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情谊 联绵不断》

泰山大石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鲜花盛开。</p><p class="ql-block">24日,复兴公园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黎明人的大聚会。</p> <p class="ql-block">上午八时多,陆建峰就出现在聚会地点。</p> <p class="ql-block">欢乐的任长庆热情地欢迎前来聚会的黎明厂同事、朋友。</p> <p class="ql-block">黎明厂著名的“小提琴手”吴松培早早来了,虽不戴秀朗架眼镜了,但还是能认出潇洒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原厂部中心试验室的工程师陈翔凌第一次参加聚会。他是当时黎明厂学历最高的五名研究生之一,其他四名是曹华娟、汪长梁、陈俊仁、邵明川。陈翔凌调离黎明后,据说到中外合资施贵宝药业公司任技术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陈工与朱亮相互认出了,热情交谈。</p> <p class="ql-block">原技术科的黄刘英八十多岁了,精神矍铄,与分别多年的老同事相见,格外高兴。</p> <p class="ql-block">原三车间的老同事见面了,当中的陈克玲和老伙伴们一起笑得多么灿烂!</p> <p class="ql-block">AA工段的杨文花和SN工段的王慧珍,与年轻时变化不大,一眼就能认出来。</p> <p class="ql-block">热情的黎明小字辈余霞芳与他父亲余正华一样,是一名才女,正与好朋友们攀谈。</p> <p class="ql-block">朱亮的知名度很高,当年在四牌楼挑灯夜战将105工程队的象棋高手斩下马的盛景及后来获得景德镇市和江西省象棋冠军的往事成为大家回忆的美谈。不少老人和年轻人都能与他交谈。</p> <p class="ql-block">我格致中学的同学、原二车间的张国樑,后到厂校当过老师,又到光明厂任技术副厂长,比较内向,腼腆。</p> <p class="ql-block">小字辈吴玉英和计划科的王彩珍开心握手,中间的是黎明医院的牙医贺广济。</p> <p class="ql-block">计划科长沈祖根的女儿“大毛”沈文烨,是”开心果”,热情乐观,正与茅兴华握手言事。</p> <p class="ql-block">这位八十多岁的在说话的女士,当年是黎明厂“小集体”(农村户口人员就业组织)中为每家每户送煤饼的负责人,大家亲切地叫她”煤饼阿姨”,她的真名反而记不得了。看上去变化不大,反显年轻。</p> <p class="ql-block">二车间主任田作锦(格致中学读书时任物理课代表,外号田物理,此称号一直带到厂里叫到老),早上从盐城赶来,下车直接到复兴公园。</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黄荷芬是田作锦的老伴,也刚从盐城赶来,与车间同事司树荣、沈文烨欢乐相会。</p> <p class="ql-block">工会副主席戴明麓这几天感冒了,戴着口罩与大家见面,中午不敢一起聚餐,人到心到了。</p> <p class="ql-block">锅炉工”小阿陶”跟着父亲支内到我厂,今天穿着红外衣显得格外年轻。</p> <p class="ql-block">厂全质办的林扬标,多年不见,不显老,倒是增加了”干部”气息。</p> <p class="ql-block">二车间人员见面,很亲切。</p> <p class="ql-block">汪琳与大家打招呼。她父亲汪受之是筹建黎明厂的元老人物,九十多岁,上月去世,大家对汪琳表达慰问。</p> <p class="ql-block">互留通讯方式。</p> <p class="ql-block">陶伯钦驾着新购的坐骑—老年代步车,从宝山开了一个多小时来聚会。</p> <p class="ql-block">复兴公园喷水池北侧,都是一群群黎明人在聚谈。</p> <p class="ql-block">像集市一样热闹。</p> <p class="ql-block">估计有二、三百人。</p> <p class="ql-block">这次聚会增加了新花样,从姚永炳家里拿来了音响设备。</p> <p class="ql-block">蒋文霞、陆建峰与姚永炳一起察看音响设备调试结果。</p> <p class="ql-block">姚永炳除了是摄影师还是音响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祁晓琴和倪红翠在现场唱起了歌。</p> <p class="ql-block">祁晓琴在合唱团经过专门训练的、从丹田发出的歌声给聚会增添了欢乐和生气。</p> <p class="ql-block">拍照留念是聚会的一项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打出的横幅,点明了这次聚会的主题,也说出了参加者的心声!</p><p class="ql-block">这是机修车间、设备科人员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很高兴能为黎明人服务,担当起摄影任务。</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纯”机修车间(那时按部队编制叫四连)人员,其中包括管工、电工、钳工、白铁工、电焊工、防腐蚀工、仪表计量工,还有好多工种的人员没有在内呢!</p> <p class="ql-block">汽车队队长刘德金(左三)与车队驾驶员、汽车修理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动力车间人员合影,左四是车间主任胡明吉。