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孩子放学的幸福

苔花如米

<p class="ql-block">  周末和女儿接儿子回家,路上女儿在谈培训学习的感受:妈,当经历了一件事后,我发现有时候把别人看得太强大了,自己参与了,发现我也可以的。”“对,这就是培训的力量,让你接触到了更优秀的人,让你提升了自己的认知,也让你有了参与的勇气,有了这些感悟,再把她用到工作中,就会有内到外的变化。”说的再多都不如让她亲自去体验,这就是成长的裂变,为女儿高兴。</p><p class="ql-block"> 儿子上车了,“妈,要想考上好的大学,我的语数英三科得考好,我现在得成绩还不行……”,儿子绘声绘色得说,我和姐姐就认真的听,儿子的表情、说话的内容就是一周学校生活的晴雨表。有时候是需要家人给情绪价值,有时候可能在找自己想法的落脚点,有时候也在进行情绪宣泄,我觉得这是一个人自我教育的最好方法。</p><p class="ql-block"> “妈,现在你的工作是不是不太忙了。”</p><p class="ql-block"> “嗯,跟之前比清闲了。”</p><p class="ql-block"> “你得学会过自己的生活,你自己会挣钱,还有时间,最令人羡慕了。”</p><p class="ql-block"> “等你上大学了,我就可以过这种生活了。”</p><p class="ql-block"> “你这就不对了,我在学校又不影响你,我学习是我的事,你又不能替我学。你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把焦点放我身上。”</p><p class="ql-block"> “但妈妈心中想着你呀,你们周三那么多家长去看孩子,还去送饭,以后我也得抽时间去看看你,给你送点吃的。”</p><p class="ql-block"> “你千万别,我又不挑食,学校饭菜也可好,你来都是多余的,心情不好了,还会怼你,都尴尬。”</p><p class="ql-block"> “那妈妈觉得啥也不做,感觉可愧疚。”</p><p class="ql-block"> “你这叫内耗,你去有啥用,再说我天天在学校很忙的,你去了还耽误我时间,我还得和你说话。”</p><p class="ql-block"> 一路的聊天是我接孩子的必修课(这需要观察孩子的情绪,情绪不好了,就一句话都没有了。)我很享受也很珍惜这个时光。</p><p class="ql-block"> 内耗,儿子的一番话点醒了我,是孩子需要还是自己需要,家长总是以“我觉得”替代孩子的想法。天天在给别人讲,做一个菩萨型妈妈,孩子需要的时候再出现,到自己身上反而做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两个孩子给我上了现实版生动的一课,和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尊重他的想法,给他空间和时间。他自己顿悟了,才会有质的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