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身为中华儿女,没人会对黄河的大名陌生,因为各种渠道,课本,文章,歌曲,故事,传说,现在的短视频,都会提到这条被成为中国母亲之河。选择兰州作为河西走廊之旅的起点,有一半原因是因为黄河在这里穿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 所以预定能欣赏河景的河景房就顺理成章了。小女心中对于黄河之名的认识和认同程度,我无从得知,只是刚进河景房时,她第一个跑到落地窗前静静地凝视了一会儿,“爸,这是黄河呀,我以为很大呢。” 放下行旅箱,快步走到窗边,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浑浊到有点发红的河流,不大,也不汹涌,就那样静静地流淌着,看不出什么力量感。</p> <p class="ql-block"> 没有太失望,虽然年少时候读到更多是类似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壮阔雄壮的描述,但年纪大了,处变不惊了,就淡淡说一声,是比想象的小哈。</p><p class="ql-block"> 这或许旅行的意义吧,幻灭你心中的一些想象,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幻想破灭后,心踏实了,肚子饿了。于是找到在兰州叫做牛肉面在外地叫拉面的东西填填肚子。</p> <p class="ql-block"> 出发前,被大数据推了黄河岸边喝茶和中山桥日落的资讯。刚好就在吃面的附近,于是就有了“来都来了,怎么着也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次的幻灭:沿着河道两边,在不高不矮的柳树和其他些啥景观树之间,挤挤地摆满了桌子和帆布椅子。或许因为风吹日晒又加上西北风沙大,那些户外帆布椅子,在布料纹理间填满了沙子,估计用长江水也洗不干净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兰州中山桥的落日,没有白日依山尽,桥上的角度只能看到楼宇日渐稀。唯一还能提点话头是说这就是黄河落日哦。</p> <p class="ql-block"> 对于不爱赶景点的人,更加强化了心中的执念。当然,另一个执念,就是品尝当地的啤酒,虽然这款黄河啤酒味道一般,但来都来了,不是吗。哈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起来,外面竟然下起雨来了。好嘛,这是老天爷要给我们展示不同天气下的黄河景象和兰州面貌啊。</p> <p class="ql-block"> 旅途中,孩子的餐食可能是带娃旅行最注意的事了。好在小家伙第一天就爱上了兰州牛肉面,而且是二细大小的。她还特别强调如果老爸写旅行文章,一定要写她对兰州牛肉面的喜欢:面条有劲道,软硬适中,汤水味道浓郁独特,辣椒油香大过辣,一根一根的浸汤后慢慢嚼,好像越嚼越有味道。</p><p class="ql-block"> 所以,早餐也是二细的牛肉面。后来在甘肃其他城市吃牛肉面,确实有些地方的面没那么好吃,所以小女说兰州牛肉面好吃,看来是经得起推敲的。</p> <p class="ql-block"> 在兰州停留两天,第二天就逛兰州省博物馆。对于博物馆,对于了解那些文物的历史比如这马踏飞燕多高多重这些琐碎事实兴趣缺缺。但也还是爱逛博物馆,兴趣点是睹物思人,想象这些物件承载了过往时空的人和事,注视这它们,身心放松,脑海中畅想这些物件的制作,成型,使用,掩埋,展览这些过程中的人和事,仿佛多重时空的交汇。这是我自己说的冥想式的参观。注重体验,注重当下,注重连结。</p> <p class="ql-block"> 急匆匆参观完一些景点,逛了逛兰州街头,就出发下一站了。</p> <p class="ql-block"> 河西走廊之旅,起点是兰州,终点也是兰州。当经历二十几天的旅途奔波后,再回到旅程开始的地方,尤其还住了同一家酒店同一个房间。感觉这二十几天,就如同做了一场奇特的梦,小姑娘不愿意就此醒来,离别之情如同决堤河水般喷涌而出,在酒店房间放声大哭,哭声中有种撕裂的痛。这也算旅行的一种收获吧,学会告别。</p><p class="ql-block"> 但对于我们夫妻两人,旅途的ending是携手参观了“读者”博物馆,这份杂志都陪伴过我们的青春岁月,所以算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句号了。</p><p class="ql-block"> 兰州,还会不会再见呢?应该会吧,因为它是个好起点,还是个好终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