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阳,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皇太极建盛京城,并在此建立中国清朝,沈阳一跃为清代两京之一的盛京皇城,开始成为东北中心城市。</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成为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有“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去过北京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宫,沈阳故宫也早已如雷贯耳。终未见得一面。</p><p class="ql-block">到了沈阳第一站:故宫</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最重要的部分:努尔哈赤定都盛京的办公场所崇正殿。</p> <p class="ql-block">里面有一把龙椅。</p><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在此期间,并没有这把椅子,而是一张火坑。这是后人为了尊敬前辈的显赫而放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p><p class="ql-block">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崇正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中路凤凰楼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建在高台之上,可以俯视崇正殿,是清初盛京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凤凰楼后面是后宫生活区,分别是中宫清宁宫,东侧的关雎宫、衍庆宫,西侧的麟趾宫、永福宫。</p><p class="ql-block">其中最不起眼的永福宫,却是辅佐大清三朝的杰出女性-庄妃的寝宫。庄妃,就是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顺治皇帝福临在永福宫内出生,并度过幼儿时期。</p> <p class="ql-block">后宫占地面积很小,简单的小平房,面积也不大。</p><p class="ql-block">当时游客非常多,人挤人的,也没拍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文溯阁</p><p class="ql-block">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文潮阁是西路建筑之经典,仿照宁波天一阁结构而建,是为存放《四库全书》而造的七座藏书楼之一,竣工后《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存放在此</p> <p class="ql-block">园子里的戏台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路建园子时期,国力已强盛。亭台楼阁讲究起来。各种配色古朴雅致又明朗。</p><p class="ql-block">宫墙主要红色,窗户用绿色。房顶采用黄色琉璃瓦和绿色剪边,黄色代表皇权,绿色则寓意满族原始文化的生命力。这种独特的色彩搭配展现了满汉文化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红墙在白雪的映衬下,会是怎样的古朴娴静,美轮美奂?这种配色不仅大胆美观,还具有深厚民族特色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宁波人有句俗语:好看红绿。但真正把红和绿配在一起的,还真很少见。在故宫,红配绿,却非常醒目好看。</p><p class="ql-block">我私忖:绿是不是满族、蒙古族人对草原的向往?而因皇家的配色也影响到了百姓的认知,只有在东北,随外可见红配绿,包括冬天那件东北大花袄。</p> <p class="ql-block">当年皇帝坐的轿子,迷你版仿真版。真轿子需要16个人以上的人抬。里面就像有一个房间大小。</p> <p class="ql-block">存放《四库全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四库全书》共分经、史、子、集四部分。共收录3462种图书,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这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期的众多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包括数学、天文、仪器及机械等方面的著作。但对没有收入的图书资料进行了销毁,应该说功过参半。</p><p class="ql-block">一个人不吃不喝不睡,一直到八十岁才能看完全部图书。😛</p> <p class="ql-block">文溯阁作为沈阳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旅拍也就成了常态。景区里到处是格格、阿哥、珍妃</p> <p class="ql-block">本来挺好看的装饰,一双鞋……😒</p> <p class="ql-block">这位必定是容嬷嬷</p> <p class="ql-block">这是嫔妃待选吗?哈哈哈……</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群大妈们在给哈尔滨的“亚冬会”做宣传。</p> <p class="ql-block">出得宫来,边上就是东三省总督府旧址,看一眼去</p> <p class="ql-block">为了给游客拍照,把个严肃的办公楼整成这样,也是用心良苦。</p> <p class="ql-block">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第一任总督徐世昌的官服</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任总督张学良会客中</p> <p class="ql-block">这辆汽车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1931年。</span>由张学良在辽宁工业厂历时两年制造的“民生牌”75型载重汽车,载重1.8吨。</p> <p class="ql-block">晚餐时间,见到了小时候的老同学、老邻居。他乡遇故知,二眼泪汪汪。想起小时候每天一起上学放学的场景,想起在阳台上楼上楼下打招呼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请我们吃正宗东北菜。酸菜饺子的味道现在还在唇齿留香。</p> <p class="ql-block">北陵公园,沈阳最大的公园。前段是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后段是爱新觉罗.皇太极的陵墓。公园是不是因他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进得公园,古松二边排开,一派古朴厚重。古松群是我国平原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油松群,拥有2000余株古松。这些古松是1643年建陵之初从鞍山的千山移植过来的,品种为黑皮油松。古松不仅为北陵公园增添了独特的景观,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的早锻炼的老大爷老大妈使出十八般武艺,让人瞠目结舌:</p><p class="ql-block">甩大鞭子</p> <p class="ql-block">打陀螺</p> <p class="ql-block">抖空竹</p> <p class="ql-block">甩沙锤</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段还有一大片红树林,各种枫叶如春花般争奇斗妍,将沈阳的秋韵渲染到极致1</p> <p class="ql-block">本来想去本溪看红枫,因天气原因未能成行。这不,补偿来了😝</p> <p class="ql-block">公园二道门😝门票30元</p> <p class="ql-block">皇陵,还是不同于其他陵园的。华表高耸。