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解三国(162)张嶷何以知凶危?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万富永</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嶷(Yi)曾任蜀汉越嶲(Gui)郡太守十五年。此前的越嶲郡,自丞相诸葛亮讨伐高定后,叟族人多次发动叛乱,杀害几任太守,以至后来的太守不敢到郡中上任,只住在安上县,离郡治八百多里,此郡可谓徒有虚名。张嶷任郡太守后,励精图治,赢得百姓拥护,境内实现安宁。十五年后,张嶷回成都赴命,汉夷百姓依依不舍,扶着他的车子流泪;过旄牛邑时,邑长背着婴儿来迎接他,一直追随到蜀郡的边界,手下的大小头领跟随张嶷去朝贡的有一百多人。</p><p class="ql-block">张嶷不仅善于治郡理政,而且是洞察微宏、预测凶危的高人。张嶷发现担任大将军的费祎,率意博爱,对刚刚归顺过来的人过分信任,没有任何戒心,于是就写信劝诫费祎说:“过去岑彭带领军队,来歙拿着符节,都被刺客所害。现在将军您位尊权重,应该以前事为鉴,稍加警觉。”但费祎并没有当回事儿,结果后来被魏国投降过来的郭脩杀害。</p><p class="ql-block">吴国太傅诸葛恪因为刚刚击败魏国军队,就要大举兴兵,图谋攻取蜀地。蜀朝侍中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恪的堂弟,张嶷就给诸葛瞻写信说:“东吴君主刚刚去世,皇上实在幼弱,太傅(诸葛恪)接受寄托的重任,多么不容易!周公是亲族,而且有才华,还发生管叔、蔡叔散布流言的变故;霍光接受重任,也有燕王旦、盖长公主、上官桀谋反的阴谋,依赖周成王、汉昭帝的明察,他们才得以免除灾难。以前我常听说东吴君主杀人与赏罚,不任用手下人,如今他在将死之际仓促召见太傅,把后事嘱托给太傅。这实在是值得思索的。太傅离开少主,脚踏敌人的王廷,恐怕不是良计和长久打算的好策略。虽然说东吴法令制度严格整肃,上下和睦,但做一百件事也会有一件事失当,这不是明智的人应该考虑的吗?取法古代,观察当今,当今就是古代,如果不是您向太傅进忠言,哪里还有尽心说话的人呢?吴国回师大兴农业,努力施行恩惠,数年之内,东吴西蜀再共同行动,实在为时不晚,希望深入明察采纳。”然而,诸葛恪最终因此而被灭族。张嶷在大多事上像这样具有远见卓识。</p><p class="ql-block">那么,张嶷何以能准确预测凶危呢?主要“秘籍”有二。</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形篇》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作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念念不忘“前人”“旧事”,可见其多么弥足珍贵。以史为鉴,可以知凶危;以人为镜,可以避灾祸。张嶷基于前人的教训和历史的警示思考现实问题,故能准确预测凶危,提出避祸之策。此为其一。</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九地篇》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张嶷善于利中思害、安中见危,故能预知近凶远危之所在,故能料知避祸方略之所应。此为其二。</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法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