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h1>利比亚国(阿拉伯语:دولة ليبيا),简称“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斯相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首都的黎波里,人口720万(2023年),主要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全国划分成22个省,3个地区。</h1><div><br></div><h1>公元前3世纪,利比亚人在反抗迦太基帝国统治的斗争中曾建立统一的努米底亚王国。 7世纪,阿拉伯人击败拜占庭人,征服柏柏尔人,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16世纪,奥斯曼帝国攻占的黎波里塔尼亚(现利比亚西部地区)和昔兰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区。1912年,利比亚在意土战争后成为意大利殖民地。1943年初,法、英分别占领利比亚南、北部。二战后,由联合国对利比亚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联邦制的利比亚联合王国,后改名为<b>利比亚王国</b>。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b>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b>。1977年3月改国名为<b>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b>。1986年4月改国名为<b>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b>。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2013年5月,国名定为<b>利比亚国</b>。 卡扎菲政府被推翻后,利比亚陷入长期分裂动荡状态,国力衰落、治理失效、基础设施陈旧不堪。</h1> 1952版 <h1>1952年发行1、2、5米利姆青铜币,1、2皮阿斯特铜镍合金币;正面为利比亚前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头像。利比亚前国王伊德里斯一世(1889-1983)1949年领导一个合并昔兰尼加和其他两个利比亚省的立宪君主政体,1951年宣布利比亚独立。1969年卡扎菲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他,他流亡埃及,最后卒于那里。</h1> 1965版 <h1>1965年发行1、5米利姆(黄铜);10、20、50、100米利姆(铜镍合金)。硬币正面为皇冠。</h1> 1975版 <h1>1975年发行1、5迪拉姆(黄铜);10、20迪拉姆(钢铜镍),50、100迪拉姆(铜镍合金)。正面图案是国徽(鹰徽)。</h1> 1979版 <h1>1979年发行1、5迪拉姆(钢镀黄铜);10迪拉姆(钢铜镍),20、50、100迪拉姆(铜镍合金)。硬币正面图案为骑士。2002年增发1/4第纳尔硬币,2004年增发1/2第纳尔双金属硬币。第纳尔的名字来自于罗马帝国的一种被称为Denarius的银币。Denarius的意思是钱,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中也有同样来源的字。这个字的涵义在Denarius继承了Solidus金币之后变成了金币的意思。</h1> 2009版 <h1>2009年发行50、100迪拉姆,1/4第纳尔和1/2第纳尔。目前只找到100迪拉姆,1/4第纳尔的实物图片。我的2010年版克劳斯目录电子版未收录2009版图片,世界硬币目录只有100迪拉姆的图片,1/4第纳尔是从互联网上拼凑出来的照片。</h1> 2014版 <h1>2014年发行新版50、100迪拉姆(铜镍合金),1/4第纳尔和1/2第纳尔。2017年发行1第纳尔硬币。正面铭文为利比亚中央银行的英文字样。背面年份1435-2014(1438-2017),这与前面的各种版别均不相同。新版硬币采用特殊镭射防伪技术,从不同角度会呈现出伊斯兰星、月图案。,其中 Dirhams 面额里内含「星星」及「月亮」的图案。而 Dinar 面<br>额里内含象征伊斯兰教的「月亮与星星」图案及「面额」的字样。</h1> <h1><p><b>50 Dirhams</b>-正面图案为古罗马时代的石头陵墓 ( Roman tomb ),目前存放于的黎波里的博物馆( Jamahiriya Museum in Tripoli )。<b>100 Dirhams</b>-正面图案为棕榈树 ( Palm Tree )。<b>1/4 Dinar</b>-正面图案为位于利比亚卡伯的柏柏尔粮仓( Berber Granaries in Kabaw )。<b>1/2 Dinar</b>-正面图案为一口井( a well)。</p></h1>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