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齐聚洞庭湖 形似竞技显神通

洞庭麻雀

<p class="ql-block">  10月12日至26日连续15天都在洞庭湖团山乡界河村段湖叉垂钓,深秋时季洞庭湖属枯水季节,因退水严重水位很低,水虽浅但每天都有很多钓友齐聚这里,相距5米一个10米一双,场面颇为壮观,不知情者还以为是垂钓竞技比赛,这在当地是难得一见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为何这么多钓友都选择此处呢?当然是鱼获较多的缘故,从9月底起,水深还有2米左右的时候,每天能钓上鲫鱼8斤、10斤是件很容易的事。到10月12日钓友老陈邀我来此处时,水深已经只有1米2左右,可第一次来这里也钓获鲫鱼4斤多,对自己的收获还是挺满意的。</p> <p class="ql-block">  有第一次的鱼获,便一发不可收拾,至26日每天都是6:30分出发,驱车到达12公里外的钓点,7:00左右下竿,下午2:00左右收竿返程。采用拉饵作钓,钓点不用选,事实上也没机会选,基本上都是按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排位。饵料采用蓝鲫为主,辅加少部分腥味料如全能腥、九一八或5311等,配合蓝鲫60%,腥味料40%,水料比1:1制成拉铒,不加拉丝粉或加少许拉丝粉。线组1.5×0.8m或1.2×0.6m,钩为2#或3#金袖或金海夕,浮漂为吃铅在1g_1.5g的浅水漂。窝料只打少许酒米或红虫颗粒,每天鱼获都在6斤左右,个体为50g_200g重的小板鲫,偶尔也能钓到300g_500g的大板鲫,运气好的话还能钓到大翘嘴、鳊鱼、鳡鱼、鳜鱼等,效果明显。</p> <p class="ql-block">  但不是每个钓友都有这样的收获,鱼获的多少决定于钓者的细节操作,深秋钓鲫,尤其是浅水钓鲫,应注意的细节点较多,把握好了才有好的结果,把握不好便只能钓到少许几个。现将本人深秋浅水钓鲫鱼的操作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参考。</p> <p class="ql-block">  ( 1)深秋气温变化很大,近15天基本为13℃_23℃,注意鲫鱼觅食最活跃的温度是25℃_30℃,所以深秋鲫鱼觅食开口较小,浮漂反映不明显。因此采用小线组,小鱼钩和轻浮漂为佳,利于鲫鱼咬钩,放大浮漂动作,为了动作更加明显,我一般采用大飞铅或活动铅钓法,浮漂动作更加醒目。(2)千万不要打重窝,重窝很难有好的鱼获,深秋鲫鱼食量小,鱼很难在众多的窝料中找到你钩子上的钓铒,所以打30_50粒酒米或20颗红虫颗粒足够了,当然蚯蚓作钓可另当别论。(3)抛杆准确,要尽可能的将每一杆都抛在窝料直径50㎝范围内,尽可能的缩小鲫鱼的觅食空间,让鱼儿尽快的发现你的钩饵。切不可东一杆、西一杆的抛满杆,这样你的饵料就会天女散花一般到处都是,鱼儿就难以咬你的钩子上的料,鱼获自然也不会太好。(4)开竿时我会先采用3.6m、4.5m、5.4m三根竿试远近效果,清晨比较安静,鱼儿靠近岸活动,短杆鱼获很好,随着钓友增多,人多喧哗鱼儿离岸到远处活动,长杆鱼获增加。晴天温度相对较高,鱼儿近岸觅食,阴雨天温度较低,鱼儿相对离岸活动,把握鱼群活动区域是鱼获多的基本保障。以上观点欢迎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