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丹东——下(四)

月夜漫步

<p class="ql-block">红色东方之城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8月10日,我们在丹东继续自己的红色之旅。</p><p class="ql-block">早晨吃过饭,我们就动身前往虎山长城。车上,出租车司机推荐我们先去河口鸭绿江景区观光,回头可以顺道再玩虎山,并说一定不虚此行。我们商议后决定听从司机师傅的建议,前往河口看看,于是继续前行。鸭绿江两岸山川逶迤,风光旖旎。不久,车子停在了第一个景点——鸭绿江浮桥。现在是夏季高水位,只能看见江中的一座园形墩台,到冬季枯水期时,就能现出遗留的成排站立木桩,这是当年架设在鸭绿江上数座浮桥中仅剩的一个遗址。在抗美援朝的硝烟岁月里,打不烂炸不跨的一座座浮桥与鸭绿江大桥一起承担了志愿军人员入朝和军需物资保障的重要任务。</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浮桥,可清晰看到江中的墩台</p> <p class="ql-block">岸边志愿军雕像</p> <p class="ql-block">支前群众雕像</p> <p class="ql-block">浮桥景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行,我们来到了第二个景点——上河口,这里有观光火车站和游船码头,景区还设置了少数的娱乐和服务设施。停车场上停有不少旅游大巴,显然是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他们下车后,在此转乘小火车或游船观光游览。景区内人头攒动,热闹喧哗,若想参与游览项目,必将耽搁其它的行程。我们只能拍照留影,继续驶向下一景点。</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游轮在鸭绿江上行驶,清楚看到对岸朝鲜</p> <p class="ql-block">铁路隧道</p> <p class="ql-block">观光火车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上河口火车站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景点是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修建在与朝鲜一江之隔的丹东宽甸县长甸镇河口村紧临铁路的一个山凹中,也是一座建在中朝边境线上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通到河口的这条边境铁路全称凤上线,是抗美援朝战争初期,铁道兵团临时修建的一条秘密运输线,用不到两个月时间抢建而成。战争期间,凤上铁路也成为美军的眼中钉、肉中刺,遭受了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铁道兵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铁军精神,采用“敌炸我修、随炸随修,白天炸,晚上修”的最简单也最实用对策,始终保证铁路大动脉的畅通,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远观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近观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陈列</p> <p class="ql-block">距离市区最远的河口国门是我们游览的第四个景点。抗美援朝时期,河口村有两座重要的大桥,一座是连接凤上铁路进入朝鲜的上河口铁路桥,也即河口国门所在位置。今天,河口铁路大桥早已处于封闭状态,运输也已中断。但国门犹在,巍然屹立,成为游客观光敬仰的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远眺上河口铁路桥</p> <p class="ql-block">河口国门</p> <p class="ql-block">中国界碑</p> <p class="ql-block">近拍上河口铁路桥</p> <p class="ql-block">河口铁路线</p> <p class="ql-block">驶近国门的观光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河口国门景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国门参观结束,我们开始返程,回城途中,我们也顺道游览了四个景点。</p><p class="ql-block">第一个景点是河口断桥。河口村是志愿军出国作战的三大渡江点之一,与朝鲜的清水郡隔江相望。上面所说的河口村两座大桥,一是上河口铁路桥,另一个就是位于下河口的公路桥。1951年11月,美军出动20多架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将大桥拦腰炸断,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断桥。它与丹东市区的鸭绿江断桥一道见证了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史实。</p><p class="ql-block">河口断桥是当年彭德怀元帅率志愿军指挥部入朝的地点,毛岸英烈士也由此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1950年11月牺牲在朝鲜。河口公路桥成为了他在祖国大地上留下的最后一处脚印。</p> <p class="ql-block">河口断桥遗址公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河口断桥</p> <p class="ql-block">公园广场上的彭老总雕像</p> <p class="ql-block">断桥前毛岸英烈士雕像</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石碑,表达了对革命前辈和先烈们的崇高敬意</p> <p class="ql-block">远看河口断桥</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陈列的武器装备</p> <p class="ql-block">断桥边的碉堡</p> <p class="ql-block">公园大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彭总雕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站在河口断桥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迎着猎猎江风,这里留存的抗美援朝遗迹依然令人触摸到历史的余温。“为什么战旗美如画,因为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断桥上战旗迎风飘扬,对游人深情诉说着英雄们的不朽功勋。</p> <p class="ql-block">河口断桥</p> <p class="ql-block">和口村风光</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风光</p> <p class="ql-block">船游鸭绿江,对岸朝鲜</p> <p class="ql-block">断桥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又往回走,我们来到返程的第二个景点——毛岸英学校。宽甸人民为表达对烈士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决定在河口村设立一所毛岸英学校,并在校内建设毛岸英纪念馆。学校里每个班级都以一位英雄的名字命名,学习英雄故事也是每名学生的必修课。如今,毛岸英学校已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无数来此参观学习的游客和市民。</p> <p class="ql-block">岸英广场</p> <p class="ql-block">毛岸英学校外景</p> <p class="ql-block">参观的朝鲜女兵</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风景</p> <p class="ql-block">毛岸英学校留影</p> <p class="ql-block">返程游览的第三个景点是原计划中的虎山长城。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主要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误认为“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为长城起点。其实在《明史·兵志》中曾有记载:“终明之世,边防慎重,东起鸭绿,西至嘉峪”,明确说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历史上,丹东历次作为明清(后金)交战的前线,虎山都被视为军事要塞,最易遭到攻击,因此,在虎山建长城便顺理成章了。</p><p class="ql-block">虎山地势险峻,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长城依山就势,蜿蜒北去,扼守要冲。今天的虎山长城,山川秀丽、江河清碧、气候宜人、风景优美。</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丹东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安东老街。这是位于市区的一个人造景点,真正的老街早已堙灭在一片高楼大厦之中。这里所称的安东老街其实是在数座高楼大厦的原有一、二层商铺基础之上改建而成。它复古了老安东的城市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市井文化和民俗传统文化,形成一座怀旧人文观光、地方传统文化展示、经典美食及休闲旅游购物集于一体的综合商街,也是丹东旅游的一个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为期一周的大连、丹东避暑之旅,不仅清凉了我们的心田,也给我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回忆!</p>