格。</p> <p class="ql-block">姐夫赵玉民是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守陵人的后裔,此行也完成了他多年来此地寻祖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洪玉萍也出生于满族世家,受姐夫寻祖愿望的感染,对找到自己民族之根而感到兴奋,她自我调侃的说今天找到了她的十八辈儿祖宗。</p> <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就出生在这个三间茅草房的东边那间房里。整个建筑体现满族民居的特点,如“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p> <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出生的草房外观</p> <p class="ql-block">草房的堂屋</p> <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就出生在这个房间的土炕上。</p> <p class="ql-block">汗宫大衙门:外形呈八角形,重檐攒尖式建筑,是当年努尔哈赤登基称汗、治理国政、研究军机、接纳使臣的地方,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 年)。</p> <p class="ql-block">汗王寝宫:位于汗宫大衙门东侧,四间建筑,东一间是汗王和大妃的寝室,西三间是汗王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兄弟姐妹们一路欢声笑语,寓欢乐于旅游之中。</p> <p class="ql-block">正白旗衙门:地处汗宫大衙门东侧高台之上,是青砖青瓦硬山式四合院建筑,是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处理旗内军政事务的办公场所,内现存正房五间,是保存较好的原始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保留了大量的满族文化遗迹和传统民俗,如满族的建筑风格、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在这儿我们还有幸观赏了满族添仓节的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罕王井:位于赫图阿拉城内城中部,是城内唯一一口饮水井,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清澈见底,严冬不封,酷暑清凉,曾养育了八旗子弟兵,被誉为“千军万马饮不干”。</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赫图阿拉城,我们又来到不远处的清永陵。清永陵距赫图阿拉城只有6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较完整的封建帝后陵寝建筑群之一。它与沈阳葬努尔哈赤的福陵(东陵)、葬皇太极的昭陵(北陵)合称盛京三陵,因建筑年代远在清朝定都北京之前,且墓主人辈份高,所以称“三陵之首”,是清王朝的关外第一陵。</p><p class="ql-block">2004 年 7 月 1 日,在第二十八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清永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清永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父祖的陵寝,里面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此外,努尔哈赤的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两人也葬于此。后来,这些祖先分别被追封为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等。</p> <p class="ql-block">早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这里就被选作家族墓地。天命九年(1624 年),部分陵墓曾被迁到辽阳东京城的东京陵。天聪八年(1634 年),赫图阿拉被尊为“兴京”,这里称为兴京陵。顺治五年(1648 年),世祖福临追封四王。顺治十六年(1659 年)更兴京陵名为永陵,寓意大清王朝“江山永固”。</p> <p class="ql-block">看完清永陵后,我们又驱车 180公里,于 9 月21 下午来到吉林省的边境城市集安市。集安市地处长白山南麓,鸭绿江北岸,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森林茂密,景色秀丽。这里是集安市大吉他广场的鸭绿江景。</p> <p class="ql-block">集安市的大吉他广场因电影《缝纫机乐队》在此取景而闻名。广场上有巨大的吉他雕塑,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大吉他</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喷泉广场</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鸭绿江边</p> <p class="ql-block">集安市的火盆街是当地极具特色的美食街。集安是我国的边境城市,也是朝鲜族的聚集地,高丽火盆是这里特有的、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美食。在火盆街,街道两旁到处都是经营火盆的饭店。</p> <p class="ql-block">9月 22日 早晨去逛了一会儿安早市,并在早市吃了早餐。早市管理规范、环境整洁、闹而不乱,吸引着众多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已经成为集安的民俗文化符号和旅游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早市商品丰富多样,特色美食、水果生鲜、山珍特产无所不有。</p> <p class="ql-block">逛完早市后,上午参观了公元400年前的高句丽王朝留下的两处历史遗迹:长寿王陵和好太王碑。</p><p class="ql-block">长寿王陵,又称将军坟,位于吉林省集安市东北约4公里的龙山脚下,建于公元5世纪。</p><p class="ql-block">墓主人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高琏。长寿王20岁时继承王位,在位执政时间长达78年,至少活到98岁,其谥号为“长寿王”。</p><p class="ql-block">陵墓外观呈截尖方锥形,底部近于正方,这种方坛阶梯式的外形与古埃及法老的陵墓相似,因此被誉为“东方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长寿王陵的1号陪坟是高句丽王族墓葬。