</p> <p class="ql-block">灵兽护法</p> <p class="ql-block">穿过方城门,就是隆恩殿,摆放皇帝皇后牌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方城俯瞰图</p> <p class="ql-block">登上月牙城,围着陵园建造了高高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城墙的角楼</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皇太极皇后的宝顶。用沙石、白灰、粘土用糯米水调和,非常坚固,寸草不生。</p> <p class="ql-block">出了公园,画风突变。来到了韩国风情:西塔</p> <p class="ql-block">这里完全就是一条泡菜街:卖泡菜、做泡菜、吃泡菜。各种做泡菜需要的材料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如此巨大的鱿鱼头还是第一次看到。</p> <p class="ql-block">在这家泡菜国的店里解决了午餐</p> <p class="ql-block">从中国古代穿越到泡菜国再到欧洲哥特式建筑的教堂,脑回路不够用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阳小南教堂,该教堂始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法国传教士方若望所建。1900年,教堂被义和团焚毁,1912年在原址上重建,由南满教区法国苏悲理斯主教利用《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重建。</p><p class="ql-block">整体建筑格局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教堂位于东院,坐北朝南,南北长66米,东西宽17米,通高40米。教堂正面顶部有两个方锥形的尖顶,装饰有十字架。教堂内部有24根石柱支撑,穹窿镶嵌着巨大的花纹。</p> <p class="ql-block">转眼来到了英国大笨钟博物馆前</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p> <p class="ql-block">进门一道画满祥云和蝙蝠的红门,寓意:福气满门</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建的老宅。像极了沈阳故宫里的绿窗。这个老宅主要是张作霖的大小老婆居所和他自己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整个住宅的家具看起来级别都特别高:精致高雅,这样工艺讲究的嵌螺钿随处可见。同级别的家具只有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和坤家才有。</p> <p class="ql-block">大帅府由四座建筑物组成。老宅、大青楼、小青楼、日式小洋房。这里是整个院落最重要的建筑:大青楼。张作霖和张学良都住在这幢楼里。</p> <p class="ql-block">而大青楼最重要的房间是这间老虎厅。看到二只大老虎标本没有?是张作霖自己在山上打的东北虎做的标本,非常高大。</p><p class="ql-block">现在陈设的是华南虎🤪,不是原来的东北虎。</p> <p class="ql-block">小青楼,张作霖最宠爱的五夫人居所。</p> <p class="ql-block">另一座建筑刚是建在张帅府右侧院门之外:赵一荻故居</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幢日式风格的小别墅。白天人太多,晚上去补了一张外景图。</p> <p class="ql-block">居所内陈设装修都比较大院里面西化和现代许多。</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沈阳最有名的吃鸡架老字号:老四季</p> <p class="ql-block">我不明白,为什么鸡架会成为沈阳著名小吃?</p> <p class="ql-block">长安寺,一个比较小众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宋代咸宁元年(1102年)。是沈阳最早的寺院。《长安寺传》记载,历史上长安寺多次修缮,现为沈阳最古老的建筑。长安寺不仅是当地历史建筑的看家楷模,同时也是沈阳本地最大的宗教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寺院一片宁静,给人清透的感觉,只有微风轻拂树叶。除了我们四个,并无其他游客。</p> <p class="ql-block">据说银杏黄了,红加黄,色彩鲜亮温暖,令无数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没能见到她最美时节,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辽宁省博物馆。去过不少省市的博物馆了。参观完,总体感受:最好的省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宽敞的馆所,精美绝伦的展品。场馆数和展品质量,都属上乘。</p> <p class="ql-block">镇宝之宝之一:粉彩花式吸杯。</p><p class="ql-block">无论造型还是色彩,都是以往从来没有见过的。</p> <p class="ql-block">如此明媚色彩的盘子,装上食物会令食欲大振吧🤓</p> <p class="ql-block">镇宝之宝之:鸭型玻璃</p><p class="ql-block">以无模自由吹制成型,然后将玻璃料拉成细条,缠绕在器身上做装饰,整体曲线柔和结构匀称。出土于北燕重臣冯素弗墓穴。在我国仅出土一例,这件造型别致的玻璃注原产于罗马帝国。它不仅证明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存在,还证明了东西方文化在1600多年前交流频繁。</p> <p class="ql-block">惊艳到我的瓷碗,可以如此美妙的配色。</p> <p class="ql-block">在辽博,我们还了排了半个小时队,去看特展《瑞鹤图》。北宋皇帝赵佶的作品,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瑞鹤图》创作背景的说明,说是有瑞鹤在皇宫屋顶盘旋停留,是祥瑞之兆。</p><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宋徽宗文才武略,样样精通,唯独不是一个好皇帝。</p> <p class="ql-block">铁锅炖大鹅,最东北的名菜。今天吃的是铁锅炖非洲雁😔(养殖)。服务员推荐说雁比鹅更嫩,我们围着锅台吃大肉,“味道好极了”。我们吃的速度和份量上来体现出来它的好吃程度:都吃撑了。🫣</p> <p class="ql-block">来张近照:有没有馋到你?,有没有闻到香味?有没有想去东北吃一口的冲动?真心好吃😋</p> <p class="ql-block">中街,沈阳最著名的步行街。东北名剧场:刘老根大舞台就在街口最热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有年轻人为自己的抖音号做直播而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还能见到纸包用绳扎的糕点,童年的记忆了</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边上有许多小巷,北方人叫“胡同”,每一条都是有历史有故事的。</p> <p class="ql-block">从清朝沿习下来的胡同名</p> <p class="ql-block">真的到处在卖鸡架,有一句话说: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沈阳😛</p> <p class="ql-block">老边饺子:沈阳特色名小吃,距今已有近180年历史,已成了沈阳的传统非遗产品。</p> <p class="ql-block">生意好得不得了,都最冲着名气来的。我们五点多去,许多东西都说没有了,包括饮料。</p> <p class="ql-block">吃完,朋友说:没有我同学请的酸菜饺子好吃😄</p> <p class="ql-block">沈阳火车站,一个日伪时期建造的火车站。现在仍在使用中。到火车站,意味着我们的离开,要去下一站了。</p><p class="ql-block">东北名城游最后一篇:大连已经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