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人故里迎宗亲 文化共研续陈风

陈桥樟

<p class="ql-block">  宗族文明辉煌,历史渊源流长。泱泱大姓,枝繁叶茂;赫赫望族,人杰胄良。</p><p class="ql-block">  遂川陈氏宗亲文化促进会(遂川义门陈文化研究会)荣幸获邀参加遂川博雅学校 10 周年校庆。该校董事长陈柏根为石城县陈氏宗亲文化联谊会会长。校方满怀诚挚与热情,恳切邀请遂川陈氏宗亲文化促进会届时能够拨冗莅临。2024年10月26日上午,遂川陈氏宗亲文化促进会会长陈书山、常务副会长陈路生、副会长陈兆生、陈礼良、陈桥樟、秘书长陈瑞忠、副秘书长陈周生,监事长陈建平、监事陈安生、陈礼彰参加庆典。</p><p class="ql-block"> 在此次活动期间,遂川陈氏宗亲文化促进会与石城县陈氏宗亲联谊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人员交流活动。围绕义门陈文化的研究、宗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家族历史的研究与梳理、宗亲间的互助合作等诸多方面,展开深入且卓有成效的交流研讨,并且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27 日,石城县陈氏宗亲联谊会会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遂川博雅学校董事长陈</span>柏根、名誉会长陈裕华率理事会一行 16 人前往遂川陈氏宗亲文化促进会参观交流。上午九点,遂川陈氏宗亲文化促进会会长、江西鑫山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书山、副会长陈兆生、陈礼良、陈虞钟,秘书长陈瑞忠、副秘书长陈周生,监事长陈建平、监事陈安生参加陪同。</p><p class="ql-block"> 石城陈氏宗亲联谊会在遂川陈氏宗亲文化促进会理事会的陪同下,首先参观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江西省省委书记陈正人的故居。陈正人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他又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为江西的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他的事迹令人动容,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石城陈氏宗亲们详细聆听了陈正人的生前事迹以及革命烈士张龙秀的故事,大家纷纷对陈正人的故事感慨万分,心中对红军革命人士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随后,他们参观了大屋祠堂等,并就祠堂建设相关文化及管理在大屋祠堂与大屋祠堂理事会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p><p class="ql-block"> 上午 11 点,众人前往遂川商会大厦江西鑫山建设有限公司,在遂川陈氏宗亲联谊会临时办公室举行座谈交流。会上,陈书山会长首先对石城县陈氏宗亲联谊会理事会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汇报了遂川陈氏宗亲联谊会自 2016 年创办以来的相关工作,同时给大家赠送了《遂川陈氏志》和理事会的一些工作资料。陈柏根会长详细介绍了石城县陈氏宗亲联谊会的工作情况,重点分享了近 4 年来的工作成果,以及石城县祠堂建设的想法和心得。期间,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气氛融洽。</p><p class="ql-block"> “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今天,遂川、石城两地的陈氏族人能团聚在一起,我们为拥有这份亲情而自豪!族人交流是慎终追远、弘扬祖德、光前裕后、共续文化的活动。我们当以明礼诚信、精诚团结、族亲融合、共谋发展,传承三公美德、弘扬义门家风,从而增强陈氏族人的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水流千里有缘、族传万代是亲”。我们之所以能相聚在这里缅怀祖德,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血缘、有相同的基因。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们都是血脉相连、手足同根的一家人!这次聚会,为我们两地宗亲创造了一个相互认识的机会,增进了了解。使我们陈氏家族今后更加紧密团结、互相支持、和衷共济!同时,勉励我们的后人要承先启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再创辉煌!</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以此次聚会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加强联系、增进族谊、互通信息、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 石城宗贤访遂川</p><p class="ql-block"> 七律(平水韵)· 陈礼彰</p><p class="ql-block">源远流长气势虹,遐思妫水慕高风。</p><p class="ql-block">时和世泰人丁旺,海晏河清物产丰。</p><p class="ql-block">共叙宗功言有据,畅谈孝义语无穷。</p><p class="ql-block">石城龙邑同携手,椒衍瓜绵万代隆。