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甲辰秋和作娟一道游览了浦口北站浦口码头和南京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倘徉在浦口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恍惚有一种时空转换的感觉。历史上浦口火车站是津浦铁路南部终点站,经火车轮渡至长江南下关,衔接沪宁铁路。</p><p class="ql-block">津浦铁路北终点为天津,南到浦口,全长1009公里。是清政府1908年主持动工修建,向德国和英国借款500万英镑,路权国有,聘用德国和英国两总工程师,分别由德国和英国分两段建设,四年后建成。</p><p class="ql-block">1930年为连通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民国政府修建了浦口火车轮渡码头和下关码头,向德国和英国购买了火车轮渡船,1933年正式通航,将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联为一体。下关火车轮渡码头沿岸线设置四股道线,浦口火车轮渡码头六股道线,渡轮并排三股道,可以一次装载21个货车车箱或者12个客车车厢。装载一次需要2个多小时。并且有四个不渡:雾天不渡、夜间不渡、涨潮不渡、台风不渡。新中国成立后,火车轮渡增加到六艘,最多每日轮渡155渡。直到解放后的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1973年才结束火车轮渡的使命。</p><p class="ql-block">但江南的中山码头和江北的浦口码头的轮渡作为南北人员往来的通道一直沿续至今。每天六时至晚上十九时,航时十分钟。间隔半小时一班,周六周日间隔十分钟一班。票价2元,七十岁以上免票。</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1日,浦口火车站和浦口码头经过整修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南京中山码头</p> <p class="ql-block">浦口码头</p> <p class="ql-block">南京北站(浦口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火车轮渡船</p> <p class="ql-block">起重装载设备</p> <p class="ql-block">火车渡轮</p> <p class="ql-block">连接火车站和码头的人行长廊</p> <p class="ql-block">站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浦口火车站旧址</p> <p class="ql-block">整修一新的浦口历史文化街区——浦口站旧址</p> <p class="ql-block">朱自清文章里背影的创作地</p> <p class="ql-block">江边保留的铁轨——玻璃下</p> <p class="ql-block">远眺南京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大桥1960年动工建设,1968年建成通车,期间经历三年困难时期、苏联专家撤走、文化大革命等干扰,大批工程下马,经周恩来总理特批,免遭下马得以继续建成通车!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四辆汽车可以并行的公路桥,两侧各有两米宽的人行步道,全长4589多米,连接国道和省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为发展国家经济建设、方便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自主设计、勘探、施工用料到建成通车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是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自己更生的里程碑!大桥共有261孔,主桥10孔,引桥251孔,共有九个桥墩,平均跨度160米,通航水位最高净空24米。南北各建有一座桥头堡和4组雕像。南堡北堡各建有一座公园,每天游人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经过56年的风雨洗礼,大桥雄伟的身姿仍然骄傲的挺立在人们眼前。目前大桥日均通行九万辆左右,每五分钟通过一列火车,年通过50万艘货船,其中百分之十为海轮。</p> <p class="ql-block">大桥南头堡</p> <p class="ql-block">观赏南堡公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江面一撇</p> <p class="ql-block">南堡公园的玻璃栈道</p> <p class="ql-block">回想起1967年5月只身一人从沈阳至天津转车经浦口渡轮到南京,再转车到马鞍山历时三天两夜(大概),现在坐高铁最快8.4小时,更不要讲乘车的舒适程度了。不由得令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的巨大变化造就了中国速度,速度的变化来源于科技的作用和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从而谱写了中国交通史的华彩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