</p><p class="ql-block">学界对于1号陪坟墓主人的身份存在一些推测,部分观点认为可能是长寿王的妃子或近臣。其墓室用3块巨石围成,平面呈长方形,上加巨型盖石为顶。</p> <p class="ql-block">好太王陵碑即好太王碑,是长寿王为纪念其父好太王所立。</p> <p class="ql-block">好太王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碑之一,被誉为“海东第一古碑”,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在景区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好太王碑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呈近方柱形。碑石高6.39米,宽1-2米。石碑上共1775个汉字,目前可辨识1590字左右。碑建于414年,不远处的石堆陵墓就是太王陵,当时中原正值五胡乱华及东晋的时代,在中国古碑中也是屈指可数。它应该也是东北现存最古老的巨型碑刻了。碑文记录了从高句丽的神话起源、早期王系开始,第十九代国王好太王的历年功绩,其中基本为中原王朝所从未记载,堪称高句丽半部国史。</p> <p class="ql-block">为更好的保护这件珍贵的文物,石碑被罩在一个大玻璃房内。</p> <p class="ql-block">在集安市博物馆看到了高句丽时期的骑士形象</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好太王碑,我们又来到了集安口岸。集安口岸分为铁路国门、公路国门、桥头堡和历史文化长廊四个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旅游价值。这是集安铁路口岸。</p> <p class="ql-block">集安铁路口岸上鸭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抗美援朝最早出征地,被称为“抗美援朝第一渡”。1950 年 10 月 16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42 军先头部队率先从集安秘密渡江,进入朝鲜。战争期间共有 42 万志愿军将士,17.2 万担架队员在集安集结,从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及两侧 16 道岛浮桥及水下桥奔赴战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历史文化长廊,走廊两侧展示的内容都是抗美援朝时期的照片和实物。</p> <p class="ql-block">别看不是党员,向党宣示却有模有样。</p> <p class="ql-block">援朝时我军使用的挎斗三轮摩托车。</p> <p class="ql-block">从铁路口岸上下来后,沿鸭绿江边往回走时可以清楚看到江对岸的景像,朝鲜人正在红旗招展地建造一个较为简陋的楼房,其阵势令我想起我们几十年前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9月 23 日 下午我们来到东北另一个边境城市~丹东,找到一个鸭绿江断桥附近的宾馆住下。晚饭后去江边拍照打卡。丹东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p> <p class="ql-block">江岸打造的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江边夜景</p> <p class="ql-block">打卡鸭绿江畔</p> <p class="ql-block">断桥上挂有多幅有关断桥的图片,这幅断桥史话清楚地说明了两架大桥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朝鲜战争期间,由于该桥作为中方支援朝鲜前线的主要运输路线,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1950年11月8日至14日美军多次派出轰炸机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并有三座桥墩被炸塌。战后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一直保留,被习惯上称为“断桥”,而朝方一侧则把所属六孔和中方剩余两孔残桥拆除,仅存桥墩。</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是丹东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原称中朝友谊桥。</p> <p class="ql-block">走在断桥上,可以看到桥体上的累累弹痕,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是 1943 年日本人在距第一座大桥不足百米处建造的第二座大桥,即中朝友谊桥。直到目前仍在通行使用。</p> <p class="ql-block">走到断桥中间,放眼观看鸭绿江两岸,江对岸一片黑暗,我们这边灯火通明。</p> <p class="ql-block">9 月 24 日清晨我们来江边散步。然后我们准备一起参加丹东一日游旅游团。</p> <p class="ql-block">导游小王业务水平较高,把丹东各方面情况介绍的有声有色,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讲起丹东的海鲜绘声绘色。</p> <p class="ql-block">民俗村是一购物中心,里边的商品大都是朝鲜产品,我们各自都有收获。据导游小王介绍,店里有卖一款刮胡刀,是朝鲜女孩子出嫁时给新郎必备的一大件礼物,他们称之为割草机,是用当年美军投在朝鲜战场上的炮弹壳制成的,钢口特别锋利,可以一机传三代。在小王的鼓动下,我们几家一下就买了六件,经以后多日使用,感觉确实好用,导游没忽悠我们。</p> <p class="ql-block">中朝边境线上朝鲜巡逻兵。</p> <p class="ql-block"> 河口断桥位于丹东市宽甸县长甸镇河口村。河口断桥始建于1941年,1942年竣工。全桥总长709.12米,桥高25米,桥面宽6米,设22座桥墩,计21孔,载重60吨,为钢筋水泥结构。修建此桥的目的是日本侵略者出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需要,指令伪满洲国和朝鲜当局建造此桥。</p> <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座桥是志愿军过江的重要桥梁之一。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丹东、河口等地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志愿军首批过江部队的第40军118师、第39军117师等都是从这里过江的。