</p> <p class="ql-block">机修车间与动力车间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听说是机修车间和动力车间合影,一下子又跑来好几名成员,一排站不下,有站有蹲,分三排拍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桃浦地区去黎明厂支内的部分职工合影,其中有化学操作工、汽车修理工、汽车司机、机修工等。</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再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二车间的人员合影,左一是车间保养工李扣鼠,右一是操作工沈伟强、右二是操作工陈福权。</p> <p class="ql-block">厂子弟学校的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两对老师家庭合影。</p> <p class="ql-block">各种自由组合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左边是司炉工沈德仁,中间是王鸿宝,右边是仓库管理员刘骧国。王鸿宝我曾介绍过,大家已认识了。其他两人是很多年来首次相见。见面时回忆起沈德仁,当年是厂围棋队员,棋风沉稳有手筋,多次到景市参加比赛,后来入了段。刘骧国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脾气耿直,在八号沟仓库工作,个子虽小,但200加仑的原料桶,扳起来就滚;80公斤一袋的退热冰,背起来就走,多次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这个组合里面有同学、有夫妻、有邻居、有同车间的人等各种关系,但所有照片里人的“公约数”是都是在黎明这个山沟里的三线厂工作生活过的人!</p> <p class="ql-block">我和厂保卫科长杨坤林一起拍照。我们曾是同一车间的工人,到新点,又是对门邻居,分开至今有33年没见面了。</p> <p class="ql-block">两家的女主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曾是一个车间的老朋友合影:电工杨坤林,电工陈凌云,电焊工李阿兴。</p><p class="ql-block">这使我想起,我们这一批人进厂时都是先到第一线当工人,当了几年后再根据各自表现和需要及个人努力,调任管理员、驾驶员、采购员、各级干部,因此这批人对工人阶级有特殊的感情,对劳动者亲切、热爱和尊重。</p><p class="ql-block">在上海,甚至在全国有名的几位人物都是如此,像华师大教授、院长陈建华,最早是我厂的装卸工;国务院智囊机构起草推行破产法的学者曹思源,曾是SG车间的操作工;医药界情报资料研究高级人才干荣富,进厂时是厂中心试验室的操作工…</p><p class="ql-block">我认为,这不是埋没人才,而是人生接触基层、熟悉社会的第一课,是必要的“淬炼”。后来八十年代,分配到厂里来的一批年轻大学生们,都先安排到生产车间参加劳动,经过锻炼和熟悉生产,再逐渐担任车间技术员,或到技术科、中试室、质检科任职,拔尖的还提升为厂部副总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厂里第一位电影放映员邵兴男,后来带出了黄世赞、王彩珍、鲍慧芬,共四名业余放映员,每周负责放映两场(日班、中班下班各一场)电影。这是师徒俩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场最小的“黎明人”了吧?算起来应该是第四代了吧?</p> <p class="ql-block">这三名来自不同学校的人,1968年刚进厂时,分在同一岗位,在上药二厂SM2车间回收岗位上实习。现在重逢合影,感受多多。</p> <p class="ql-block">这是先后两代四名防腐蚀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名防腐蚀工和夫人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蒋文波夫妇、兄妹、姑嫂合影</p> <p class="ql-block">吴君为和胡松培两人都是厂校老师。</p> <p class="ql-block">二车间人员合影。</p><p class="ql-block">今天,所有来聚会的人都有</p><p class="ql-block">说不完的话,拍不完的照,</p><p class="ql-block">忆不完的往事,抒不完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黎明退管会,为黎明厂退休的人员办了很多实事、好事、暖心事,凝聚了人心,使得退休后人散心不散,搭建了黎明人聚会的平台,使得每年的聚会成了黎明人的节日。</p><p class="ql-block">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新的黎明联谊会手上。</p><p class="ql-block">这是首届联谊会成员:王维民、沈明珠、陆建峰、余霞芳、任长庆,本次聚会就是由他们组织的。</p><p class="ql-block">参加聚会者普遍反映,工作有创意,有条理,很满意、很开心、很感谢!</p> <p class="ql-block">衷心祝愿:</p><p class="ql-block">在联谊会的组织下,</p><p class="ql-block">黎明情谊,联绵不断!</p><p class="ql-block">祝黎明人:</p><p class="ql-block">健康快乐,年年团圆!</p> <p class="ql-block">本篇文字、摄影、制作 泰山大石</p><p class="ql-block">感谢“艾田宝宝”提供了一幅我的工作照片</p><p class="ql-block">如有文字、姓名、事件差错,敬请指正,便于修改。</p><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观看、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