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罗托鲁瓦,火山上的毛利人家园

叶老师

罗托鲁瓦(Rotorua),又译罗托鲁阿,位于新西兰北岛中北部,距奥克兰221公里。地处罗托鲁阿湖南畔,多天然温泉和地热保护区。罗托鲁瓦是新西兰毛利族特拉瓦(Te Arawa)的部落中心。除了令人惊讶的火山口、高山和湖泊景观外,在城市周围还有新西兰最肥沃的土地和农牧场,以及美丽的英国都德式建筑和园林。从18世纪起,罗托鲁瓦便成为新西兰旅游业的发祥地。 <p class="ql-block">“罗托鲁瓦”是毛利语,意为"第二个湖"的意思。据说当年毛利人乘坐特拉瓦(Te Arawa)号轻舟,从太平洋中部哈瓦基出发来到新西兰,就用了船的名字Te Arawa为其部落命名,这里是他们遇到的第二个湖。在新西兰流传着一句名言:“没到过罗托鲁瓦,就不算到过新西兰”,罗托鲁瓦素有“毛利之乡”美誉。</p> 罗托鲁瓦坐落在北岛的火山多发区,被喻为"火山上的城市",因而又是著名的地热之城,大自然的能量源源不断地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 新西兰北岛相对地势比较平缓,从奥克兰驱车向东南方向,经汉米尔顿(Hamilton)大约240公里,就可以到达这片非常著名的罗托鲁瓦地区。 大巴沿途所经过的地方,尽是绿色的草场,直到来到一块较高的小山地。 <p class="ql-block">站在绿树丛中,极目远眺。</p> 罗托鲁瓦地区依然是一片翠绿。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马塔马塔镇</b></p> 马塔马塔(Matamata)镇是从奥克兰驶向罗托鲁瓦中途停留的理想之地。小镇拥有着5000平方米的蔬菜地和花圃。 玛塔玛塔镇有着至今仍保持原状的大自然:100%纯净和原始,充满生命力。白雪皑皑的峰峦,金光灿灿的海滩,晶莹碧透的湖泊、苍翠茂密的原始森林。 玛塔玛塔小镇原是新西兰北岛的一个盛产奶牛的著名小镇,是新西兰良种奶牛的培育基地,中国国内许多省市的奶牛均从该镇引入。 然而,这里也是电影《指环王》三部曲,以及《魔戒》《霍比特人》(Hobbiton)的拍摄地。 其周边绿草如茵的乳品牧场被演绎成了中土世界的世外桃源。 在影片中,玛塔玛塔镇被描绘成几乎是与世隔绝的霍比特村。 据说《魔戒》的导演彼得杰克森(Peter Jackson)从1999年就开始寻找外景地,最后终于找到了可以重现七千年前风土的地方新西兰,而当导演和工作人员看到位于新西兰北岛的玛塔玛塔 (Matamata)时,立刻认定这就是哈比村的最佳场景。 为呈现书中哈比族人悠闲的田园生活,电影剧组人员在电影开拍前一年,即前往农庄种下五千平方公尺的蔬菜和花圃,让它们有足够的时间自然成长。 因此电影中的哈比村是完全"真实"的美景,连剧中小矮人住家的门、围栏、房舍…皆是真实场景。 《魔戒》小矮人哈比族居住的哈比村。 《魔戒》小矮人哈比族居住的哈比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蒂普亚毛利族文化村</b></p> 来到新西兰毛利族特拉瓦(Te Arawa)部落中心——蒂普亚(TE PUIA)毛利文化村.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人,是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罗托鲁瓦便是毛利文化的中心。 蒂普亚毛利文化村是世界上的Puhutu间歇泉、泥浆池、温泉、新西兰国鸟奇异鸟和木雕等的发源地。 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可以在毛利文化村欣赏独特的、撼人心魄的毛利歌舞表演,观看毛利人或古朴或精致的雕刻,了解毛利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毛利文化村</b></p> 毛利文化村(Maori village)是毛利族历史文化荟萃之地,展现出最完整的毛利文化。 新西兰的毛利人属于南岛语族-波利尼西亚人,约于1000年前由太平洋中部,从传说中的哈瓦基乘木筏迁徙至此定居,他们是新西兰最早的原住民。 毛利人的语言、文化及传统建筑与台湾阿美族很类似,文化上有许多共通点。 毛利文化村(Maori village)是毛利族历史文化荟萃之地,展现出最完整的毛利文化。 毛利文化村将毛利人的古老房屋,经过修缮后集中在这里,村的中央有一处展览所,内部陈列了毛利人独特的雕刻品,是游客了解毛利族文化的最佳场所。 <p class="ql-block">撼人心魄的毛利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歌唱舞蹈迎宾</p> 早期毛利人的住房,用蒲草和棕榈树枝搭成,简陋低矮,不能直腰。 各种贮藏室均有高脚支撑,工具室则类似我国云南傣族的竹楼,但较矮小。 <p class="ql-block">毛利人祖先画像</p> <p class="ql-block">毛利人的雕刻学校</p> 纪念载他们到底此地的独木舟 纪念载他们到底此地的独木舟 <p class="ql-block">毛利族木雕</p> 新西兰国鸟——几维鸟(kiwi bird),又名奇异鸟,学名为鹬鸵。翅膀退化无法飞行,眼睛不能见到阳光,否则就会失明。奇异鸟是一夫一妻制,而且生殖能力不强。雌鸟每年只下一次蛋,它的蛋却很大,相当于雌鸟自身体重的1/3-1/4。 几维鸟很容易受到惊吓,大部分的活动都在夜间进行,被饲养在暗黑的屋内。 濒于灭绝的新西兰国鸟不许拍照,只好用模型代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卡雷瓦雷瓦地热保护区</b></p> 法卡雷瓦雷瓦地热保护区(Whakarewarewa Thermal Area),是罗托鲁瓦最主要的地热名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园和丛林地区。空气中飘荡着的硫磺气味,预示你来到了什么地方。 浦湖渡(POHUTU)间歇喷泉是几处喷泉中最大的一处。<br> 沸腾的潭水像煮开的热粥,咕嘟咕嘟冒泡。你可以听到蒸汽和温泉从地面的气孔中发出的嘶嘶声,使你感觉到地球的巨大能量。<br>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新西兰最大的间歇泉 Pohutu ,通常每天喷出20次,擎天水柱倾泻而出,蔚为奇观。</p> 泉水喷出可以高达30公尺以上,成为罗托鲁瓦的最佳地标。 地热造就了罗托鲁瓦最奇异的景色。 周边的树丛也染成了白色银花。 从地表喷出的热水间歇泉、不断涌出气泡的泥浆池、五彩缤纷的硅石台地和数座巨大的死火山,都在静静地讲述着过去发生的惨烈故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彩虹泉公园和彩虹泉农场</b></p> 彩虹泉公园(Rainbow Springs)也是新西兰罗托鲁瓦著名的旅游胜地,始建于1928年,距今已经有90年的历史。 <p class="ql-block">鹿群在公园的树丛中小憩。</p> 这里是世界最大的养鳟场,饲养各式各样的鳟鱼,游人可以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观赏鳟鱼的生态。 神奇的彩虹泉,泉眼每日冒出两百万立升的纯净泉水,冰晶甘甜,可直接饮用,也用来养殖彩虹鳟鱼。 <p class="ql-block">养殖的彩虹鳟鱼。</p> 穿梭在密不透风的热带雨林,观赏100多种蕨树。 从彩虹泉公园通过彩虹隧道前往彩虹农场只需4分钟。 库克猪是库克船长公元1770年从英国引进的品种,带着猎狗狩猎野猪,是新西兰人热衷的一项运动。 灰袋鼠带着可爱的小宝宝出来觅食。 <p class="ql-block">喂养山羊</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羊驼</p> <p class="ql-block">从非洲引进的狮子</p> <p class="ql-block">成片的热带雨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爱哥顿农场</b></p> 爱哥顿农场(Agrodome farm)是一家私人所有的观光牧场。 在这里。可以体验真正的纽西兰田园牧歌生活。 农场里最受欢迎的一项活动,就是近距离接触喂食各种动物。 羊驼(Alpaca),又名驼羊,一种憨厚可爱的动物。 <p class="ql-block">国人戏称的“草泥马”。</p> 长长的脖颈,美丽的大眼睛, 色泽亮丽的毛绒,超级可爱, 其皮毛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p class="ql-block">威武的雄鹿</p> <p class="ql-block">尖角的黄牛</p> <p class="ql-block">骄傲的火鸡</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矮脚马</p> <p class="ql-block">放牧的鸵鸟</p> 新西兰牧业最主要是羊,羊儿在纯净的环境中悠闲自得地生活。 <p class="ql-block">剪羊毛表演</p> <p class="ql-block">工人在修理牧羊机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罗托鲁瓦湖</b></p> 罗托鲁瓦湖面积为23平方公里,是罗托鲁瓦的13个湖泊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周边森林密布,湖光潋滟,山色迷离,游禽戏水,海鸥翔空。 这个美丽的湖泊曾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猛烈历史。大约20万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后,罗托鲁瓦地区下面的一个岩浆房坍塌。 这次坍塌形成了一个宽16公里的圆形火山口,当这里充满了水之后就形成了北岛的第二大湖。 清早罗托鲁瓦湖畔悠闲的黑天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罗托鲁瓦市政府花园</b></p> 罗托鲁瓦市政府花园,在鲜花碧草和绿树映衬下,桔黄色屋顶,精致的英国式建筑。 原来,罗托鲁瓦市政府在这里盖了一栋漂亮的楼房准备用作办公场所,但是市民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最好的房子应该作为市民活动的场所。 市政府于是在豪华楼房对面盖了些不起眼的房子作为 办公场所。原本用作办公的楼房成了市民喝咖啡和休闲的地方。 罗托鲁瓦市政府花园所占据的这块地,原为毛利人所有,这里原是一片灌木覆盖的地热区,毛利人称其为帕帕库马纳Paepaekumana,毛利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太多战争的记忆。 十九世纪后期毛利人将它赠予了政府,后者对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将灌木清理干净,改种正统的园林植物,把这片土地改造成一座漂亮优雅的罗托鲁瓦湖畔温泉景区。 初春新西兰,郁金香花盛开的季节 热带风景后隐约的地热温泉。 <p class="ql-block">地热温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卡雷瓦雷瓦森林公园</b></p> 罗托鲁瓦最美丽的景观之一要数法卡雷瓦雷瓦森林公园。 这片美丽的森林公园建于1901年,目的是为了测试不同的本土和外来森林物种是否适合进行大规模商业种植。新西兰人在这个红森林里面种植了170多种不同的树木,希望能够验证出哪里种树能够最适应新西兰,尤其是罗托鲁瓦这个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100多年过去了,当初种下的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红树林被称为天然氧吧,这里有着最纯净的空气,新西兰人喜爱在这里休闲和运动。走进树林,树木高耸,遮天蔽日,地上落叶松软,空气中饱含负痒离子,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树林里面的树非常的粗壮茂密,在红木森林的入口不远处,最引人注目的是七姐妹,一颗倒下的树上,竟然又长了六棵树,七树连枝,各自开枝散叶,生长茂盛,是红树林著名的“七姐妹”。 这就是生生不息的红树林,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红树林里面还有新西兰的国花银撅叶,它的背面呈银色。 <p class="ql-block">厕所都是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绿色牧场新西兰</b></p> 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森林覆盖率达29%,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它是名符其实的绿色王国。 罗托鲁瓦的奇观之一:牛群不用人指挥,在头牛带领下,自动排队,每天两次,定时回家挤奶。 奥克兰和罗托鲁瓦,乃至新西兰全境,就像一个天然大氧吧和绿色牧场,朦胧细雨中的绿色原野,美仑美奂,恍若仙境。 有人指出:如果天堂存在,它应该就是新西兰的模样。在这里,你听得到自然的心跳;在这里,遗世独立,安息了所有喧嚣。 人的生活本应该是这样的——每天清晨醒来,看得到如画的风景,与遇到的任何生物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