</p> <p class="ql-block">1951年3月29日,美军出动6批次、3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将桥中间长约200米的地方拦腰炸断,桥面落入水中无法修复,此后便形成了断桥。</p> <p class="ql-block">河口景区于 2004年被列入鸭绿江AAAA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如今已成为河口景区观光旅游的一处亮点。河口断桥与丹东市区的鸭绿江断桥等一起,成为人们缅怀历史、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这是断桥在我国的这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我方这段断桥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乘坐游船游览鸭绿江两岸风光,我们的目光大都集中在江对岸的景观,听导游讲解,这是朝鲜的一处女子监狱,真是够简陋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朝鲜军方的一个兵营</p> <p class="ql-block">像点儿样儿的房子,最低也是村长的住房,普通老百姓的房子一般都很简陋。</p> <p class="ql-block">江对岸骑自行车的朝鲜人,能买得起自行车的在朝鲜最起码也应该是富户人家,一般百姓是买不起的。</p> <p class="ql-block">骑摩托车的朝鲜人,应该是大款级别的人物,用导游的话说就相当于我们这边开宝马的人。</p> <p class="ql-block">9 月 25 日从丹东来到大连老虎滩的渔人码头。这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欧式建筑,充满着浓郁的欧陆风情,是文艺小资一族喜爱聚集的地方,也吸引了众多新人来此拍摄婚纱照。</p> <p class="ql-block">作为大连市区“最后的渔港”,港湾内常常停满了渔船,展现出独特的渔家风情和港口文化,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市井气息。</p> <p class="ql-block">老虎滩渔人码头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大连老虎滩渔人码头是一个既具有自然美景,又充满人文风情和休闲娱乐氛围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从渔人码头又来到了棒棰岛。大连棒棰岛是一处以山、海、岛、滩为主要景观的风景胜地。</p> <p class="ql-block">棒棰岛拥有浓厚的历史底蕴。这里曾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冲,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手书的“棒棰岛”三字,也是该岛的重要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因离岸500米远处的海面上有一小岛突兀而立,远远望去,极像农家捣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故称棒棰岛。</p> <p class="ql-block">棒棰岛的东部有长达500米的沙滩,沙质洁白细柔,海水清澈,是大连最好的海水浴场之一。在这里可以进行沙滩浴、游泳、玩沙滩排球等娱乐活动,也可以悠闲地漫步在沙滩上,欣赏美丽的海景。</p> <p class="ql-block">被海浪磨圆的卵石被海水冲洗的一尘不染,根本就不用担心弄脏衣服。</p> <p class="ql-block">姐弟四人</p> <p class="ql-block">妹妹和弟媳</p> <p class="ql-block">姐妹俩和妯娌俩</p> <p class="ql-block">由于近些年填海造地搞项目,老虎滩如今只剩这几只虎,没有海也没有滩了。</p> <p class="ql-block">大连市内还跑着有轨电车,这在其他城市很少见了。</p> <p class="ql-block">日本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9月 26 日参加大连一日游旅游团,其中对旅顺口印象深刻,大连旅顺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自秦汉以来,旅顺口一直是北方的海上要道和战略要地,史称“登津之咽喉,南卫之门户”,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旅顺口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曾经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战场,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早在明代旅顺就设有水师营。1880 年至 1890 年,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经营旅顺港,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包括扩航道、疏浚港湾、填海、筑炮台、建港池等,使旅顺港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也是近代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军港之一。旅顺港是京津的海上门户和东北的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旅顺港被日俄分别侵占。日本曾在旅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1905 年日俄战争后,旅顺港再次沦落日寇之手</p> <p class="ql-block">旅顺港是一座不冻港,港内隐蔽性和防风性良好,并且水位很深,便于大型军舰停泊。1945 年 8 月 22 日,苏军进驻旅顺。1955 年 4 月 15 日,中苏交接旅顺军港防务,从 4 月 16 日起,旅顺军港的防务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掌管。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使用,是一处重要的训练基地。</p> <p class="ql-block">潜艇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艘水下博物馆,馆内的 033 型常规动力潜艇曾多次出色地完成重大任务,立下赫赫战功。