</p> <p class="ql-block"> 陈氏荣光,教育华章</p><p class="ql-block"> ———遂川陈氏宗亲文化促进会金榜题名表彰与博雅学校十周年校庆之感怀</p><p class="ql-block"> 乾坤朗朗,日月昭昭,遂川之地,陈氏宗亲,文脉绵长,荣耀千秋。昔有先祖,耕读传家,今有子孙,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又闻陈柏根公,心怀大爱,创办博雅,十载春秋,桃李芬芳。值此金榜题名表彰会与博雅学校十周年校庆之际,余感怀于心,遂作斯赋。</p><p class="ql-block"> 夫遂川陈氏,源远流长,宗亲文化,博大精深。促进会之设立,旨在弘扬祖德,勉励后辈。每年金榜题名时,表彰大会盛况空前,族中子弟,才俊辈出,或文或武,皆有所成。此皆祖宗之庇佑,教育之功劳,陈氏之光华,亦国家之栋梁也。</p><p class="ql-block"> 石城宗贤,志存高远,心系教育,创办博雅,以启童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博雅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子们在这里,不仅学知识,更学做人,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十年间,博雅之花,开遍遂川,香飘四海,声名远播。</p><p class="ql-block"> 金榜题名表彰会与博雅学校十周年校庆,两者相得益彰,共同书写了陈氏宗亲与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前者,是对陈氏子孙学业成就的肯定与激励;后者,则是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赞美与敬仰。两者皆展现了陈氏宗亲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执着追求,亦彰显了陈氏子孙的聪明才智与勤奋好学。</p><p class="ql-block"> 今日之遂川,陈氏荣光,教育华章,交相辉映。愿陈氏宗亲文化促进会,继续发扬光大,弘扬祖德,勉励后辈,让陈氏之光,照耀四方。愿博雅学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育英才无数,为国家之栋梁,为民族之希望。</p><p class="ql-block"> 嗟乎!教育乃国之大计,家之根本。陈氏宗亲与教育事业的紧密结合,不仅为陈氏子孙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了力量。愿陈氏之光,永远璀璨;愿教育之花,永远绽放。此赋谨献于遂川陈氏宗亲文化促进会与博雅学校十周年校庆之盛典,以表敬意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 石城遂川陈氏交流</p><p class="ql-block"> 七律(平水韵)· 陈兆生</p><p class="ql-block">石城遂川聚群贤,陈氏宗亲共叙缘。</p><p class="ql-block">会上交流情难尽,义门研究意长绵。</p><p class="ql-block">同根兄弟谋良策,源远血缘话当年。</p><p class="ql-block">互鉴齐心同发展,子孙万代创新篇。</p> <p class="ql-block"> 贺博雅十载辉煌</p><p class="ql-block"> 七律·陈兆生</p><p class="ql-block">柏根壮志育英才,博雅风华映日开。</p><p class="ql-block">十载春秋勤耕耘,万千桃李满园栽。</p><p class="ql-block">书声琅琅传千古,德艺双馨耀九垓。</p><p class="ql-block">今日校庆同欢庆,明朝更待展宏才。</p> <p class="ql-block"> 贺博雅十周年校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七律(平水韵)·陈礼彰</span></p><p class="ql-block">历尽沧桑经十载,同心协力育菁英。</p><p class="ql-block">园区翠绿清香溢,楼宇巍峨浩气生。</p><p class="ql-block">滋李培桃花绽放,修身养性德扬名。</p><p class="ql-block">喷珠吟韵讴华诞,继往开来启锦程。</p> <p class="ql-block"> 《诗经·陈风》 </p><p class="ql-block"> 东门之枌</p><p class="ql-block">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p><p class="ql-block">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p><p class="ql-block"> 榖旦于差,南方之原。</p><p class="ql-block">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p><p class="ql-block"> 榖旦于逝,越以鬷迈。</p><p class="ql-block">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p> <p class="ql-block">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鼻祖,是最美文学作品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诗经·陈风》是陈国地区的诗歌,陈国的疆土在今天河南周口淮阳一带。</p> <p class="ql-block">图 陈周生</p><p class="ql-block">文 陈礼彰 陈兆生</p><p class="ql-block">编辑 陈桥樟</p><p class="ql-block">审核 陈书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