</p> <p class="ql-block">乘船海上喂海鸥</p> <p class="ql-block">与海鸥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能看清海鸥的每根羽毛</p> <p class="ql-block">这个镜头抢的好</p> <p class="ql-block">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与海鸥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在旅顺港口海上逗完海鸥,又来到了大连森林动物园,这是大连比较知名的动物园。</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拥有200余种、3000多头(只)动物。有老虎、狮子、大象、熊猫、长颈鹿、羊驼、金丝猴、企鹅、北极熊等众多珍稀动物。</p> <p class="ql-block">园区分为一期圈养区和二期散养区两部分。这是散养区。导游名叫大美,讲解风趣幽默,服务热情周到,也是一位有专业素质的好导游。</p> <p class="ql-block">喂完海鸥又喂野兽,与野兽近距离交流。</p> <p class="ql-block">这只熊很聪明</p> <p class="ql-block">又想接近又害怕</p> <p class="ql-block">这些凶猛的动物对我们都很友好,完全没有敌视和凶狠。</p> <p class="ql-block">9 月27日我们来到国家5A级景区~红海滩。</p><p class="ql-block">红海滩位于辽宁省盘锦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红海滩湿地旅游度是独一无二的“世界红色海岸线”,也被称为“中国最精彩的休闲廊道”和“中国最浪漫的游憩海岸线”。</p><p class="ql-block">2020 年 1 月被评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盘锦红海滩的土壤为盐碱土质,碱蓬草是唯一一种可以在这种盐碱土质上存活的植物。这种土壤条件虽然对大多数植物来说较为恶劣,但却非常适合碱蓬草的生长,为碱蓬草的繁衍提供了独特的土壤环境。</p> <p class="ql-block">该地区有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水系,水系丰富,为碱蓬草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河水与海水的共同作用,使得这里的水盐度适中,既满足了碱蓬草对盐分的需求,又不至于因盐度过高而抑制其生长。</p> <p class="ql-block">盘锦位于辽河三角洲,辽河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在入海口处不断沉积。同时,潮汐的影响也促使这些物质在此堆积,形成了咸淡交融的退海之地——滩涂。这种富含沉积有机物的滩涂环境,为碱蓬草的生长提供了基础的地质条件。而且,由于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海岸堆积作用明显大于侵蚀作用,滩涂不断向海延伸,为碱蓬草的生长区域不断扩大提供了可能。</p> <p class="ql-block">这个区域位于辽东湾北部海域,平均潮差约 2.7 米,水动力条件较弱,这使得海水对滩涂的冲刷相对较弱,有利于碱蓬草在滩涂上稳定生长。</p> <p class="ql-block">碱蓬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其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快速萌发、生长。它在生长初期为绿色,随着时间推移,在潮水的浸润以及土壤盐分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变红。当土壤含盐量超过 10 克/千克左右时,碱蓬草就会由绿色变为红色;到了秋季,植株颜色更加鲜艳,形成了壮观的红色海滩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红海滩景区最核心的景观。碱蓬草每年4月长出地面,初为嫩红,夏季颜色变深,9月至11月进入最佳观赏期,碱蓬草变得火红鲜艳,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红色的海洋在海滩上燃烧,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景区是众多候鸟的迁徙中转站和栖息地,拥有253种鸟类,包括丹顶鹤、黑嘴鸥、天鹅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和18种二级保护鸟类。每年春秋季节,大量候鸟在此停留、觅食,场面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盘锦红海滩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芦苇荡。芦苇荡一望无际,绿意盎然,与红色的碱蓬草相互映衬,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微风吹过,芦苇沙沙作响,仿佛绿色的波浪在翻滚。芦苇荡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栖息、觅食和繁殖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稻田作画又称稻田彩绘,主要是以黄色、绿色和紫色叶水稻种植于水田中,通过精细巧妙的排列组合,呈现出预先规划的图形或文字。不同季节,稻田画的图案和色彩会有所不同,比如春季的嫩绿、秋季的金黄等,为景区增添了别样的艺术氛围,也展示了当地独特的农业文化。</p> <p class="ql-block">景区还有美女拉小提琴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看完红海滩,我们于 9月 28 日来到了锦州市。</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逛了一下锦州夜市</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我们兄弟姐妹一行八人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辽沈战役是20世纪中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该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辽沈战役纪念馆对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p> <p class="ql-block">烈士纪念塔:是园区的核心建筑,高8米,为花岗岩结构,塔身前面有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鎏金大字,周围环绕着松树,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烈士纪念塔近景</p> <p class="ql-block">主体陈列馆前合个影,馆内基本陈列面积8600平方米,分为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央领导为辽沈战役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英烈馆我们直接来到支前馆</p> <p class="ql-block">在支前馆中,展有当年支援四野前线部队的遵化县远征担架团领导成员的照片,还有担架团使用过的担架、枪支等实物展品。在那张担架团领导干部照片中有我们的父亲(在前排右边坐在圆形茶几旁边翘着二郎腿的那位年轻人),当时他担任担架团某营教导员。我们来锦州的主要目的就是到这里看看他老人家!</p> <p class="ql-block">姐姐先找到了父亲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聚在展品前观看</p> <p class="ql-block">姐弟四人在父亲的照片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担架团长杨青大爷当年用过的手枪</p> <p class="ql-block">当年担架团成员用过的枪支</p> <p class="ql-block">顶层是全景画展</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辽沈战役纪念馆,我们来到此行最后一站,葫芦岛市兴城县参观古城。</p> <p class="ql-block">兴城古城又名宁远卫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老城区中心,是中国十佳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兴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历史悠久。在明代,它是宁远卫城,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军事重镇。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和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袁崇焕凭借坚固的城墙和红夷大炮,两次打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进攻,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兴城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的街道、店铺、民居等都充满了古朴的韵味,漫步其中,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当地的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城墙: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 年),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之一,也是兴城古城的主体建筑。城墙走向呈正方形,周长 3274 米,高 8.5 米,城基砌条石 3 层,基宽 6.8 米,顶宽 4.5 米。墙体为外条砖内毛石,外设垛口,内设女墙,中填夯土。城墙四角设炮台,东南角炮台上为清代增建的魁星楼。城墙的四座城门东曰春和,西曰永宁,南曰延辉,北曰威远,城门上皆筑箭楼,为两层楼阁。</p> <p class="ql-block">兴城的古称为宁远</p> <p class="ql-block">兴城蓟辽督师府,前身为总督府,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 年)。明天启年间,督师袁崇焕在宁远卫衙署的基础上进行了维修增建,形成了辽东军事指挥机关。这里是明朝北方最高军政领导机构,袁崇焕遇难后,明朝廷先后任命了11位蓟辽总督,明末守将吴三桂曾驻扎于此。督师府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能够体现出当时的军事指挥机构的重要地位和威严。</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位于古城正中央,建于明景泰五年(公元 1454 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楼座为正方形,边长 20 米,高 17.6 米,十字券门构成四面通道,全为大青砖砌成。楼内有巨鼓一面,直径 2.25 米,为亚洲第一大军鼓。</p> <p class="ql-block">北石坊</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南大街矗立着两座雄伟壮观的石坊(这个照片是南石坊),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为表彰当时镇守辽西的大将祖大寿、祖大乐兄弟卫明抗清的功劳,默许其自行建立的旌功牌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坊距南门 108 米,北坊距鼓楼 194 米,两坊相距 84 米,均为岩石料雕琢而成,造型都是仿木结构牌坊,四柱三间五楼式,单檐庑殿顶。</p> <p class="ql-block">老电影巜三进山城》和巜野火春风斗古城》都是在这里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妹妹赵晓梅装成老板娘那惟妙惟肖的吆喝声把大家都逗笑了!</p> <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式的看完兴城古城,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就此我们的旅行已近尾声。第二天我们就踏上了返乡之路,并于 9月 30 日上午顺利回到遵化。</p><p class="ql-block">这次东北之旅,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旅行的路上,我们留下了欢笑,留下了回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风雨如何,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群人,一起走辽沈大地,也将一起走过今后人生之旅。</p><p class="ql-block">让我们铭记这段难忘之旅,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再次踏上新的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